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随机对照研究

2014-08-09 05:31王秀阁王国强赵芸芸
吉林中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胃轻瘫排空耳穴

王秀阁,王国强,赵芸芸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又被称为糖尿病胃排空延迟,指的是在糖尿病基础上以胃动力减弱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恶心、呕吐、上腹部烧灼感、疼痛等,为临床常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1]。国外资料显示:1型糖尿病人群中存在胃肠动力障碍者约为30%~60%[2],2型糖尿病人群中存在该疾病的患者约为60%[3]。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率约为50%。DGP的发病机制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密切相关,有研究[4]表明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在胃肠动力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糖尿病基础上,患者兼有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等胃轻瘫症状,并因胃轻瘫而影响口服降糖药物的吸收,致使药物浓度降低,直接导致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得不到治愈会表现出消瘦、疲倦、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者可致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并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5]。中医学中并无糖尿病胃轻瘫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多数学者认为应归属于中医“痞满”“胃痛”“嘈杂”等范畴。病因多以脾虚失运为本,气滞、血瘀、痰浊、食滞、情志不和为标,中焦气机不和,脾胃升降失调,胃肠功能紊乱而致病[6]。临床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中多选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运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DG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64例,均来源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6.91±4.27)岁;病程5~21年,平均(8.22±4.46)年;空腹血糖平均值(8.42±4.63)mmol/L。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5.52±4.68)岁;病程6~23年,平均(8.51±4.18)年;空腹血糖平均值(8.14±4.96)mmol/L。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符合200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7]中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2)临床表现为食后饱胀、恶心、厌食、上腹部不适;3)胃部饱胀,震水声阳性;4)X线钡餐检查显示胃蠕动收缩力减弱,胃扩张弛缓,排空延迟(>6 h)等征象;5)胃镜、B超检查排除溃疡、幽门梗阻、肿瘤及肝胆脾胰等器质性病变。

1.3 辨证分型 本次观察病例均为脾虚气滞证,表现为脘腹痞闷,呕逆,时作时止,身重肢倦,纳呆,胸闷嗳气,得嗳气、矢气则舒,口淡不渴,面色少华,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濡弱。

2 研究方法

纳入病例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对照研究,因治疗方案与对照方案具体操作方式差异较大,故无法进行盲法研究。入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和调节血糖药物治疗。其中饮食治疗以少食多餐,摄取低脂、低纤维食物为宜;调节血糖药物中避免使用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治疗前后进行证候疗效评定,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胃排空时间。

2.1 治疗组

2.1.1 针刺治疗 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0.30 mm×(25~40) mm无菌针灸针。患者仰卧位,以行针方便,病人舒适为度。选穴:内关、中脘、足三里、公孙等穴,均为双侧,注意选穴的准确性。以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医者手指及患者局部皮肤,消毒要仔细严格。每次留针30 min,1次/d,6 d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操作:内关穴直刺1寸,用捻转泻法以针感向腕指方向放散为度;足三里穴直刺1.5寸,用提插捻转补法以局部感觉酸麻胀痛并向膝腹部放散为度;中脘穴直刺1寸,用捻转泻法以脐腹部感觉酸胀为度;公孙穴直刺1寸,用提插捻转泻法以局部感觉酸麻为度。针刺注意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对晕针及弯针现象常规处理。

2.1.2 耳穴贴压 治疗取一侧脾、胃、大肠、神门、内分泌耳穴,以75%酒精棉球消毒后,托持耳廓,用镊子夹取中心黏上王不留籽方块胶布,对准穴位紧紧贴压其上,用拇指和食指对压所贴耳穴,手法由轻到重,以患者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度。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1~2 min,隔日换1次,两耳交替贴压,6 d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胶布过敏者改用黏合纸代替。

2.2 对照组 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商品名:瑞琪,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15)口服,5 mg/次,3次/d,餐前服用。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

2.3 资料收集方法 参照《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制定收集方案[8]。

2.3.1 中医证候资料收集 将餐后饱胀、食欲减退、嗳气、上腹痛、反酸等主要症状按轻重分为4级。0级表示无症状,记0分;1级表示轻度有感觉,但不明显,记1分;2级表示中度感觉,稍重,但不影响工作,记2分;3级表示重度感觉,难以坚持工作,记3分。在治疗后每周按同样标准记录上述症状的变化。

2.3.2 胃排空检查 胃排空检查标准操作流程:1)检查前7 d停用对胃肠动力有影响的药物;2)检查前1 d 19∶00前进食易消化食物后禁食;3)检查当日7∶00,空腹进食标准试餐(90 g方便面,45 g火腿肠,400 g热水),进餐同时完整吞下包含20根小钡条的胶囊。此后禁食、水,4 h后拍立位腹部平片1张,计算胃内剩余钡条数。胃排空率=(20-胃内剩余钡条数)/20×100%。胃排空障碍定义为标准餐后4 h残留率≥50%,对存在胃排障碍患者,治疗后复查。

2.4 统计方法 所有运算均在SPSS 13.0软件中进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3.1 疗效评价标准

3.1.1 中医证候评价标准 痊愈:原有症状消失;显效:原有症状改善2级者;有效:原有症状改善1级者;无效:原有症状无改善或原有症状加重。

3.1.2 胃排空评价标准 以标准餐后4 h后排空率为评价指标。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2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食欲减退、上腹痛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6.7%和88.5%,与对照组(82.1%,86.7%)总有效率相近,2组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饱胀、嗳气、反酸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8.0%和92.6%,均高于对照组(70.4%,57.7%,60.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4周后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 胃排空疗效比较 64例患者(治疗组31例,对照组33例)在入组前均存在胃排空障碍(标准餐后4 h残留率≥50%),治疗4周后进行胃排空复查,结果显示:治疗组胃排空障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胃排空障碍者4 h残留率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显示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排空障碍检查情况,2组患者在治疗前胃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胃残留率均有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

3.4 安全性评价 治疗中2组患者均无特殊不适。血液常规、生化检查及尿液常规检查结果显示,针刺、耳穴贴压及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对2组患者的安全性评价指标无明显影响。

4 讨论

糖尿病胃轻瘫属中医学“痞满”“胃痞”等范畴。清代沈余鳌《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曰:“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填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DGP通常在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即有发病,在糖尿病起病之初以阴虚燥热为主要病理基础,随着病程的发展伤及气血,脾虚气滞、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调,则致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通过长期临床研究认为脾虚气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经络循行于人体各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与经络传导密切相关,针刺疗法在脾胃病治疗中的优势更是经过充分的验证。足三里对胃蠕动功能具有双向调整作用,刺激该穴,可使胃张力增加,胃排空时间缩短[9];中脘属任脉,为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可疏导水湿、理气镇痛;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穴,主治呕吐,胃痛腹痛。耳穴从经络学来讲,也是人体脏腑器官的一个全息图[10],耳穴贴压法能对人体进行双向的良性刺激。脾胃穴能调整相应脏器气血运行;内分泌穴是调节内分泌紊乱的经验穴;刺激大肠穴可促进代谢。诸穴合用,刺激耳廓神经,能调整机体的内分泌平衡,从而行气活血,补益脾胃,恢复胃肠蠕动。综合针刺及耳穴贴压治疗DGP,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使升降复常,疏运有序,治疗效果显著。

[1]Hasler WL.Type 1 diabetes and gastropar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J].Curr Gastroenterol Rep,2007,9(4):261-269.

[2]Oh JH,Choi MQ,Kang MI,et al.Thc preval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Korean J Intern Med,2009,2(4):309-317.

[3]Kuo P,Rayner CK,Jones KL,et al.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gastropathy:a guide for endocrinologists[J].Drugs,2007,67(12):1671-1687.

[4]姚涛,袁秀珠.Cajal间质细胞介导的糖尿病大鼠胃离体平滑肌条收缩功能的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3):159.

[5]Hyett B,Martinez F J,Gill B M,et al.Delayed radionucleotide gastric emptying studies predict morbidity in diabetics with symptoms of gastroparesis[J].Gastroenterology,2009,137(2):445-452.

[6]Sfarti C,Trifan A,Hutanasu C,et al.Prevalence of gastroparesis i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yspeptic symptoms[J].J Gastrointestin Liver Dis,2010,19(3):279-284.

[7]《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6-28.

[8]陈世耀,王吉耀,朱畴文,等.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65-168.

[9]唐菊玲,鲁慧霞,詹秋芳.隔姜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1):79-80.

[10]方克勤.耳压缓解妇科手术疼痛的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0,18(4):37-38.

猜你喜欢
胃轻瘫排空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