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的桃子

2014-08-11 01:58谢素军
知识窗 2014年5期
关键词:同班曼德拉桃子

谢素军

那个时候,曼德拉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纳尔逊,是他的小学启蒙老师为他取的名字。小时候的纳尔逊,正如遥远东方的中国,也曾因为一个桃子发生过耐人寻味的故事,在交际圈内让人百讲不厌。九岁的曼德拉,在老师端出一盘非桃的时候,总会选择最大、最新鲜的一个,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小学的教室里,当然有比曼德拉更小一点的孩子,比起孔融睿智地“让梨”,是不是觉得曼德拉实在是太不像话,一个未来的总统,怎么可以这么没风度呢?撇开道德束缚,从交际的角度看,至少也是不理智的行为。

启蒙老师叫奈德逊,他笑得很坦然,是的,曼德拉的确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大的一个非桃,而且不仅仅是在非桃的选择上,在面对任何选择时,他都会一定要拿最好的,就像着了魔一样。

当问及这位早期的老师是不是很讨厌曼德拉时,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谈及与曼德拉同班的一个女孩,也是这位老师的女儿。她跟曼德拉不一样,会选择最小的那个桃子,尽管她并不是最后一个选择。

这似乎是一种秉性,与曼德拉相比,一个更贵的玩具和一个自制的玩具放在一起,女孩会选择后者,从而得到长辈的赞赏。有好几次,在摆着琳琅满目的玩具的商场里,尽管身边的人一直在鼓励她选择最好的,但女孩还是在挣扎过后放弃了,等到最后才选一个既便宜,似乎还挺实用的物件。

事实证明,同班更小的女孩会在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上做出明智的选择,这种选择的过程简直可以让曼德拉无地自容,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身边的许多人只要稍微了解情况,都会一边倒地倾向于赞扬女孩。

但这些赞扬来得早了些。因为在多年后,这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他说自己的女儿因为艾滋病而去世,在离开之前,她握着一个最大的桃子,告诉父亲,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桃子。

女孩不是为自己做出选择,而是为父亲,为身边的人做出选择,她的选择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的评判,在她生命的每一个选择的环节,她充分地考虑了别人的感受,从而不得以放弃自己的真正追求。

曼德拉呢,在他后来的戎马生涯中,即便蹲在监狱里,他也在不断抗议,争取了自己的“单间”,以至于那些狱警很多时候不敢在他面前说错话,以免被起诉,更别提对他进行一些非人的虐待了。实际上,在当时的监狱管理中,犯人被虐待的比例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在孩提时代,他选择最大的桃子,选择最好的、最贵的玩具,选择一切让长辈觉得极不成熟的做法,那都是他自己想要的,是最完美的。正因如此,在一生之中,他才没有因为任何阶段性的胜利而停止前进。

如今,曼德拉已经走了,再回首那些遥远的时代,那些艰难的日子,有一点绝对不能被忽略,那就是在曼德拉选择桃子的时候,他从未插队,他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当权利属于自己的时候,才会毫不犹豫地拿自己想要的那个桃子。

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必须注意到,对方的选择很可能只是考虑你的感受,你的朋友、合作伙伴或许还有更真实的想法,如果你没注意到,便很可能造成一次失败的交际。同样,我们也应该学习曼德拉,说出真实的想法,做真实的自己,唯有如此,才不会后悔。

猜你喜欢
同班曼德拉桃子
桃子
桃子
百年曼德拉(大家拍世界)
开学第一天
活该你单身
等我回来再骗你
表过情了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