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将不再仅是WLAN

2014-08-11 01:04卜娜
中国计算机报 2014年26期
关键词:有线办公流量

卜娜

在移动时代,WLAN将不再仅是完成“最后一公里”接入的管道。Aruba已经发现了它的新价值,当这个"管道"与应用紧密结合时,它足以重新定义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作为目前在全球WLAN市场排名第二的企业,Aruba的业务重心在近几年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WLAN基础网络设备到移动安全解决方案,再到专注于以BYOD为核心的企业移动网络应用,进而为企业提供基于移动定义网络理念的全移动办公环境。Aruba的目光似乎已不再聚焦于WLAN基础网络市场,而是像大多数有线网络厂商一样,开始将网络与应用紧密结合。

在WLAN厂商普遍沉醉于Wi-Fi普及带来的大量“管道”生意的时候,Aruba为何不再看重这样的市场?这个连续多年排在Gartner有线无线市场上领导者象限中的企业,到底发现了什么样的新商机?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Aruba CEO 柯万柯。

WLAN最终将为应用服务

和有线网络一样,WLAN最终也会为应用服务,这正是驱动Aruba近年来将业务核心从基础网络转向网络应用领域的根本原因。

“这几年,网络已与我当初进入这一行时所了解的完全不同了。还记得刚开始做网络的时候,我有一本书,是介绍OSI七层模型的,那时候的网络只要求各层各司其职,层与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今天,我们看到的网络已经变成了智能化的网络,OSI模型中的每一层都要为应用服务。”柯万柯指出,虽然这种变化当前只是规模化地发生在有线网络领域,但它其实马上就会在WLAN领域发生。

伴随802.11ac标准的发布,WLAN进入千兆网络时代,移动网络所能承载的应用也因为Wi-Fi带宽的大幅提升而发生了变化。如今,互联网中90%的流量是视频流量,其中来自移动终端的流量正在迅猛增长。去年,视频网站优酷在移动端的流量已经超过了PC端的流量。根据柯万柯的判断,随着频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移动终端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会持续发生,从而必然要求WLAN网络普遍具备应用感知的能力。这个发展规律和当初有线网络开始遭遇流量风暴时一样,因为带宽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流量增长的速度,如果WLAN没有应用感知的能力,就不能对流量进行管控,从而调配带宽资源,没有这种能力,WLAN的管道再宽也无法顺畅支撑用户的访问。

Aruba对于WLAN市场发展趋势的这种判断是否正确呢?从其近年的市场表现来看,Aruba的“转型”已经让其增长超过了WLAN基础网络市场的平均增速。

特别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WLAN基础网络市场的增长开始逐步放缓,但Aruba的增长却没有受到市场大环境的直接影响。在全球WLAN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思科,今年第一季度在企业级WLAN市场的收入环比减少了11.6%,同比减少了16.8%,市场份额同比和环比都有所下降。而Aruba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却同比增长了25.4%,环比增长8.4%。

“Wi-Fi控”激活WLAN新价值

传统意义上,企业部署诸如Wi-Fi这样的技术时,考虑的主要是改善效率、节约成本。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BYOD这样的新理念正被企业广泛接受。这说明,现代企业已意识到,基于Wi-Fi网络的移动化除了可以用来优化业务、提高通信水平外,还能用来满足新一代员工的需求或改善用户的体验。在柯万柯看来,企业用户意识上的这种变化,已经让WLAN出现了产生新价值的可能。

去年,Aruba搜集了亚太区5500名被访者的调研数据,结果他们发现了一类特殊的员工——Wi-Fi控,且这样的员工并不在少数。Aruba的调查显示,大部分Wi-Fi控员工倾向于在非传统的工作时间和灵活的工作地点处理公司事务。这类员工大多每人拥有至少三台连接设备,逾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这些设备会一直处于在线状态,无论他们是否在工作。这些Wi-Fi控与他们的移动设备如胶似漆,他们很少通过电视或报纸等传统渠道获取信息,87%的Wi-Fi控都是通过他们的连接设备直接从数字渠道获取信息。

“Wi-Fi控正是新一代员工的典型代表,他们不再在乎公司是否提供加班补贴或午餐补贴这样的福利,反而会更在乎企业提供的办公环境是否能让他们工作、生活两不误。”柯万柯告诉记者,在移动化的时代,企业将越来越难以限定员工在什么时间工作,在什么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因为移动化已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企业员工前一分钟可能还在与客户沟通,下一分钟就可以为儿子在网上买东西,而且使用同一个设备就能随时做到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的相互切换。

他强调,面对新一代员工,企业最好的管理办法已不是要求员工“花时间”去工作,而是驱动他们“花心思”工作。只有通过部署一个真正的全移动网络环境,企业才可能完成这项使命。在这种环境中,Wi-Fi不但要随处可见,访客和自带设备的安全也要实现自动化的保障,办公设施需要支持移动设备的访问,移动设备上的通信应用也要简单易用,才可能满足员工个人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的上网需求,同时帮助企业和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种移动网络环境,已经超越了传统WLAN作为接入管道的价值范畴,WLAN厂商必须从应用、安全、易用性等角度去寻找满足这种需求的方法。

理想可以照进现实

在现实中,BYOD或移动办公空间这样的设想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呢?未来,企业员工又是否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设备工作呢?在Aruba,Wi-Fi控员工的理想已经照进了现实。

四年前,Aruba就在美国总部取消了员工假期。没有了固定的一周带薪病假和两周带薪长假,Aruba的员工不但没有抱怨,反而工作得更为高效了。这并不是因为Aruba偏爱“工作狂”型员工,而是因为Aruba在公司内部推行了足以满足Wi-Fi控员工要求的全移动办公方式。这种全移动化的办公方式,让每个员工随时可以休假,也随时能够工作。一年算下来,员工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远远比过去的固定带薪假期要长得多。

“我们不再需要固定的假期,因为Aruba的员工可以随时生活在两个世界,7×24小时随意转化工作和生活的状态。通过全移动化办公,我们不必非待在办公室才能工作,更不必打卡上下班。只要可以完成工作,每个员工都可以随意选择他们的办公地点、办公时间。”作为Aruba最忙的员工之一,柯万柯的感受是,他和他的员工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自由。

而且,新的办公方式并没有让Aruba受到移动化带来的安全威胁,所有人都能在安全、可控的状态下工作,至今未出现过安全风险。最感谢这种办公方式的是Aruba的印度员工,因为他们再也不用因为述职,不得不每两周就花三天半的时间坐飞机出差了。

面对与日俱增的Wi-Fi控员工,企业将不得不去关注如何具备让员工在任何时间、地点和设备上有效工作的能力,如何实施必要的政策进行结构化的改造,如何提供员工喜欢的工作方式这样的问题。从Aruba的实践可以看到,企业通过移动化充分调动员工的潜在生产力并非天方夜谭。

当然,WLAN领域的技术发展也会因为这种需求的产生而出现一个新的转折点。从Aruba对“移动定义网络”的诠释不难看出,WLAN将和有线网络一样,逐渐在功能上向智能化网络演进,首先便是实现安全的自动化和性能的智能优化,成为自动化、自适应的网络基础设施。此外,不同于传统的静态Wi-Fi网络,新一代WLAN网络将不再需要专业IT人员通过手动调整来适应新的移动设备和应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线办公流量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分析
东方有线点播排行榜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
五位一体流量平稳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