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中的“三维”适应与选择

2014-08-14 02:55胡雅莉
对外经贸 2014年6期
关键词:三维源语译者

胡雅莉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经贸教育】

外宣翻译中的“三维”适应与选择

胡雅莉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外宣译者应发挥译者主体性,适应由外宣翻译目的、源语文本功能、源语与译语的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等众多元素构成的生态环境,灵活应用变译策略,实现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选择“三维”适应度高的译文。以南通市对外宣传资料为例,探讨了外宣翻译中“三维”适应与选择转换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外宣翻译;三维;变译

一、引言

胡庚申教授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1]其中,“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来源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含括翻译活动涉及的所有层面,泛指语言、文化、交际、译入语受众等多元素构成的综合环境。该理论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张由译者有意识地“适应”原文和译语所呈现的环境并“选择”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度适应度高的译文表达。

“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外宣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宏观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外宣翻译与一般翻译的差别在于“外宣”,侧重点在于文本的功能性,即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间意义的转换,更多的是要顾及文本的对外宣传功能,实现原文的交际意图。译者所处的外宣翻译生态环境是一个多维综合体,源语与译语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等层面有众多差异。译者的主体性体现于其为实现源语语篇的交际意图而主动适应另一种语言的表达习惯,适应另一种文化背景,适应读者群的阅读需求和认知能力。译者的“选择”基于“适应”,即在多维度适应的前提下选择翻译方法、策略和文本,以期能够获得译语读者认同度高、译语文本预期交际意图实现性强的译文。

二、外宣翻译的语言维适应性选择

译者的主体性首先体现于对语言因素的适应。鉴于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方式具有各自的规则和结构,代表的语义也并非完全对应。汉语是意念文字,结构松散,重“意”合;英语是字母文字,逻辑主次关系清晰,重“形”合。不同语言结构和语义上的差异为有效传递信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处理双语间的对应问题是译者选择翻译策略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奈达在谈及对应原则时提出,决定对应原则前必须确定翻译的三大元素:信息的本质;作者的言语意图或译者的翻译目的;读者的类型。[2]具体而言,信息的本质关乎“形式”与“内容”孰重孰轻;在传递信息时,译者的翻译目的通常与源语作者的表达意图类同,但译者往往会寻求一种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或内容的“有意义”的表达方式来避免读者对译文可能产生的误解;读者的类型则主要涉及潜在读者对语言的解码能力、思维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导向。成功的译文必然基于对三大因素的综合考虑,应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以译语语言的惯有形式有效传递实质信息。

“Window of Leader,Common Phone,Welcome to visit China Nantong English Website”等用语被用于南通政府官方网站的英文网页。对其进行翻译,其内容为“领导之窗,常用电话,欢迎访问中国南通英语网站”,从汉语的习惯思维视角而言,原译似乎能够传达基本信息;然而,从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来看,原译传达的信息却不够明确。以“Window of Leader”为例:“之窗”一语体现了暗喻手法的应用,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和语言风格,这一修辞也被广泛应用,如首都之窗、世界之窗等;然而,英语读者很难理解这一表达的实质含义:在美国Quinnipiac University随机问卷反馈信息显示,10个参与者都不明白“Window of Leader”的所指意义;以其为关键词,在谷歌中搜索,也找不到相关表达的信息。鉴于语言使用层面的差异,源语的文采修辞往往会对译语读者准确把握信息造成障碍。因此,译者作为信息转述者,在适应汉语和英语的表达以及认知差异后,应当有意识地选择适应读者需求的译文。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采用“变译”策略来实现,即译者可“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信息”[3],具体包括应用“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变通策略。“变译”策略突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从基于原文文字含义的翻译到深入理解源语作者的意图,再以潜在读者熟悉的语言结构传递信息。“Window of Leader”相关网页的展开内容即是对政府部门官员的介绍,译者可采用缩译策略,提取核心信息,将其译为译语读者熟悉的表达“Leadership”。上述其余两例有一共性之处,即英译表意含糊,所指实质信息不明确——源语与译入语所指意义的内涵与外延不一致,致使英文译文不符合英语思维习惯。考虑到英语语言注重的显性逻辑关系和汉语意于传递的实质信息,译者可选择仿用常用英语表达方式以较为直观的形式传递信息,将其改译为“Common Phone Numbers;Welcome to nantong.gov. cn”。

三、外宣翻译的文化维适应性选择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4]1992年,Gudykunst和Kim根据Hall的理论,将12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按“高语境”到“低语境”的方式排列。其中,中国文化位居榜首,被称为高语境文化,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则被称为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本蕴含的语义依赖于上下文构建的语境,通过间接、隐晦的方式传递信息,讲究含蓄、领悟之效,而在低语境文化中,信息往往直接通过语言符号表达于字面。[5]因此,译者处理文化负载信息的过程就是适应源语高语境文化信息、选择翻译能为低语境文化中的读者准确接受的实质信息的过程。

对外宣传报道的翻译有其独有的特点,译者是外宣活动的参与者、信息的传播者,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其自主选择翻译策略、编排译文内容,即结合读者“以便捷的方式获取目标信息的”阅读需要和外宣报道的目的取舍文本信息。因此,对外宣传的报道通常采用编译的方式,即“它集写作、翻译、编辑于一体”[6],允许译者在恰当的范围内进行再创作。下文以《今日中国》2009年7月刊登的《到南通——听罢江声听海声》(武眉凌,李卓曦)和其英译版本为个案,探讨译者在文化维度的适应与选择。

例1:世界第一斜拉桥——苏通大桥如巨龙卧江,把南通和苏南、上海联为一体,昔日的渔港——洋口港、吕四港建起了深水码头,成为南通通向世界的蓝色通道。随着沿江开发、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一个新兴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精神文明现象亦是全国重大典型。

Today the Sutong Bridge,the world’s largest cable stayed bridge,spans the Yangtze,connecting Nantong with Shanghai and southern Jiangsu.Deep-water wharves have been builtwhere small fishing piers once stood,linking Nantong to the world via global shipping routes.In short,amodern port city has emerged,…

在译文中,译者对上述报道中的划线部分作了删除处理,其选择删译的原因有三:由于文化图示的冲突,“巨龙”在中英文中蕴含的内涵外延及情感意义迥然不同,直译处理会带来不必要的理解性障碍,译释则有可能弱化原文本的主题信息度,因此,译者选择采用减译的方式,在译文中保留“巨龙卧江”所指的编码信息——横跨扬子江,简洁明了地传递主旨信息;“洋口港、吕四港”“随着沿江开发、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等信息属于陈述事实的微观信息,从语域角度而言,这类信息对于想具体深入了解该领域并涉及具体工作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一篇以国外一般受众为对象的宏观报道介绍中,地域文化、政治色彩浓厚的具体介绍是文本焦点“如今的深水码头”“港口城市”的辅助信息,其本身的外宣信息价值并不高,逐字翻译会使得原语信息过多过杂,弱化焦点信息的突出效果,因此,采用删除减译的方式处理信息文本,既不会影响目标读者对一座城市现状的初步了解,也可以强化外宣的焦点信息;“精神文明现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需要“高语境”才能理解,而其所蕴含的信息本质并不是本篇报道意于突出的主题,若采用常规的译释法增补解释性信息,会给读者增加阅读负担。换言之,在处理文化负载信息时,译者应当充分适应文化、外宣报道的主旨、报道媒体的潜在读者及其阅读期待,恰当使用减译策略,选择性地弱化文化信息,突出文本的宏观交际意义。从全文看,删译策略还广泛应用于处理与文化背景有关的主观评价信息,如在本篇英译报道中隐去了迟浩田将军对濠河的评论,中国园林泰斗陈从周教授对水绘园的赞誉等,译者选择弱化此类涉及文化背景和主观评价的信息能够突出外宣文本的客观陈述性,提升公众说服力。

例2:一说到水绘园,我立刻想到绍兴的沈园,才子佳人的凄美爱情,让私家园林有了灵魂。是历史惊人的相似,还是上天安排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坐上乌篷船来到了水绘园,让遗憾了千年的爱情赶上了明末的客船。是的,那时清政府已成主人,冒辟疆这位不愿屈身异侯的著名公子(明末四公子之一),只能算是清朝的客人喽。

…A similar romance,though not as tragic,also breathes life into the picturesque milieu of Shuihui Garden.The protagonistMao Pijiang(1611-1693)was a distinguished man of letters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水绘园被誉为“天下名园”,一对才子佳人爱情故事的见证,原文作者由此及彼,联想到另一段相似的恋情。高语境文化中流传的故事是水绘园的灵魂,然而直译中文人名与历史上改朝换代的传说不会给低语境背景下的西方读者带来任何美好的遐想。鉴于上述“环境”,译者在翻译划线部分的信息时采用了编译的方式,用增译的策略补充背景材料叙述了沈园里的爱情传说,为的是以此为铺垫,引出水绘园里的一段佳话。“though not as tragic”的编述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其本义基于原文中“赶上了客船”的内涵意义;在后文中用减译删除了原文中和爱情主题无关紧要的历史信息,隐去了“乌篷船”带来的回味遐想,取而代之的是具体的年代信息和主人公的背景,以此帮助外国读者理解这段隐于景观的美丽故事,突出旅游景点的宣传点。

为了吸引读者并获取情感认同,新闻报道中除了事实信息以外还囊括了大量的描述性信息、评价信息、美学信息和文化信息等,具有较强的引导目的。文本的特征与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决定了外宣译者在翻译此类报道时具有较大的创作空间,可以对文本内容恰当取舍,对受众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编排组合,以突出文本的交际目的。常用的翻译策略为减译和编译,选择性地删除与特定文本主题意义关系不大的具体信息,增补、编写能够彰显与表达主题内容的部分,既易于读者理解又能实现文本的交际意图。

四、外宣翻译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

交际意图是否实现是评判外宣翻译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鉴于此,翻译工作就是具有主体性的译者适应源语表达方式、理解信息意图,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递此意图,成功实现交际目的的过程。对于交际意图的理解离不开对交际语境的适应,特别是对包含“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和背景知识”[7]的认知语境(源语文本)的研究,而译文产出就是译者有选择性地提供相关信息和认知语境(译语受众者的认知语境)帮助译入语读者理解源语文本思想内容以及传播信息的过程。

具有地方特色的对外宣传资料往往涉及到只有生活在“那时、那地、那个环境”中的人才能明白的信息实质,这一类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在外宣翻译中必然需要译者依据源语材料的上下文和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原文进行阐释,据此,译者关注的焦点应是文本整体的宏观交际功能而非词句间的微观对应。借鉴语篇翻译理论的倡导者Neubert的观点,“语篇的交际价值在于从文本和交际语境的角度完整地阐释意义”[8]。Neubert倡导“自上而下”的文本产出模式,提出将整体文本作为翻译单位,确定语篇意义后再进入到单个意群的阐释。[9]由此可见,英译的过程是译者对分离式信息重组加工的过程,通过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变译”和整合,明确源语信息,突出源语文本重点,呈现符合译语受众接受心理和习惯、满足阅读期待的文本。

政府工作报告通常能够体现政府立场,包含的主要内容为高度概括的事实信息。以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2013年任务的语句为例:

“①突破发展新兴产业。②围绕“3+4”重点领域,③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发展“310”工程,④确保新兴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⑤实施新兴产业基地规模化发展行动计划,⑥在海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⑦新培育市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10家。⑧完善10条特色产业链,……”

政府公文文本注重信息传递,表述严谨、简洁,常使用具有中国特色且蕴含重要核心概念的术语表达,如上文出现的数字缩略语“3+4”、“310”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简明扼要,但对于缺少交际语境的读者而言,其指示意义并不明确。从句法结构观察,上例呈现出较为典型的汉语句法结构:主题句出现在段首,后续内容为主题句的延续阐释,应用整齐划一的动宾结构加强语气,但各句间没有明确的连接词,句意间也缺少明晰的关联词,整段内容结构略显松散。因此,在译文产出前,译者必须明确缩略语指代的具体意义,理清各句间的逻辑关系,根据认知语境推测话语的意义,将源语的“意象”语言转化为译入语的“法则”表达,通过恰当的句法结构表现源语的交际意图。

笔者了解到“3+4”指“海工、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与“生物和新医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310”工程即“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与“海洋钻采平台、特种船舶……10条新兴产业链条。”综合考虑特定读者的阅读需求、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和源文本的交际意图,笔者试译如下:

①We will strive tomake breakthroughs in emerging industries and④make sure the outputvalue of emerging industries exceeds 300 billion.②The emerging industries center on“3+4”fields,⑥includingmarine engineering,newmaterial,new energy,biomedicine,intelligent equipment,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ftware and service outsourcing.We will implement a group of key projects in the former six fields⑤in accordancewith the Action Plan to help emerging industries base develop on a large scale and⑦foster ten new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base at themunicipal level or above.③Wewill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310”Project by focusing on three emerging industries ofmarine engineering,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 and⑧perfecting 10 emerging industry chains of offshore drilling platforms,offshore service vessels…

译文基于译者对源语交际语境的理解和适应,沿用了原文的主动语态,增补了动作发出者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对原文中的数字缩略语进行了增译和并译,丰富明确了数字的指示意义和语用意义,全段内容信息紧凑,层次分明,突出了信息的实用性和有效传递。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译者调整原文句序列,按照分句间的逻辑意义对整段内容重新排列,用译入语读者所熟悉的“法则”语言凸显语句间的意义联系,使得原文本的交际意图为国外受众理解并接受。由此可见,要实现外宣翻译对交流与发展的推动作用,译者必须意识到翻译不是信息在两种语言系统中的简单机械复制,而是一份具有创造力的工作,需要有主体性意识的译者以源语内容为前提,重构信息表达和结构,创造一个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译语读者认知语境的新文本。

五、结语

外宣语的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发挥“主体性”、“适应与选择的过程”,译者适应由外宣翻译的目的、源语文本的功能、源语作者的交际意图、源语与译语的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文化差异、译入语读者的阅读需求与习惯等众多元素构成的生态环境,选择相应的变译策略实现信息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的得体转换。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67.

[2]Nida,E.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Leiden:Brill,1964.

[3]黄忠廉.文化输出需大力提倡“变译”[N].光明日报,2010-01-05.

[4]Edward T.Hall.Beyond Culture[M].Anchor Books,1976.

[5]William B.Gudykunst.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Sage Publications,Inc,2002.

[6]刘其中.汉英新闻编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Neubert,A.&Shreve,G.M.Translation as text[M].Kent: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2.

[9]马会娟,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乔 虹)

H315.9

A

2095-3283(2014)06-0136-04

胡雅莉(1979-),女,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

南通市社科基金课题“南通市对外宣传语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13CNT0030)。

猜你喜欢
三维源语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