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金融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08-14 02:55冯才华
对外经贸 2014年6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学案例

冯才华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河南漯河462000)

一、国际金融学课程设计特点

1.课程内容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际收支、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及国际资本流动、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货币危机五个方面,这些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国际金融学研究范围已不再单纯是一国涉外的或国际间的货币、金融问题,而更多与一国内部经济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涉及到经济学的诸多学科。例如,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时,要突破货币银行学只对经济的货币面进行分析的做法,而应广泛涉及宏观经济的各个层面。

2.基本理论内容时效性强。因为国际金融学理论和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理论广泛应用到实际中,学生很容易在现实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养成自觉去图书馆、网上查资料以及通过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宏观分析的习惯,往往在现实中能找到与理论相悖之处,与此同时要求教师主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指点迷津。

3.国际金融领域的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不断出现,造成教材难以满足教学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的频繁发生,巨额国际短期流动资金的频繁流动,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金融衍生品大量涌现,使国际金融学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突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了解掌握国际金融新的发展动态,并在课堂上以直观、生动的方式方法把这些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上述特点要求国际金融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发展新趋势,扩大教学视角,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所以,除了课堂理论讲述外,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优化国际金融学案例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案例教学制度

由于国际金融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所涉内容庞杂,时效性又较强,所以,仅靠教师个人力量很难收集和编制出众多适合教学需要的案例。这就需要由相关的专业教研组编制案例库,并适时对案例库进行更新,学校应在资金、设备和信息等方面支持案例库的建立和完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建立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反馈和打分制度,并将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纳入教师的工作考评各项指标中,并最终与教师的年终考核和晋升挂钩,从而从制度上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推进。

(二)选取合适的案例材料

精选典型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保证。成功的案例素材一般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针对性。不但要针对国际金融教材的重要理论、概念,还要同时针对学生现有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进行案例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乐趣,增强理解能力。二是典型性。在案例教学中,选择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在国际金融史上影响较大或正在发生的经典案例。比如,在讲授国际资本流动时,可以采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作为经典案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对各国经济、金融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章节理论和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三是启发性。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能够留有足够的争论空间,从而引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选择更多的案例,而是要先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基本原理,然后再选择能够更好阐述这些原理和理论的案例。其次,案例材料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组织编排。一个好的国际金融案例不是简单机械的课堂陈述,它应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深入思考的契机,使学生能在一定的研究框架内对国际金融问题和原理作出判断。因此国际金融案例最好不要信手拈来,而是要围绕一个基本原理,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进行一定的编排、剪裁和加工,从而使其更具针对性,更紧密地结合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理论命题和改革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从而更有助于国际金融案例教学的开展。

(三)优化案例教学程序环节设计

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就是案例教学的主体过程,同时也是关键过程。首先,教师对案例的分析环节,主要针对案例知识结构、案例所涉及理论的重点和难点、原理、方法、概念等进行分析;同时,教师在案例的设计中要适当设置思考的空间和讨论的话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其次,学生之间的讨论是关键,因为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学生之间思考、辩论的火花碰撞,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开阔师生看问题的视野以及提高表达能力。

(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

在国际金融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同时将理论、案例操作和点评完美融合,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则更高。所以,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了解国际金融最新理论动态,还要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国际上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风云变幻,以便随时给学生提供最新的实践案例。因此,笔者建议,从事金融教学的教师除了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外,还应适应目前“知识+技能”的教育形势需要,拥有部分社会认定的金融从业资格证书,以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由学校抽选部分教师定期到金融机构学习和进修,或者由学校或教研室组织聘请金融实务部门中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或培训班,提高教师的金融实务素养。

(五)注重案例的时效性

国际金融学的学科特点要求案例教学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如果所选案例年代久远,内容很可能会陈旧过时,缺少时代特征,会大大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国际储备时,可以选取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接近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作为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庞大的外汇储备的利弊、该如何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外汇储备等问题。由于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且事关每个国人利益,所以,此类案例素材一定能够吸引学生持续的思考与关注,并会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检验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从而更好地关注国际国内有关金融方面的报道。

(六)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成功的案例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1.教师应积极推进启发式教学模式,多设置一些讨论、思考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考热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2.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小班授课,并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引导学生课下广泛阅读。由于国际金融学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较强,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外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资料、数据和参考文献,并随时跟踪国内外理论前沿,了解最新的国际经济动态并进行理论思考。

(七)不断改进案例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适应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不断创新。

首先,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国际金融学中晦涩的基本原理、图表,利用图、形、声,立体、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其次,鼓励课堂讨论。具体步骤是:1.定题,由各小组确定讨论议题;2.学生在选题基础上收集、制作案例资料;3.各小组选出代表,运用 PPT资料进行演讲、演示;4.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提问,由讲演的学生或其小组来回答;5.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案例讨论进行及时总结,并对各小组的成绩进行评定,并从选题的价值、演讲水平等几方面给予相应评分。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举办小型专题报告会。国际金融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多概念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相互关联。所以,针对一些综合性的重大案例,可以采用小型专题报告会的形式。学生在准备专题报告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分析和讨论,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

[1] 焦继.金融学科案例教学探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1).

[2] 刘仙梅.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5).

[3] 李德林.案例教学[M] .青岛出版社,2006.

[4] 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2004(1).

猜你喜欢
国际金融金融学案例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