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知识原点

2014-08-14 21:59吕淑琦
地理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原点课标一节课

吕淑琦

一 、逆向思维找原点

“知识原点”是本节知识开始的所在、一节课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达成新知必由之路的起点和已知到未知的关键,具备概括性强、包容范围广、迁移价值大等特点。它可以是一个概念、一幅图示等,总之越基础越好。但是简明的知识原点可让一节课化繁为简、重点突出,结构纲举目张、知识脉络清楚,学生根基扎实、利于拓展,值得教师花力气找准它。怎样才能找准原点知识?主要是基于对课标解读以及对学生学习盲点的有的放矢。可通过以下四步完成。

第一步:扫描课标,逐词释义。课标的表述主要包括动词、地理专业名词、其它名词等,对于这三大类词语有不同层次的解析要求。动词的解析包括:确定行为动作的行为人、行为结果、学习水平等,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对动词进行拆解、调整;地理专业名词强调地理语言的准确和简洁;其它名词要求了解含义即可。以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为例,其课标剖析如图1所示。

第二步:分析判断,找出原点知识。根据上述分类分析,比较“城市化”和“地理环境”两个地理专业名词,益于确定本节课的原点知识是“城市化”。

第三步:图文互释,建立关联。反观初步确定的原点知识能否帮学生“从点到线到面” 的认知,进一步确定原点知识在理清本节各知识点关系、建立章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图2所示。

第四步:深化研究,确定原点知识。结合教学经验以及对试题分析研究,城市化确实是突破本节教学的根本所在,即原点知识。

二、整合教材促达标

有了准确的原点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根据学情需要“改编”教材,让教材的文字形象、有趣、立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地理魅力,提高地理思维水平。

整合目标:旨在培养地理思维,使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结构框架。

整合关键:使改编内容的受众群——学生易于接受、认可,所以必须带着对学生的关怀入手,只有学生期待、喜闻乐见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整合过程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感受,把学生的诉求放在首位,想学生所想、感学生之所感、急学生之所急、供学生之所需。

过程与方法:从学生身边情境出发,设计适当情节,保证其连贯性、观赏性强,从而使学生积极跟进课堂教学。注意活动的设计以Hold住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情感状态为依据,考量学习内容的呈现。先要确保突出原点作用,体现其知识的增长及地位,突出其核心价值,利于帮助学生建模。然后整合教材学材,包括教材顺序调整;教学内容的删减、增添、详略处理;知识点呈现方式;教材栏目的利用;案例的调整应用等。还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图文的转化等。

通过一节课的交流、体验、认知,学生能记住什么、留下什么?是否学得轻松、学得有效?是否体会到不断进步、持续提高?如果通过课堂设计交流,学生能获得一定知识;观察、阅读、思考、记忆、交流、表达、探索、创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有所提高;地理思维方式得以培养;个性充分展示;被赞许被认可……则不失为一节成功有意义的课。endprint

一 、逆向思维找原点

“知识原点”是本节知识开始的所在、一节课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达成新知必由之路的起点和已知到未知的关键,具备概括性强、包容范围广、迁移价值大等特点。它可以是一个概念、一幅图示等,总之越基础越好。但是简明的知识原点可让一节课化繁为简、重点突出,结构纲举目张、知识脉络清楚,学生根基扎实、利于拓展,值得教师花力气找准它。怎样才能找准原点知识?主要是基于对课标解读以及对学生学习盲点的有的放矢。可通过以下四步完成。

第一步:扫描课标,逐词释义。课标的表述主要包括动词、地理专业名词、其它名词等,对于这三大类词语有不同层次的解析要求。动词的解析包括:确定行为动作的行为人、行为结果、学习水平等,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对动词进行拆解、调整;地理专业名词强调地理语言的准确和简洁;其它名词要求了解含义即可。以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为例,其课标剖析如图1所示。

第二步:分析判断,找出原点知识。根据上述分类分析,比较“城市化”和“地理环境”两个地理专业名词,益于确定本节课的原点知识是“城市化”。

第三步:图文互释,建立关联。反观初步确定的原点知识能否帮学生“从点到线到面” 的认知,进一步确定原点知识在理清本节各知识点关系、建立章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图2所示。

第四步:深化研究,确定原点知识。结合教学经验以及对试题分析研究,城市化确实是突破本节教学的根本所在,即原点知识。

二、整合教材促达标

有了准确的原点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根据学情需要“改编”教材,让教材的文字形象、有趣、立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地理魅力,提高地理思维水平。

整合目标:旨在培养地理思维,使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结构框架。

整合关键:使改编内容的受众群——学生易于接受、认可,所以必须带着对学生的关怀入手,只有学生期待、喜闻乐见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整合过程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感受,把学生的诉求放在首位,想学生所想、感学生之所感、急学生之所急、供学生之所需。

过程与方法:从学生身边情境出发,设计适当情节,保证其连贯性、观赏性强,从而使学生积极跟进课堂教学。注意活动的设计以Hold住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情感状态为依据,考量学习内容的呈现。先要确保突出原点作用,体现其知识的增长及地位,突出其核心价值,利于帮助学生建模。然后整合教材学材,包括教材顺序调整;教学内容的删减、增添、详略处理;知识点呈现方式;教材栏目的利用;案例的调整应用等。还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图文的转化等。

通过一节课的交流、体验、认知,学生能记住什么、留下什么?是否学得轻松、学得有效?是否体会到不断进步、持续提高?如果通过课堂设计交流,学生能获得一定知识;观察、阅读、思考、记忆、交流、表达、探索、创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有所提高;地理思维方式得以培养;个性充分展示;被赞许被认可……则不失为一节成功有意义的课。endprint

一 、逆向思维找原点

“知识原点”是本节知识开始的所在、一节课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达成新知必由之路的起点和已知到未知的关键,具备概括性强、包容范围广、迁移价值大等特点。它可以是一个概念、一幅图示等,总之越基础越好。但是简明的知识原点可让一节课化繁为简、重点突出,结构纲举目张、知识脉络清楚,学生根基扎实、利于拓展,值得教师花力气找准它。怎样才能找准原点知识?主要是基于对课标解读以及对学生学习盲点的有的放矢。可通过以下四步完成。

第一步:扫描课标,逐词释义。课标的表述主要包括动词、地理专业名词、其它名词等,对于这三大类词语有不同层次的解析要求。动词的解析包括:确定行为动作的行为人、行为结果、学习水平等,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对动词进行拆解、调整;地理专业名词强调地理语言的准确和简洁;其它名词要求了解含义即可。以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为例,其课标剖析如图1所示。

第二步:分析判断,找出原点知识。根据上述分类分析,比较“城市化”和“地理环境”两个地理专业名词,益于确定本节课的原点知识是“城市化”。

第三步:图文互释,建立关联。反观初步确定的原点知识能否帮学生“从点到线到面” 的认知,进一步确定原点知识在理清本节各知识点关系、建立章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图2所示。

第四步:深化研究,确定原点知识。结合教学经验以及对试题分析研究,城市化确实是突破本节教学的根本所在,即原点知识。

二、整合教材促达标

有了准确的原点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根据学情需要“改编”教材,让教材的文字形象、有趣、立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地理魅力,提高地理思维水平。

整合目标:旨在培养地理思维,使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结构框架。

整合关键:使改编内容的受众群——学生易于接受、认可,所以必须带着对学生的关怀入手,只有学生期待、喜闻乐见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整合过程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感受,把学生的诉求放在首位,想学生所想、感学生之所感、急学生之所急、供学生之所需。

过程与方法:从学生身边情境出发,设计适当情节,保证其连贯性、观赏性强,从而使学生积极跟进课堂教学。注意活动的设计以Hold住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情感状态为依据,考量学习内容的呈现。先要确保突出原点作用,体现其知识的增长及地位,突出其核心价值,利于帮助学生建模。然后整合教材学材,包括教材顺序调整;教学内容的删减、增添、详略处理;知识点呈现方式;教材栏目的利用;案例的调整应用等。还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图文的转化等。

通过一节课的交流、体验、认知,学生能记住什么、留下什么?是否学得轻松、学得有效?是否体会到不断进步、持续提高?如果通过课堂设计交流,学生能获得一定知识;观察、阅读、思考、记忆、交流、表达、探索、创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有所提高;地理思维方式得以培养;个性充分展示;被赞许被认可……则不失为一节成功有意义的课。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点课标一节课
数轴在解答实数题中的应用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话题:回到原点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
7.1 数形结合思想
问疑答难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