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心理地图

2014-08-14 04:08
地理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读图图像心理

一、构建心理地图的重要性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由此可见,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甚至绘制地图,但是反映在地理学习上却是费时多、效率低、死记硬背等。遇到具体地理情景的变更,又会茫然无措。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提高地理学习效率。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忽视心理地图的逐渐形成和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在脑海里构建了广袤的心理地图,就可轻松自如地把所学知识落实在应用中。

《地理为生活——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1994)认为:心理地图就是人们对地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内化了的印象。国内学者中,王英、王民、左海芳撰文认为心理地图即通过个人对所学地理知识的了解,然后把这些地理知识在头脑中经过适当整理后,在白纸上绘制成“地图”,并将其以略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笔者认为心理地图是各类地图在点、线、面的认知基础上,经过习得加工后的点群、线簇和连续面的四维空间在头脑中的保持和再现。形象地说,在需要时,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像展现在脑海和眼前。作为一种记忆表象,地理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有意识的记忆训练,逐步形成稳定的将时间和空间认知联系起来的心理地图。

《地理宪章》强调:学校的地理课程应由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任教。地理与其它学科的最大不同,就是除了文字系统之外,尤其重视“地图”这一工具的学习和使用。从观察与分析地图开始,继而绘制地图,最终建立心理地图。因此,心理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合理、熟练运用,是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还可使地理教师的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二、构建心理地图的途径

1.多角度训练,积累感性材料

地理教师图像能力的专业发展是反复练习才能得以提高的,板图作为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其作用不可小觑。看起来地理教师随手拈来的“洋流图”、“风带气压带的分布图”等,都是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晶。尤其对处于地理专业发展中的年轻教师,每一次用图都是一种专业的挑战。教师要认真设计地理板图,边讲边画,使每个知识点都能落实在图上。看图、记图、图文转化这种多角度的训练在教师心里积累了丰富的地图感性材料,更有助于心理地图的形成。

2.多层面练习,强化地图思维

在教师读图、用图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地图的影响,应加强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活动。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活动是指围绕地图进行读图、析图、识图、绘图等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由手部动作到脑部记忆、由形象感知到抽象记忆,通过长期的综合练习,逐步对地图信息了然于胸,以达到内心情景再现。这种再现越强化、越精细,记忆就越准确、越牢固,心理的地图辨析能力就越强,地图思维就越活跃。此外,在地图学习中,应采取图文结合,做到图像与文字的转换;还可按事物的地域联系、因果关系等,在熟练使用单一地图的基础上,将不同的地理要素进行组合叠加,形成新的地图载体;将各种图像与地图搭配使用,培养学生使用复合地图的技能。从而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这种图文互换、图像整合练习有利于心理地图的积累与形成。如将聚落图、土地利用图、人口分布图在心理上组合叠加,可进行道路的选址、城市区位分析与道路等级预测等。

3.多渠道思考,充实心理地图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作为地理教师,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丰富课外知识,除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外,还应及时调用心理地图,将这些时事落实在地图上,通过读图、识图获得与该时事有关的地理时间和空间信息,自主有效进行空间思维活动。如俄罗斯索契举办2014冬奥会,地理教师就能调用心理地图,考虑索契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使之适合举办如此盛事。接下来运用心理地图分析其地理位置、气候、交通、资源等。通过应用来积累、回顾和巩固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心理地图的内容更充实、更牢固。在长期读图、绘图的认知环境中熏陶,久而久之,一幅幅图像便储存于心里,使头脑中形成可视、可感、可随时调用的地图形象,自主有效进行空间思维活动,将地图变成“脑图”,当提到某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时,它的分布特征、区位优势、形成原因等,在脑海中就如放电影般自然地显现出一幅幅相关图像。

三、探索与反思

在近几年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对于地图使用的技能要求比过去有所提高。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和选修1为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地图学习的要求分别是“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表,概括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分析月相图说明月相变化规律,并解释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等,这为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高的要求。

面对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地理教育目标的挑战,今日的地理教师,已经完全不可能关起门来教学。除非他们已经到了教师教学职业生涯的“保守”和“不投入”阶段。如果对地理教学专业发展若无所求,必在变革中被淘汰出局。缺乏地理教学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只能将自己定位为地理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具有地理教学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更多的是将自己看作地理课程的创造者。构建心理地图,是现代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技能。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图图像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A、B两点漂流记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心理小测试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