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藤县舞狮开展现状的田野考察①

2014-08-15 00:54杜长青刘靖南杜科锋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8期
关键词:藤县舞狮

杜长青 刘靖南 杜科锋

(1.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2.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6;3.四川省渠县安北乡中心学校 四川渠县 635206)

藤县舞狮技艺亦称藤县舞狮、藤县民间舞狮,是广西桂东南地区流传久远的一种民间传统娱乐和体育竞技活动,是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产生以来,有近1300年的时间,蕴涵浓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民族的基本识别标志,是维系摄取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2]。”保护和传承藤县舞狮是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藤县舞狮发展现状,揭示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传承困境,对此提出建议和对策尤为重要。

1 藤县舞狮历史渊源

藤县舞狮历史悠久,属于南狮流派,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出的具有浓郁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竞技艺术。这一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形成发育、成熟兴盛、发展创新三个时期。

1.1 形成与发育时期

藤县舞狮形成于唐朝年间(约公元718年)。汉代自西域而来,狮子作为贡品,传入到中国。在唐朝时期,狮子仅供王官贵族们观赏,但狮子威武雄壮的形象却悄然传入到了民间,并成了百姓神话的产物,民间百姓将其视为吉祥物及威勇、权贵的象征。于是在民间,有关狮子的传说如雨后春笋,藤县舞狮的传说便是其中之一。传说在隋唐年间,藤县山区出现一头怪兽,每逢年头岁末便出现在当地,到处破坏庄稼,残害人畜,先民苦不堪言,为了赶走怪兽,先民想出了一个以兽赶兽的办法,百姓用竹篾扎成狮头,用葛蔴变成狮毛并染成不同颜色,二人合成一只狮子,组成庞大的狮队。在怪兽出现时,群狮奋舞,鸣锣打鼓,爆竹四放,赶走了怪兽。此后,当地百姓视狮子为镇妖驱邪、吉祥吉利的信物。为了铭记狮子的恩德,在不少地方修建祠堂庙宇以示纪念和崇拜,位于藤县城内有一座古庙——龙母庙,门前放置了两尊唐代文物“狮头蛇尾”石像,造型与南狮外形及其相似,这佐证了藤县舞狮的形成年代,既形成于唐朝年间[3]。

1.2 成熟兴盛时期

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藤县舞狮在继承了舞狮形成时期的基础上有了较大进步与发展,打开了舞狮新的篇章。在这一时期藤县民间舞狮成熟兴盛的代表——采青狮。藤县采青狮,由蒙江子孙堂醒狮团老前辈,根据其他兄弟狮队的特点,结合狮子的十大神态(喜、怒、醉、乐、猛、惊、疑、动、静、醒)所创编出来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舞狮内容。民国初年(公元1920年),由来自广东佛山的吴细牛、陈添二人担任“富炉灶子孙堂队”的打击乐和舞狮技艺的师傅,并与富炉灶子孙堂原班舞狮老艺人逐步创造完善了一整套采青狮节目、表演技法及打击乐技法。现传承至今的节目有《狮子吃柚》、《雄狮拆蟹》、《狮子拆蜈蚣》、《高台采青》、《大头佛梳妆照镜》、《狮子捞银元》、《狮子摘银元》等,表演套路有拜年、起狮、三星、抛狮、洗脚、食青,鼓乐表演套路有舞狮鼓、起狮鼓、行狮鼓、抛狮鼓、七星鼓等[3]。这是藤县采青狮产生和技艺规范的体现,也是成熟兴盛的象征。

1.3 发展创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藤县民间舞狮技艺进入发展与创新阶段。在传统采青狮基础上,运用传统技艺与现代技艺相结合,创新推出了一套全新的舞狮内容——高桩狮。20世纪末,藤县塘步镇禤洲狮队吸取其他狮队地面采青狮技艺的同时,开始学习广东高桩舞狮技艺,研究高桩舞狮技法。藤县文体局于1997年成立了藤县舞狮队,舞狮队是由塘步镇禤洲狮队人员作为班底,挑选当地狮队优秀舞狮队员组合而成的高桩舞狮队。藤县狮队以该县从事舞狮的老艺人邓明华、廖金胜、茹恩南为核心领头人,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打拼,根据狮子神态结合武术、舞蹈、技巧、杂技的表现手法所设计而完成的又一种竞技性很强的藤县民间舞狮内容——高桩狮。近十几年来,藤县舞狮在舞狮届风生水起,在国内外舞狮比赛中屡获佳绩,荣获“东方狮王”、“世界狮王”等美誉[3]。

2 藤县舞狮保护与传承现状

2.1 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架构

政府为龙头的管理,为藤县舞狮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主导作用。在体育局的领导下,藤县成立了舞狮协会以及舞狮队,制定了舞狮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规章制度;设置了舞狮荣誉陈列室,专人负责舞狮资料的收集、整理,根据舞狮发展需求制定十年发展规划;建立了县级、镇级、村级的舞狮训练基地,保证了舞狮有固定、能遮阴挡雨的训练场所;由当地长期从事舞狮技艺的老艺人作为舞狮总教练,为舞狮培养后备人才;每逢过节或重大活动时,县体育局出台规划方案,投入一定活动资金,由县、镇、村各级负责承办,开展一系列舞狮巡演活动。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为藤县舞狮的发展起到了领头的作用,使舞狮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2 活动资金是舞狮发展的动力源泉

资金是藤县舞狮运动发展与传承的保障,是舞狮活动开展的动力。当地舞狮所需经费主要来自社会企业的资助、政府的扶持、自身经济效益等方面。近年来,由于藤县舞狮的影响,社会一些企业自愿投入资金赞助舞狮的开展,香港比麟堂就是其中之一;比麟堂每年200万元的赞助,极大的解决了舞狮开展经费需求,对保护与传承舞狮运动的资金缺乏起到了缓冲作用。目前藤县被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民族传统体育舞狮训练基地,获得了自治区配套建设资金40万元;为了保障舞狮的基本训练,当地体育局投入80万元活动经费建立起了村、镇、县舞狮训练基地。藤县目前拥有100多支舞狮队伍,这些狮队经常出席一些大型表演活动获得资金报酬,一定程度满足舞狮队员生活需求。体育运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资金是体育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好比发动机燃油,是动力之源;社会企业赞助、政府的资金扶持以及狮队自身的“造血功能”为舞狮发展提供了保障。

2.3 建设培训基地,培养后备人才

根据舞狮发展需要,建立舞狮培训基地,将舞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在政府支持下,藤县建立民俗传统体育培训基地,注重舞狮后备人才的培养;据当地体育局负责舞狮训练的领导介绍,舞狮培训基地现有100多名青少年学员,初中以下年龄阶段学员居多,高中年龄阶段学员较少;他们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对学员进行系统训练,培养舞狮基本功,培养少年传承人;目前,当地政府打算选定几所学校,通过课间操的形式,将舞狮基本的基本技术动作普及开来,在学校培养和挖掘舞狮爱好者。

2.4 大型赛事、现代媒体提升舞狮影响力

当地政府组织狮队参加大型舞狮比赛,通过现代媒体宣传,提升当地舞狮社会影响力,以此发展藤县舞狮。为了增强舞狮社会影响力,县体育局每年将会组织大型的舞狮邀请赛,吸纳国内外舞狮队伍到当地,进行舞狮技艺交流;同时从当地舞狮队伍中选拨狮队参加国内外大型舞狮比赛,2004年藤县舞狮队夺得了马来西亚第六届“云顶杯”世界狮王争霸赛冠军,获得了“东方狮王”、“世界狮王”的美誉。现代媒体的宣传,为藤县舞狮创造了发展机会,提升了知名度;当地通过拍摄视频、纪录片加大了舞狮的宣传力度;藤县舞狮已经走进了央视及多家电视媒体,参加了央视《我要上春晚》、《元宵节晚会》等大型综艺节目,成功拍摄了电影《东方狮王》并获得2007年第九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奖。

3 保护和传承的困境

3.1 训练基地条件简陋、规模小,师资队伍薄弱

在政府支持下,当地虽然建立了县级、镇级、村级的舞狮训练基地,能够遮风挡雨,但是建立的训练基地条件简陋,规模甚小,没有现代体育设施的支撑。目前,能够担任舞狮训练的专门教练为数不多,自幼从事舞狮运动的退休体育局副局长是其中之一;有一定技术水平的舞狮队员,在没有比赛的情况下都远出打工谋取生计,使得舞狮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3.2 后备人才出路、老一辈传承人生活保障亟待解决

当地狠抓舞狮后备人才的培养,将舞狮引入到学校课间操之中的同时,引来了新一轮的思考——培养的舞狮后备人才以后的出路是什么,能否通过职业化道路保证后备人才生存的需要,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在政策上给予老一辈传承人每月80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这一部分补助主要是由中央直接划拨,但是这些补助不固定,由于财政有限不能保障每个月都能将生活补助发放到传承人手中,800生活补助能否满足老一辈舞狮人的正常生活需求,这也是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3 资金短缺、自身“造血”功能无法满足舞狮正常发展

资金短缺成为舞狮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虽然有社会企业的赞助和政府一定的资金扶持,但对于传承舞狮运动需要的财力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使舞狮运动的开展正常运转;由于舞狮市场有限,通过舞狮表演或比赛获得的微薄收入,与维持舞狮队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物质条件无法得到改善;舞狮运动员需要生活、需要养家糊口,面对微薄的收入,在没有比赛和大型活动的情况下,很多舞狮队员选择放弃长期从事舞狮技艺,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这束缚了舞狮运动的发展。

4 藤县舞狮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4.1 借助专家力量,制定科学有效的传承计划

藤县舞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任务较为繁重,有必要制定专业化的保护策略。充分依靠专家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利用其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计划,既体现了保护的科学性,又能避免保护过程中走弯路,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协同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格局

藤县舞狮既是民族传统体育,又是一种文化,在保护过程中涉及的多个政府行政部门,如文化部门、体育部门、旅游部门等。各部门职责不明确容易造成管理的交叉重叠,导致管理效率低、难度大,因此应明确责任分工,各施其责,并相互协调配合,协同管理,避免责任推诿出现,形成科学的管理格局。

4.3 加强资金投入,加大资金监管力度

目前社会企业和政府一定数额的资金扶持,还不能满足舞狮运动发展的需要,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财力的支持,单凭个人或小群体的奉献精神是无法长期有效的维持下去;因此,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多投入资金,为舞狮发展与传承提供资金保障是必要的。确保资金投入的同时,应加强资金的监管,成立专门的财务部门,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条例或制度,资金的支配必须公开化,确保资金监管力度,使资金投入与监管形成动态化、常规化。

4.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人才出路

舞狮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发展需要后备人才的支撑,舞狮后备人才的数量与专业技术水平是发展舞狮的有力保障。藤县舞狮培训基地目前拥有100多名学员,学员主要集中在初中以下年龄阶段,人才培养的规模还不够大,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如何扩大后备人才的规模,提高学员技术水平,这就需要突破传统的培养模式,走一条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对后备人才的出路,政府可以通过优待政策合理解决,采取具体的措施给予保障,使人才的输出与保障形成动态化、常规化;对老一辈舞狮传承人应加大生活资助力度,给予稳定的生活保障。

4.5 加强科研力度,提高舞狮技术水平

舞狮运动的训练、竞赛、管理等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加强科研力度,对提高舞狮技术水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针对藤县舞狮具体情况的相关科学研究还较少,还没有成熟的训练、竞赛、管理等理论体系,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必然影响舞狮运动发展;因此,对舞狮运动加强科研的力度必不可少。

4.6 树立品牌意识,开发舞狮旅游资源

藤县舞狮具有“东方狮王”的美誉,将舞狮打造成地域文化精品,树立品牌意识,有利于增强舞狮影响力;把传统舞狮体育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与旅游业相结合,与其他资源整合在一起,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广阔的宣传展示空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4]。

5 结语

藤县舞狮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质基础在于它的价值,通过保护与发展,是对中华文化与精神的一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古老的中国文化,如何将这一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需要弄清楚其发展规律,了解其发展所特有的属性;藤县舞狮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拥有宝贵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舞狮这一宝贵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加以应对,是时代赋予使命和责任。

[1]http://www.ihchina.cn/inc/guohiamingluer3.jsp.

[2]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3]材料由藤县文体局提供.

[4]何飞,伍广津,李婷婷.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瑶族猴鼓舞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体育科技,2013,34(1):32-34.

猜你喜欢
藤县舞狮
舞狮献瑞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迷宫弯弯绕
水下舞狮
浅谈藤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舞龙舞狮进校园
舞狮
藤县水上民歌
喜气洋洋过大年 舞狮欢乐庆新春
文化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