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必须在科技领域实现全面的创新和跨越

2014-08-15 00:54宋养琰
杭州 2014年7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世界

文 宋养琰

我国必须在科技领域实现全面的创新和跨越

文 宋养琰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的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经济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科技创新和超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和超越是21世纪的基本特征。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未出现过当今和今后以创新和超越为基本特征的时代。我们要时刻紧紧地把握这个时代精神。正如伏尔泰所说:“谁不具备这个时代精神,谁将承受这个时代的全部不幸。”福特公司前总裁亨利·福特深有体会地说:“不创新,就灭亡。”

现在人们不是经常喜欢说“要超越常规的发展”吗?这种超越当然首要或主要指的是科学技术的超越。科学技术为什么能够超越常规地发展呢?这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是人类智慧共同的结晶,这对于后起的国家来讲,完全可以借鉴或继承已经发展起来的那些国家的科技成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并在吸收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再创新,开发出更新、更好的科学技术及其产品,进而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或优势产业群,并由此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自己对它国的超越。

爱因斯坦“E=mc2”可以转换成企业创新和跨越的方程式

大家知道,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质能转换公式:E=mc2。这个公式揭示了原子弹巨大威力的奥秘所在。该公式说明,一个很微小的物质m,可以在光速c2中成倍地放大,产生巨大的能量E。这个公式完全可以转换成企业的成功方程式。式中E代表企业的业绩,m代表企业的物质基础,其中包括资本、资产、资金等,c2代表在这些企业中从事经济和管理工作的能人及其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任何事业都是靠人干出来的,没有人将一事无成。这就是说企业的业绩大小,主要还不是取决于企业物质基础的厚薄,而是取决于人们的能力及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只要有了这种人及其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产生惊人的业绩。这种人越多,观念越新,精神越足,业绩也越大。当然这个公式还可以从企业放大到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

二战结束后,在德国战场上,苏联看中的是财富,他们用火车、飞机将大批军工业设备和重要物资运往国内;美国人看中的是人才,他们当时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带走了数以千计万计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其中包括研制V-2火箭导弹的负责人布劳恩等120名火箭专家。到了美国后,他们为了利用这些人的才能,以十分宽容的态度,既往不咎,给以高薪和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正是这些人,对战后美国高科技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198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捷足先登,挖走了独联体近9万名专家,其中高级专家就有2000余名。到现在为止,在世界范围内,美国人拿诺贝尔奖的最多,如果查这些人的来历,绝大多数是外国人,其中包括中国人,如李政道、杨正宁、丁肇中、李远哲等。至于说在太空界、物理界、建筑界、经济界、政界等,华人专家难以数计。在美国的著名大学里,有1/3的系主任是华人。可以说,在美国科技界,华人学者和科学家真是群星璀璨。

目前,美国的政策,仍坚持广招天下人才。除了用上述的软硬兼施的手段抢夺外,还包括以下一些方法:一是修改《移民法》。通过修改后的《移民法》,每年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引进外国的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专业人才。对于这些人,不太考虑他们的国籍、资历、年龄,一律优先入境。二是用重金收买。在美国人眼里,人才就是金钱,一旦发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能抢就抢,能挖就挖,抢挖不来的,不惜用重金收买。据统计,英国航空界,截至1992年底,有千名高级工程师和设计师被美国人买走。三是在国外建所(院)。在国外投以重资建立各种科研院所,吸引外国科研人才为自己服务。四是在国外办各种培训班或培训中心,吸引国外科研人员参与,为本国科技发展服务。例如,美国著名的通用电器公司,在北京某名牌大学曾办了一次“中国人力资源面临挑战”研讨班,就花了几十万美元。五是在国外名牌学校设立奖学金制度。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某大学近百种奖学金中,由外资企业设立的将近一半,其中包括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

由此不难看出,在美国几乎每个炙手可热的领域,都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才子,各显神通地为他们创造科学、创造技术、创造财富。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讲,美国人正在最大限度地榨取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的血汗。

有了人才,就会有技术,因为技术是人创造出来的。有了人才和技术,也就有资本。因为目前在这个世界上有大量的过剩资本正在寻找它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它们会自行地向有人才、有技术的方向集中。这三者都有了,并实行有机地结合,这些企业就会在它所在的地方神速般地发展起来。当然,其中人才起决定的作用。这就是今天美国之所以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以至执世界之牛耳的重要原因。

我国必须在科技领域实现全面的创新和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是经济大国,但依然不是经济强国,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主要是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靠粗放型发展取得的。这种方式不可持续。现在,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已经造成世界资源如此的紧张和恐慌,如果我国13亿多人口也进入现代化,并以他们的方式来消耗资源,那么,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所以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新路就在科技创新和跨越上。

中国在21世纪能否实现科技发展的超越,而后再实现综合国力的超越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必须认真关注的大问题。应当承认,我们落后是事实,也无后悔之必要。目前至关重要的是今后我们有没有赶超的精神和决心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气。

我们清楚地知道,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实,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地位、尊严和价值,都不是来自于自吹自擂,而是来自于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实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包括政治、军事等在内的综合国力。

不超越永远落在人家后面,就永远不能由贫变富,由弱变强,在这个世界上就永远没有发言权,就永远没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就随时可能在自己的国土上驻扎着别国的军队,响起别国的导弹,飘扬别国的国旗,就永远处于被强国奴役的地位,就永远翻不了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的确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有些科技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如“两弹一星”、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工程技术成果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国防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攻克尖端技术,进一步为攀登世界高科技领域的高峰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转载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系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世界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