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原因与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2014-08-15 00:51高建阳梁焕仙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3期
关键词:肺脏耳病肺泡

文/高建阳 梁焕仙

1 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畜牧兽医站 云南景洪 666108

2 云南省景洪市嘎洒镇畜牧兽医站 云南景洪 666109

最近几年由于产业转移的原因,很多地方的养猪业从发达地区向着农村地区转移,在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养猪成为了农民发家致富的最佳途径,但是在养猪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了生猪的猪仔成活率一直比较低,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养殖户正常的养殖,同时也制约着养猪产业健康的发展和进步,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就猪生产中猪仔成活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提高猪仔称呼率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1 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原因分析

1.1 猪瘟

首先,母猪带毒哺乳仔猪猪瘟:哺乳仔猪猪瘟多由母猪怀孕中后期间感染病毒,胚胎期间垂直传染给胎猪,使其出生时就带病毒。仔猪刚出生时,有部分仔猪看似正常,但生后1~7天便开始发病,死亡,严重者有神经症状,全身发抖,也有拖至断奶前后发病者,但都呈慢性经过,很难育成。初生带毒仔猪即便作超前免疫,因其强毒能使其免疫功能抑制,就是用再大剂量猪瘟弱毒疫苗也不能激发自身抗猪瘟免疫应答。母猪在怀孕中后期感染细小病毒、伪狂犬、蓝耳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时,产下的仔猪因自身免疫系统受损,超免时应用的猪瘟弱毒疫苗也不能发挥作用而发病;其次,断奶前后仔猪猪瘟。近几年,各地常年发现非典型猪瘟、慢性猪瘟的流行传播,发病死亡猪基本上都集中在断奶前后和保育期仔猪,其主要原因与新近流行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等感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外,还有一个因素是重视不够和做得不好。

1.2 蓝耳病

蓝耳病毒侵害部位和靶细胞主要是肺脏,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引起肺泡间隔单核细胞浸润和Ⅱ型肺泡细胞肥大与增生,积聚、沉积、堵塞在肺泡毛细血管和肺泡内和间腺,并造成坏死和大量炎性渗出物积聚。由于肺脏是由很多肺泡和肺小叶组合而成的,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肺泡间腺的堵塞和炎症、肺小叶水肿,导致肺脏炎症、水肿,再造成细支气管、小支气管、支气管分支不能通气,造成呼吸困难。如果猪舍内氨气过浓或有混合感染,病情会更重。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的主要病变在肺脏,肉眼可见有肺脏肿大,呈灰褐色,间质性炎症,时间久者可见肺炎有红、褐、灰或黄色花斑。由于近几年蓝耳病的广泛传播流行,对养猪业生产是一大危害,尤其对仔猪的感染是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是断奶仔猪的一种新的传染病。本病的病原是一种最小的病毒圆环病毒。发病猪日龄多集中在6~16周龄,8~12周龄仔猪最常见。临床主要症状和病变表现为进行性消瘦,被毛粗乱,食欲减退,皮肤苍白或可视黏膜黄胆,呼吸急促,有的腹泻,体表淋巴结极度肿大。肾脏有时肿胀可伴有白色斑点。肺脏呈弥漫性间质肺炎,肺表面呈灰褐色斑驳状,发病时间稍常病例的肺质地变硬或有橡皮样手感,肿大的淋巴结切面多呈土黄色或淡白色,偶有边沿出血的淋巴结切面多呈土黄色或淡白色,偶有边沿出血。

2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2.1 确立产房、仔培舍新模式,创造仔猪理想的生存环境

根据全场生产母猪数量和均衡生产原则,计算出每周母猪生产头数,确定产房、保育舍大小,以实现小范围全进全出,每舍以10~16张产床为宜。排粪沟由舍外明沟改为舍内“管道式”暗沟,避免排粪沟成为冬季贼风“进口”,防止贼风侵袭仔猪。利用“陡坡式”理念建设产房、保育舍,即加大产床、仔培床下地面坡度,以2米落差30~40cm为宜,而且地面尽量做到光滑,以使床下不存尿、水,降低舍内湿度。产床与上猪过道间留20厘米间隙,以便于人工清粪,尽量减少水冲次数,保证床底离地面40cm以上,可有效避免地面湿气上升直接危害仔猪。新理念设计的产房不仅实现了全进全出,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几率,而且有效降低了舍内高湿度造成的仔猪下痢,减少了仔猪拉稀的发病率。

2.2 成功实施早期断奶

早期断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母猪的有效利用率,是提高瘦肉型种猪繁殖率的重要环节。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产后必须保证每头仔猪在2小时内全部吃上初乳;其次,根据仔猪强弱大小、生产先后顺序固定乳头,使弱前强后,保证窝发育均匀;再次,保证7天内调教认料。将乳猪料拌成稀糊状,抹其嘴上,强化其嗅觉、感觉,一般情况下3~5天即可认料,7天即可自行采食;第四,用高档乳猪料,保证营养充足,减少应激;第五,做好保健。即在3、7、21天进行三针保健,适时补铁、补硒、补水,并定期消毒、搞好防疫,减少疾病;最后,控制好温度,绝对避免温度忽高忽低,使仔猪处于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第一至三天32℃,第四天30℃,第五至七天28℃,第二至四周25℃,第五至六周20℃。

2.3 程序防疫,预防为主

首先,制定严格的防疫程序。做到有的放矢,应该依托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进行疫病检测,然后按各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程序,并严格按程序操作,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其次,根据不同的季节、体质、生产方向等适时进行调整,做到因猪而宜;再次,购进国家许可的生物制品,确保疫苗质量,定期投药预防,防止继发感染,搞好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及时了解国内及周边地区疫情动态,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最后,对死尸、粪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交叉感染。坚决杜绝发生流行传染病,尤其是易造成仔猪死亡的疾病,如仔猪腹泻、猪瘟、呼吸道疾病等,从而保证仔猪保持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1] 练亚平. 提高仔猪成活率把“四关”[J]. 四川畜牧兽医. 2010(10)

[2] 王殿飞,苑德民,王金凤,吴荣耀. 农户养猪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 2010(06)

[3] 陈建秋. 浅谈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J]. 中国畜禽种业. 2010(05)

[4] 李超,王发强,李强,马宏盈,王素云,苏晓燕.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几个因素[J]. 畜牧兽医杂志.2011(02)

[5] 关德欣. 寒冷季节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圈中圈[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02)

[6] 张家林.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J]. 四川畜牧兽医. 2012(03)

猜你喜欢
肺脏耳病肺泡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猪屠宰检疫中肺脏病理变化与处理分析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