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情况的思考

2014-08-15 00:51崔文豪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3期
关键词:推广站农机化机具

文/ 崔文豪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农机局 吉林白城 137300

1 农机化发展现状

1.1 农机化装备水平大幅提高

截止到2013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了86.7万千瓦,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2.3%,机动插秧机达到7312台,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8084台,收获机械达到1429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3821台,配套农具达到85492台(套),玉米收获机械269台,水稻收获机械1160台。

1.2 我县农机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我县的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为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实施。2013年,全年投入生产作业机械近14万台(套),完成机耕整地面积1390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2%;机播面积176666. 7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93%,其中,机插秧作业面积63333.3公顷,占水田面积的95%;机械收获面积达到98666.7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52%。

1.3 新技术和农机推广的应用取得新的突破

发展农机化的根本是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随着科学种田的普及,农民可以慢慢接受新机具和新技术。保护耕作技术、水稻和玉米机械收获等新技术,经过我们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推广与应用,为老百姓组织培训、跟踪监测、示范试验、成果展示,使老百姓从不认可、不应用、不了解到如今的应用,从试种到全面推广,产量增收获得可喜的成绩。2014年,我县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达到15000公顷,新引进重型牵引式免耕播种机85台,全县已累计引进免耕播种机200余台。面积落实、机具引进,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一年一跨越,年年有新亮点的推广格局。近年来,我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先后40余次接待省、市、县领导检查指导和考察调研,接待外县(市)区农民参观学习6次。

1.4 农机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加强

农机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直接受到农机管理工作的影响。近年来,我县总计培训58380人次,其中5069人为初训驾驶员,田检路查81976台次,纠正各种车辆违章15090台次,安装夜间显示器9816副,粘贴反光贴24680贴。

2 农机服务机构现状

2.1 机构设置情况

我县农机管理机构设置情况是:县级设置农机总站,隶属县政府管理。下设农业机械监理站、农业机械推广站和7个乡镇农业机械推广站,人员配置均为全额事业费开支。2003年,镇赉县农机总站考虑到乡镇农机管理站经费短缺,工作效率低的实际情况,为了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对原有的16个乡镇农机管理站实行了撤并改革,将原来的16个站撤并改革为7个乡镇区域农业机械推广站,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县乡两级农机技术人员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2 体制和机制情况

经过多次改革,县级农机管理机构由过去的政府序列、参照公务员管理转变到现在的事业单位管理,而且从上到下农机管理机构均被降格或撤并,管理和重视程度不够,削弱了农机化的管理,影响和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2.3 服务情况

我县的农机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本县区域内农机操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拖拉机的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及农机具的检修和质检工作。

3 存在的问题

3.1 体制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农机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可是经过机构改革后,农机形势大不一样。国家、省、市一级农机管理部门均为公务员序列管理。而县级农机管理机构虽然隶属于县政府管理,但是体制却是事业单位。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不利于县政府下达工作任务及各项工作的开展。

3.2 观念问题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该重视农机化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单凭农机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使广大干部群众转变陈旧落后的历史观念,特别是转变农民的观念,要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中解放出来,把耕地交给种田能手或养机大户来耕作。

3.3 经费不足问题

经费不足是影响农业机械发展的瓶颈。其一,造成县乡两级农机技术人员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其二,导致县级农业机械推广站推广工作开展不利。

3.4 人员编制少问题

工作人员年龄相差过大,农机技术人员结构安排不合理和县乡两级农业机械推广站人员编制过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推广工作的开展和服务。

4 今后农机化发展趋势及建议

未来农机发展趋势应重点向畜牧业、种植业、农牧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方向发展,形成畜牧、农机、农业和水利化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格局。面对制约农机化发展的诸多因素和未来农业对农机化的迫切需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加强农机化推广和科研工作

农机推广科研机构要从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引进和研制适用的新机具和新技术,搞好宣传,做好试验示范,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对新技术、新机具的认可,使覆盖面逐渐扩大,提高我县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重点抓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收获技术及相关机具的推广与应用。

4.2 加大监理和培训工作力度

监理与培训工作是农机安全生产的保证与前提,是确保农机操作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及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养机户经营的重要标志。

4.3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培育农机经济组织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单凭政府和农民的努力远远不够。必须动员社会所有力量参与进来,在工作中实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通过民间中介组织创办的农机专业协会、农机服务站(队)及其有利于农机发展的经济组织等,开展代运、代耕、代加工。引导农业机械化逐步朝着“联合体、大功率、多功能、系列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4.4 加强机构建设,拓宽服务领域

加强农机工作机构建设和改革势在必行。要从现有的农机体制改革入手,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出台相对应的政策和法规。一是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要确定相应体制,以利于开展工作。二是完善县级农机事业单位职责,建立适应新时期农机管理的机制。三是增加县乡两级农业机械推广站人员编制,优化科技人员年龄结构,充实农机技术人员队伍,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更好地服务三农。四是加强从上到下机构对口设置,真正实现上下一条线垂直管理,便于工作指导和开展。

猜你喜欢
推广站农机化机具
西双版纳州开展甘蔗收获机 现场演示评价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