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的经营问题与未来展望

2014-08-15 00:51郭亚丽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3期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农业

文/郭亚丽

山西省平遥县古陶镇农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山西晋中 031100

农业合作社,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农民采取自愿原则,将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农具、牲畜等)归入集体所有,农民进行集体劳作。在人民公社时期,强调“一大二公”,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970年以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承包的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搞活了农村经济,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发展。虽然农村合作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合作社的问题越来越显现。

1 我国农业合作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增强,农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在推动农村经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农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农业合作社市场竞争力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绝大部分的农业合作社从事单纯地农产品销售活动,而且不懂得运用市场营销的手段来,不能及时的卖出产品,使得产品积压,卖不到好价钱,进而使得投资资金回收速度慢,生产成本高。其次,产业链短,还未形成规模。村民没有延伸产业链,对农副产品的销售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加工。由此一来,更多的利润被中间商或是加工厂所攫取,影响了农业合作社的资金流动。最后,对市场的分析能力不足。由于合作社内部组织不健全,多是农民自发组成,因此,缺乏对市场的分析能力,只凭借前几年的形势和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结果造成了市场供给失衡,农产品价格低,对市场反应不灵敏,市场竞争力弱。

1.2 农业合作社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缺少

农业合作社大多是本村村民自发、自愿所组成的,所以管理者多是农民,缺少高素质的管理者。农业的生产劳作多是根据自身的经验,产业结构单一,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由于缺乏高素质的管理者,对市场监控意识比较薄弱,不能充分分析市场未来的走向,不能依时依势正确引导农民进行种植,往往错过最好的种植时期,对市场反应迟钝。由于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作指导,农业的产业结构单一,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较少,产业链短。此外,农民自己没有开辟新品种的技术,造成了农作物品种单一且产量低。

1.3 对农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不到位

中央政府一直对“三农”问题的非常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措施,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不到位。第一,融资困难。农业合作社靠农民有限的资金进行集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国家和社会的力量。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手续繁多,政府部门的服务跟不上国家的政策导向,造成了贷款难的问题。第二,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据了解,政府的税收优惠主要是针对大型的农业企业而言的,惠及不到农业合作社,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三,对法律法规不了解。国家出台多部关于合作社的法规,目的在于规范合作社的运营。但是,对于法律法规的普及差强人意。

2 建议与措施

2.1 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增强合作社的竞争力主要从三方面实行:第一,管理者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与预见能力。对市场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正确引导农民进行生产种植,使得所生产的农产品适应市场需要。第二,加强各个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加强合作可以使得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合作,可以壮大合作社规模,扩大资金实力,互相取长补短,形成规模农业,提高产品质量。第三,延伸产业链条。根据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这样不仅有利于销售渠道的多元化,而且有利于加快资金的流通速度,进而提高在市场的占有率,增强竞争实力。

2.2 培养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

人才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人才的注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吸纳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虽然他们没有农业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有着良好的分析能力与敏锐的观察能力,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工作热情与农民的经验形结合,一定可以在建设和发展农村的事业上发光发热。再者,光有好的领导也是不够的,要想使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必须更新产品,这就需要技术人员的帮助。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改良或引进新品种;运用科学技术,缩短产品的生长周期,使得产品提前上市,抢占商机;运用科学技术,创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实现产品一年四季都能供给的状态。

2.3 继续落实对合作社的政策扶持

国家政策的扶持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针对上述所提到的问题,从政府层面将,适当的减去一些繁杂的手续步骤,给农民提供绿色通道,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该深入的调查统计,当地农业合作社的数量、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等,按照经营规模或经济效益给与不同比例的税收优惠。对那些效益不太好的合作社,给与财政补贴与技术支持,促进每个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小结

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利益;有利于顺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腾飞;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然而,农业合作社存在市场竞争力不足、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扶持政策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农业合作社对农村经济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因为农村合作社存在问题,而否定它。

[1] 黄祖辉,邵科,徐旭初;中国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现存问题与未来展望[J];合作经济;2010年02期

[2] 孙太升;谈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经济[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0期

[3] 吴泽伟;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08期

猜你喜欢
高素质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