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及对策

2014-08-15 00:51苏雅拉乌云娜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3期
关键词:储粮粮食农户

文/苏雅拉 乌云娜

1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农牧业局农业股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543

2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300

依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内容,可以得知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粮食持续增产,粮食总产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消费需求,但是由于粮食生产过程中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粮食污染严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

1 我国粮食质量安全污染的原因

1.1 农药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粮食作物受到疫情或者是虫害的危害,粮农大量使用农药,甚至存在个别生产者滥用药物,超安全生产药物,超范围使用违禁药物等情况[1]。粮食作物植株大量吸收这些药物,会造成直接污染。有的粮农在贮存粮食时,将杀虫剂直接喷洒在粮食上,致使粮食种子内化学药剂含量严重超标。滥用农药,杀虫剂都会造成粮食安全污染。

1.2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主要发生在粮食生产环节。当生产粮食的土壤或者水源受到污染后,粮食作物会吸收土壤水源中存在的重金属,并在植株内大量积累。例如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气的排放、生活垃圾、工业护体废物等均会造成粮食作物污染。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受到危害的情况也与日俱增。但是,也不排除自然环境自身的影响作用,一些粮食生产地区自然环境较为特殊,土壤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较多。

1.3 熏蒸剂与微生物污染

粮食作物在保管过程中,熏蒸剂的长期使用会使储粮产生严重的抗药性,药效不断下降,用药的剂量与用药次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致使熏蒸剂在粮食上停留。另外在一些湿热地区,粮食存贮过程中容易滋生一些以曲霉和青霉为主的霉菌,它们相互作用会产生分泌黄曲霉素的腐败霉菌,污染粮食。这些残留的熏蒸剂以及霉菌素会伴随着家畜家禽的进食进入畜乳、禽蛋中,最终渗透到人类食物链中,对人类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它们会影响人类的免疫系统,严重的还具有致癌作用。

1.4 相关管理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欠缺

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的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相关管理法规不够完善,相应检验技术、设备较为落后的情况。我国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措施规范市场,致使一些不合格的成品粮食流入市场,其危害程度与危害范围可想而知。

2 解决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对策的探讨

现阶段无节制滥用农药,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此外极端天气灾害、疾病虫害等也会影响到粮食质量安全问题。要想有效地解决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就必须要从源头着手,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有毒有害粮食的生产,继而保障粮食作物的安全问题。就我国现阶段经济以及技术层面考虑,必须要防止污染粮食扩散,保障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从我国现阶段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粮食安全问题的重点,有效防止污染源扩大,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安全。首先,国家必须要加大投资力度并出台相应的食品安全规范标准,不断深化《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内容,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设,及时发现污染问题,然后解决;其次,国家必须要出台相关政策,对出现污染问题的粮食实行回收,防止其流入市场;再次,就重金属污染来说,可以预先摸清楚污染源头,然后明令禁止在污染区域种植粮食,调整整个产业结构,对受到污染的土壤环境实施修复[2];对于真菌霉素超标粮食作物,可以对其进行真菌降解等措施。另一个方面,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污染粮食的风险评估,加大污染粮食安全应用研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3 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及监管体系现状

3.1 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建立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3],能够切实有效地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现阶段实行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系统基础上,建立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能够有效解决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检测系统以及运行机制,并且有效改善粮食检测机构的基础设备,提升相应的技术水平。通过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设,争取使我国粮食质量检测机构达到三百至四百多个,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超过一千多个,基本上能够覆盖全国粮食主要产区、销售区域以及储存区域等等,这样就能够对两万多粮食销售企业牢牢把关,提升检测控制能力,有效消除盲区。

3.2 政府部门需建立相关制度,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部门需要投入资金,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抗风险能力,为种植优质品种不断创造优良条件,逐步引导、鼓励农户尽量种植品种优良、功能性较强的粮食种类。针对这样的发展目标,国家应该尽快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落实优质、优价政策,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鼓励农民种植一些品种较为优良的农作物,使农业种植结构更加优化。

3.3 建立农户储粮标准,促使农户科学储粮

构建农户储粮的标准规则,既能够保障粮食作物的质量,减少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浪费情况,降低其流通成本,使农户的收入能够不断增加;还能够有效减轻因粮食烘干造成的粮食作物品质下降,能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农户储粮是一项立于民生发展的做法,符合绿色环保概念的发展要求,政府部门应该鼓励这种行为,给予必要的补助措施,加强农户储粮的设施建设,提高农户储粮的技术水平,保障农户储粮质量和数量上的安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到粮食生产、存储、加工、运输、销售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只有在整个生产流通环节中,及时找到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才能从根本上有效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1]贺祥,熊康宁.岩溶山区石漠化与耕地压力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耦合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4,(2)

[2]何英彬,陈佑启,姚艳敏等.东北三省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J].资源科学,2009,31(2)

[3]张新府.建设广东省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3, 29(3)

猜你喜欢
储粮粮食农户
珍惜粮食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摄影欣赏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我的粮食梦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