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瓜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4-08-15 00:51李宏亮王文棣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3期
关键词:蜜瓜龙头企业产业化

文/李宏亮 王文棣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1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1.1 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

突出蜜瓜、中药材、果蔬、牛羊重点产业,以建设高新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为抓手,推进集约化、效益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着力打造“中国蜜瓜之乡”、“陇上药材基地”、“甘肃养羊强县”,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蜜瓜、枸杞、葡萄、甘草、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43万公顷, 占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4%,其中:种植蜜瓜6667公顷;新植枸杞1133公顷,累计达到4733公顷;新植葡萄313公顷,累计达到733公顷;种植加工型番茄面积667公顷;新植甘草3467公顷,累计达到7233公顷;蔬菜面积达到4160公顷,其中新建日光温室418座,43公顷,占任务20公顷的214%,累计达到1013座,110公顷;新增塑料大棚151.5公顷,占任务133公顷的112%,累计达到410公顷。全县落实高效田2.92万公顷,其中:以日光温室、枸杞为主的万元田达到2020公顷,落实五千元田1.7万公顷,两千元田1.13万公顷。2012年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7.3亿元,增长7.25%;老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68元,增长14%;疏勒河、九甸峡项目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37元,增长30%。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巩固提高县棉花公司、河东啤酒花加工厂等原有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改制、挖潜改造等措施,围绕棉花、牛羊养殖、制种等传统优势产业新建了禾麟棉仁蛋白有限公司、神州棉纺厂、龙兴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提高了农产品加工能力,基本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到目前为止,我县共发展龙头企业12家,总资产达2.1亿元,固定资产达1.7亿元,加工能力达19.4万吨。

1.3 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凸现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依托一个组织、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我县的特色产业和劳务输转等工作,扶持发展、规范完善、整合壮大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形成和壮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瓜州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整体发展还不平衡,发展水平也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优势还不明显

虽然近年来蜜瓜、中药材、果蔬、草食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当一部分乡镇农业布局及品种多、乱、杂现象依然存在,从布局、规模、品种、标准化管理模式上没有形成优势产品集群,“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优势还不明显,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品牌创建。

2.2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属于低端、初级产品,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上没有带来真正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但运作乏力,还不能有效带动产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在摸索发展中规范、完善,进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2.3 农业技术力量薄弱,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差距

一是农业技术干部队伍力量相对不足,尤其乡镇农技服务队伍不稳定、专业性不强,制约了基层农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二是我县移民多,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人数达2.1万人,占到移民总数的26.3%,加之部分少数民族受宗教因素影响,接受科学技术培训的主动性差;三是技术更新和新品种、新产业的更替之间的差距,加大了技术培训与推广的难度和重要性。

2.4 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不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项目建设政策壁垒仍然存在,如建设规划、环评、安评等过程中存在的因素影响企业建设;二是企业融资难仍然存在,由于贷款风险,银行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三是对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建设项目财政扶持不足,由于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大,见效慢,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和决心。

3 相关建议与解决对策

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牢固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转变思想观念,用工业化的理念引领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消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3.2 提品质、扩规模,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三品、两化、双千“的发展思路,打破地域界限和乡村限制,建立"一片一业、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减少特色作物品种上的多、乱、杂,把效益高、风险低的特色作物培育为新的主导产业,逐步替代增收乏力的粮食、棉花产业,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要积极发展蜜瓜、葡萄、甘草、等新兴高效产业,特色产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做响做亮特色品牌。

3.3 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

通过扶持发展和建设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市场等,将产业发展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方向顺利发展。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外销终端市场,实现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争取新建农产品加工贸易市场。通过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动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

3.4 加强扶持引导

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政府主要搞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帮助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工作。并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定期发布产业信息,引导重点产业发展,同时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继续实行新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工业园区费不入园、园不免税和按比例配资的扶持政策,将财政、农牧和农发等部门争取的产业化扶持资金捆绑使用,增加资金总量集中投入产业化经营。

猜你喜欢
蜜瓜龙头企业产业化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两个蜜瓜卖出16万
记住每一个甜蜜瞬间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