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低效教学方式起因探究

2014-08-15 00:49张小宁
中学语文 2014年30期
关键词:系统化学科理念

张小宁

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教育发展的前程,改变往昔语文教学上枯燥、沉闷的现象,使学生学有兴趣,恢复语文的本真,课改是途径。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课改教学实践上都取得了不少闪亮而成功的经验,可是细加思考,“自主、合作、探究”是不是让传统的教学模式销声匿迹?语文教学该向哪个方向引导?

开放是一方面,但充满活力的结果确要另作别论,新课改下充斥在语文课堂教学有这样几种现象:

穿新鞋走老路。课堂形式是开放的,气氛是沉闷的。

对语文教学认识的模糊和泛化,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则以不同的角色而出现,给人以渊博的印象而失去了语文学科的本色。

用多媒体教学掩盖备课的不足。本身备课不足,为了将一堂课教学内容完成,演变成面对多媒体的机械操作。

如此执教,使语文失去应有的风采,继续变得不可捉摸,变得枯燥而沉闷,令人望而生畏,究其原因:

1.教学理念的偏颇 将语文课的学习直接变为一篇篇文章的讲授,或直接借用别人的课件上课。部分执拗的老师认为课改再改,高考不改的话,按原方式上课问题不大。故而沿着旧教法而教,教得认真、吃力,将丰富、生动的学科学得压抑而沉闷。

这种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有悖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是高中语文课教学的核心概念,却被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再压制。

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吃透不够。在教学中老师要么全面承包,教得辛苦,学得烦闷;要么太轻松,双手一背,内容学完,究其实质是对教材内容,课标要求把握不够,甚至有的老师对于必修教材后面部分的“表达与交流”弃之不理,也不做任何要求,他们模糊的理解为那是教材的附加内容——可学可不学!

2.教学习惯及心理状态没有及时转换 个别执教者总认为不讲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所以穿新鞋走老路;反之,以极端全新的理念,轻松状态投入教学。在学习诗歌时,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都将诵读这一传统的教法贯穿其中,男女生各读一遍,集体再读一遍,一节课就轻松的结束了,如此,轻松地学,学生能轻松地获得知识吗?

课改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有效果的学,如此之教显然是无效的教学,该如何解决呢?

师之导之有方,方显自主学习真谛。提前提出预习提纲,明了施教的目的。课改之下的语文教学功夫在备课上,备课在课外,方可引之有方,深化施教内容,看清施教对象。倘不这样,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

吃透教材,把握好大纲。以此作为施教的指导方针,明了教学方向,从学情实际出发,方有成功的一堂课。

要有学科系统化理念。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校管理层面,另一层面才是老师授课方面,都要有学科系统化理念,在语文教学上实行循环制就是最好的例证。也有部分学校管理者认为,将教师固定在一定年级,日积月累,对教材越熟悉,越有经验,但这做法却挫折了老师积极进取心,产生一级推一级的消极施教思想。当然,对于老师在学校的科学管理安排下更应要有系统化的学科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我们才能构建真实意义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系统化学科理念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学科新书导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超学科”来啦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