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课堂文化的构建——以《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为

2014-08-15 00:49郑军亮
中学语文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课堂教学

郑军亮

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所独有的一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杨耀春老师在他的《中学语文课堂文化建设思考》一文中讲到:“课堂文化的构建直接影响到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关系到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学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课堂为阵地、以关注人的发展、以促进师生精神发展的内驱力。

一、对高中语文课堂文化现状的反思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文化不仅指课堂教学活动本身,而且包含影响、决定课堂中师生教与学活动的隐性观念、思维方式等各种因素。不同的教学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取舍。反思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文化现状,“反文本化”现象、“泛语文化”现象、“唯考试化”现象是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文化建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1.“反文本化”现象

语文新课标虽然指出学生要个性化的阅读、评判性的阅读、多角度的阅读。但如果我们只是提倡这种阅读的方式,不去从文本上把握,很容易走上“反文本化”现象。如在必修三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一文教学中,大家讨论主人公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时,有同学对格斯拉的所为进行了批判,认为他的做法没有商业头脑,是一个货正价实的蠢蛋形象。老师的点评认为该生的分析很有见解,思路比较新颖,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是一种对文本相对主义的态度,完全是对新课标中创造性阅读的一种精神实质的背离。

2.“泛语文化”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次大解放,更是对语文教学传统的一次重要的突破。

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脱离文本的“泛语文化”现象却比较盛行。笔者曾听了一堂语文课,听后的感触是,这堂课是标准的“泛语文化”现象。本节课的内容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属于第二个课时,主要讲解的是拿来的几种形式和拿来以后的方法。但这位老师却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联系实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哪些是拿来。学生的回答天南海北,从吃的到用的,从计算机到跑车,课堂热闹非凡。表面似乎与鲁迅先生的拿来有关切,其实际是将语文课变成了生活常识课。

正如有专家指出“泛语文”的实质就是“没有语文的课文课”,也有的学者称这种语文课是“丧魂失魄”的语文课。

3.“唯考试化”现象

“唯考试化”现象是指考试对课堂教学的暗中操纵现象。考试是一个检测与评价的过程,在这个无形的指挥棒面前,一切课堂教学都成了考试的手段和方法,于是,考试成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操纵者。在成绩面前,教师的想法有时很难推进,现实和理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因而,考试成绩的优劣主导了教学者,更主导了教育教学的方式与目的。一节课结束了,我们往往注重的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情感是否得到了陶冶,精神是否得到了愉悦,灵魂是否得到了升华。

二、高中语文课堂文化建构的途径

针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文化中存在的 “反文本化”、“泛语文化”和“唯考试化”现象,需要实现以下转变,一是由记忆式教学文化转向思维式教学文化,构成质疑文化;二是由单向型教学文化转向多元型教学文化,构成对话文化;三是由接受式教学文化转向体验式教学文化,构成生成文化。

1.由记忆式向思维式转变——重构质疑文化

重构质疑文化,就是要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由复制、识记转为生成、建构,由记忆式教学文化转向思维式教学文化。课堂是文化活动的空间,它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邓彤老师在《语文教学缺了什么》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师的天职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文本的内蕴”。其中的“内蕴”就是思维深处的理解。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单纯的记忆式现象:如重视于背景人物的解读,故事情节的赏析,相关影像作品的鉴赏等。脱离了文本教学,对学生思维的碰撞蜻蜓点水,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囫囵吞枣的作法。正如专家点评一样:“比较飘忽,不够实在”。

语言文字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中更是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对理解主旨起到了推动了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

布莱希特有一句名言:“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教会人们去思考”,那么我们通过什么去思考呢?那就是语言文本,只有对语言文本深入了,才可能去思考布莱希特所说的更多的东西,也才能完成教学的最主要的任务。

在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我们要紧紧把握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如“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附在茎上”“你不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呢?”如果重视诸如此类的关键句,我们就不难理解所谓的“最后一片”,同时也就明白了在老贝尔曼身上所体现的一种人性之美,一种生命文化的传递。

2.由单向型向多元型转变——重构对话文化

重构对话文化,就是要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由师生问答转为人与文本对话,人与人对话,人与自己对话等,由单向型教学文化转向多元型教学文化。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中至少有二个探讨的内容,一是小说中的老贝尔曼和琼珊主人公之探讨,二是文章标题的“最后”与“常春”两个关键词的探讨。当然,对于标题的几种翻译的版本也可以进行探讨。通过课堂互动建立平等的对话的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学生与教师的精神。课堂文化必须以尊重学生、尊重文本、尊重素质教育为主体,把学习之美、教育之乐、人性之善传递给学生,真正建立起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

在课题互动与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平等原则,要想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平等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平等的原则便失去了对话的意义。二是真诚原则,真诚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高于平等,是构建对话课堂文化的情感基础。三是双向性,在平等与真诚的基础上的对话才是真情的流露,情感的宣泄,教师要感染学生,同时学生也在牵动着教师。

3.由接受式向体验式转变——重构生成文化

重构生成文化,就是要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由知道、了解、掌握转为感悟、体验、体悟,由接受式教学文化转向体验式教学文化。每一个在校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绝不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现今的教育过程强调统一,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在教学评估上,人们还习惯于一种标准,习惯于一套答案,这实际上可以说是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个性生动活泼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人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以统一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对有独到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鼓励不足,压制有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处处压抑他们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缺乏创造性。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变接受式向体验式转变,重构生成文化。

赵汀阳先生说过:“无智慧的文化是危险的。它意味着思想文化的停滞和无能。”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觉悟的提升,即大家所说的“授之以渔”。同时,教师工作不应视为一种刻板的活动程式,而是一种文化的生成。在《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扬学生的个性,通过文本研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体验觉悟,从而达到文化生成的高度。

三、高中语文课堂文化建构的意义

1.以质疑文化实现生命关注,张扬学生个性

“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负责人余文森指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课堂文化的重建必然要求教育研究方法与视觉的转换。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难以突破传统知识型的范式,而仅限于从教与学、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上做文章。实际上课堂文化的建设首先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生命、张扬个性。因而课堂文化的建设在人本的重视方面将是一项伟大的举创。也只有通过对每件事的质疑,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质疑来引起我们对生命个体的关注,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

2.以对话文化重塑师生角色,擦亮思维火花

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较为稳定,教师为教的角色,学生承担的是学的主体,课堂文化的建设急需我们处理好师生的角色、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文化的建设要求我们重塑师生角色形象,让师生成为学习的伙伴与知音,让师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面对我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要冲破传统课堂文化封闭、僵化的氛围,让学生在和谐、自然的发展土壤里发展。课堂文化的建设必将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按照杨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新绛中学的学习模式,课堂学习的活动将在学科教师的组织下,由学生自己来探究、发现、解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火花能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不断点燃,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因此,课堂文化重建的过程也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的过程。

3.以生成文化缩短现实差距,感受幸福体验

重视课堂文化的教育是化理想为现实,形成学校文化的主阵地。理想中的学校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鸟语花香的,而我们学校实际上的生活是书山累累、作业成山的。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教学与课堂,我发现似乎走了较多的弯路。浙江省义乌六中朱竞丰校长在他的新课程改革讲座中讲到“我们的新课改其实并无多少先进的经验,只不过把我们学生想要的实现了一点,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生成文化视野下的高中课堂学习过程,应该是共享知识和经验,体验美好人际关系的过程,它是一个幸福体验和交往的过程。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中,叶子救了琼珊的命,而叶子又是由老贝尔曼用生命为代价画成的,叶子寄托着作者对普通人人性美的赞美,寄托着作者人性的理想,叶子更象征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传递的文化。

文化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人们的价值取向与情感信仰。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文化的高度去审视,从核心的角度去挖掘,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将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课堂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