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途径

2014-08-15 00:49文永锋
中学语文 2014年12期
关键词:梅岭陈毅调动

文永锋

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确保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有一定的认知规律,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答疑解惑,让他们通过学习真正获得知识和能力,激发其学习潜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一、关注学生特点,创建和谐学习环境

初中时期的学生对师生关系较为敏感,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教师要避免用粗暴的教学方式来教学,而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学习,倡导平等、民主的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根据学生善于争强好胜的特点,创造学生之间竞争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安排简短的学习竞赛,让学生分组比赛朗读、背诵、演讲、抢答等,使学生通过张弛有度的竞争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其竞争意识。又如,创建合作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一起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引入故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传统教学中,大都过于关注文体教法,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同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优秀的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知识,而学习能力差的则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可以参照教学内容找出相应的有趣的故事情节,在课程内容学习之前引入课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比如在教授《梅岭三章》课程时,可以先讲述陈毅在1936年梅岭深山老林的故事,“1936年冬天,在梅岭一个深山老林中,天气阴沉,松针都被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溜子挂着,一位目光坚毅的游击队将领站在一棵古松树下,目光坚定的望着前方,思考着如何和围剿自己的国民党部队战斗。”这时,教师讲述后,可以提问学生,陈毅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哪里可以看出陈毅同志的饱满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渴望,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这样就比单纯的讲授陈毅的以上知识点强得多。

三、调动学生情感的共鸣,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所要呈现的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情感要素,体会到文中的酸甜苦辣,真正领悟到作者的情感,体会到优美文字背后的真实情感。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弦,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注重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和表扬,初中学生也不例外,而且其荣誉感更强,其某个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所获得学习肯定。其积极的学习效果、聪明伶俐的学习资质只有在受到教师、家长、同学好友的肯定和赞誉后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使其不断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更加努力的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也就是良好的表扬是其学习的助推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语文课学习上的成果、成绩和良好表现进行积极的肯定和表扬,不失时机的表扬和鼓励学生,或者一句表扬的话语、或者鼓励的掌声、或者一次肯定的眼神等,都能够给予学生积极的效应,让学生体会到被表扬的乐趣,以此更好的激发其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学习费力的学生,对其学习要适当的降低其标准,重视对其表扬,不断激励其进步,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着很多的途径和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从点滴做起,遵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切实符合他们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激发、正确引导、重点培养,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引导。相信我们只要善于尝试,勇于尝试,不断改进和完善,就一定能够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断得到提高和进步。

猜你喜欢
梅岭陈毅调动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读陈毅元帅《梅岭三章》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南昌梅岭风景区旅游开发策划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梅岭是个好地方
陈毅论参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