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突围策略

2014-08-15 00:49徐地仁
中学语文 2014年12期
关键词:张爱玲新鲜美的

徐地仁

素材的新颖对于高考作文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可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时总要捣弄那几个老旧的素材,让你的阅读神经活泼不得。一方面知其不可为,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程咬金遇强敌,三板斧耍完不奏效,不得不从头再耍,原因何在?很简单,没辙了。单单日常教学资料中所涉及的阅读素材,便丰富庞杂得让人感叹,何至于肚子里只落得屈原项羽司马迁韩信李白杜工部呢!要想让高考作文突破陈调旧腔,突破千篇一料,那就必须落实到会学会准备上来。

一、处处留心,提取习题中素材

谈到作文素材的积累,我们常常提倡要多方阅读,关注生活,留意时事等,诚然,做到如此,当然不愁没有充足的创作素材,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置身于繁重的高中学习负荷之下,整天除了紧张应对课业之外,似乎根本就没有余力去关心课业之外的事,博览多积的事自然无从谈起。不过,即便如此,也不代表我们就不能积累起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这里权且不论课本这个内藏丰富的素材空间,单就平常练习、试卷中涉及的阅读材料来看,其丰富多样性,就足以让我们获得运用自如的作文素材。

平常不少同学学习上留心不够,要么习惯不好,不知道随时随处整理自己的所学所得;要么意识不敏锐,不善于识别所习所闻的有效素材;要么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概括整合所接触到的素材。对待试题资源往往只是直观看取,就题做题,一做而过,一过就了,根本就没意识到试题资源中其实包含着大量可为我所用的作文素材。若以完整的高考样卷来谈,语言运用部分常常会涉及新鲜可用的生活时事素材;古诗鉴赏中碰到自己感觉好的诗词可背下来备用;文言文阅读选文大部分是写人记事的,其间不少人物在为学为人为官等方面都是或正或反的典型,是绝佳的作文素材;文学类文本阅读可结合作者作品提炼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论述类文本则可直接取用人家文章中好的素材;实用类文本中的传记人物本身就是极好的例子,新闻、访谈、报告、科普等类材料,事实性强,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可见,只要留心,试题练习中可作为作文素材整理下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长期为之,焉能不在作文用材上变得从容自如起来?更何况我们还可留心整理课上老师所讲到的生动事例,留心积累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听人交谈所耳闻的一些新鲜素材呢?

有心人,天不负,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改变靠天收、作文时肚子里没货、只得像祥林嫂那样反复叨咕“阿毛的故事”的尴尬局面。不妨来看个例子:

外界环境的纷烦、嘈杂,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面对,并以一颗宁静的心包容外界的喧嚣。太史公遭宫刑之后,依然积极地笑对生活,坚守内心的宁静。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豪情,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凭着守静求真的坚毅,穿越受辱后的烦乱思绪,太史公留下的是不朽。

这是2013年江苏考生作文中的一个段子,就章法而言,分论点、例子、评析,条理分明,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从高考阅卷的眼光来看,它就存在着一个素材过于陈旧的问题。

但若将素材换一下,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外界环境纷烦、嘈杂,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自我,坚守内心的宁静。想起了皇甫谧,一个在天下书生汲汲于功名利禄之时,却能独自隐居乡野以读书著述为乐的“书淫”。乡野的风清清,把俗世中手握经卷叩问功名的欲念稀释得淡淡;一灯熠熠,黄卷在手,皇甫谧沉浸在古圣先贤的心智涓涓中,万念归一,自我融化成袅袅的青烟,在古经圣典间依依。正是凭着守静求真的坚毅,穿越尘世的烦杂喧嚣,历史的风尘才掩埋不了针灸别祖的高大与《针灸甲乙经》的光华。

显然,同样的语意,同样的文脉,换掉陈旧的材料后,对阅读视觉的触摸是不一样的。而这则关于皇甫谧的素料,正是来自于平常练习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晋书·皇甫谧传》。

二、独特理解,激活一般性素材

我们讲作文材料的新鲜,与新闻体裁中所谓的新鲜是不一样的。新闻中所讲的新鲜是就事件发生的时间而言的,越是最近发生的,就越新鲜。但试场作文中的用料可不是这样,它一方面要看同一材料在考生作文中出现的频率,另一方面还要看同一材料在不同考生笔下理解运用的差异。大家用到的材料你不用,你用别人很难涉及的材料,这是新鲜的;大家用到的材料,你也用了,但你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理解,这同样能带给人新鲜气息。

且来看个例子:

我们可以观美赏美惜美,但又何必要去占有美破坏

美呢?当年秦始皇陵中挖掘出来的兵马俑,本是色彩斑斓,光艳夺目的。据统计,陶俑、陶马刚出土时,身上的颜色本是以朱红、粉红、粉绿、粉蓝、赭色等为主,有十多种之多,但出土后因环境改变而导致褪色,以致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俑基本都是青灰色。为了展示这地下窖藏的美,却同时干着损坏美的勾当,还不如别再挖了。

这个语段,从观点与材料的契合来看,观点鲜明,材料贴切,还是蛮好的。但若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其不足之处还是很明显的。语段中所用的兵马俑发掘之事,如果在考试中大面积地为考生所运用,那就有易于让人产生阅读腻味的可能,但若加之以个性化的理解,那么即使出场频率高了,也会因你有与众不同的睿识智思,而产生别样的吸引力。2013年江苏一位考生就展示了这样独特的文笔功底:

有人说: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要说:世间发现美的眼睛已经太多了,还缺少保护美的心灵。世人观兵马俑,往往感叹其规模宏大,令人震撼。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兵马俑并不总是这样“灰头土脸”的——在刚出土的时候,它们色泽光鲜,一如山洞中那些美得使人屏息的彩蝶。然而,人们的惊叹和羡艳惊扰了那华美的色彩。一夜之间,彩色尽数褪去,留给世人的只有灰色的惋惜和遗憾。寻找美却惊扰了美,以至使美畏缩、退避。我们要熄灭的,又岂止石壁上的烛火?对美的占有欲、以“美”之名追名逐利之心、面对宁静之美时太过波澜的心境……都会构成对美的更大的威胁。

这段文字用的素材同样是兵马俑挖掘之事,但由于作者见解不凡,议论独到,从而焕发出异样的光彩。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专家给出“仲永七岁为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此文亦诚足以当之”的评价,可谓深得其道。

不少同学平常学习中不能将读与思有机结合,看取素材,仅凭直感,留于表层,不会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予以分析,所以作文中很难有独特的思维闪光。这里面就有一个惯于思考、善于思考的问题在。首先是要养成看问题多思考的习惯,其次是要经常性地尝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多作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训练,长期为之,反复锻造,从惯于思考走向善于思考,就不是什么难事。上面那段文字之所以能撞击起阅卷老师的思维火花,就是因为运用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不仅能联系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中的材料分析问题,而且能联系现实生活现象分析问题,从而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给出独到的见解。

三、取用有方,点化平常化素材

我们讲作文材料要追求新颖独特,并不就是要求写作中所用材料都必须是他人未见过的,为自己独家所拥有的。事实上,不少优秀作文,所用的材料也无非是大家惯常所知的那些人或事,只是它们在材料的取用上有不同于一般的地方而已。

再来看个例子:

树移死,人移活,每一种存在都是与适合它的环境紧密相连的。张爱玲的花枝独秀,离不开旧上海十里洋场的绮靡。“带着黄金的枷”扭曲了自己的情爱又执拗地戕杀儿女们情爱的曹七巧,任情热烈大胆勾搭丈夫的朋友的红玫瑰,备受冷落空荡无助而移情于裁缝的白玫瑰……畸情在天才的笔下汹涌,裹着“一袭华美的袍”,拨动上海滩的靡靡风情,张爱玲这个名字,在大上海月亮“红黄的湿晕”下,显得迷离而神幻。或许张爱玲只属于四十年代的上海滩,以故她漂落美国后才饱尝失意,她烂漫在十里洋场中。

这是2013年江苏高考一篇佳作中的一个片断。这个语段中所用材料张爱玲是为一般学生所知的,但其在表述上并不像一般学生常写的那样,只是笼而统之地泛谈而已,而是凭着对张爱玲的深入了解,秉持独特的理解,把笔墨对准她作品中的人物,以对张爱玲笔下人物形象的认知,来撞击阅者的思维火花。

其实无论是一个人也好,一件事也好,我们都可以将其理解为一段既定的长度,而对这一既定的长度,你截取哪一部分,怎么截取,则往往决定着你是否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就如名人生平业绩,可能由于为众所知而难免于“常”,但你若讲的是名人轶事,则虽说的是同样一个人,却可能会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所以,我们应有别出心裁地取用作文素材的意识,以常中出异,化陈腐为神奇。

在作文素材的取用上,笔者以为,有两点还是值得一说的。首先是细节化,把材料写活。平常不少学生作文中述例,喜欢粗框架“漫漫道来”,似知非知,笼笼统统,毫无冲击力可言。若能采用细节化手法,抓住表现其人其事的某个细节,具化笔墨,活现神采,则可给人留下阅读咀嚼的空间。其次是细微化,把材料写异。要搞一点研究性学习,真正对某些人物或事件广搜深研,达到细致入微的地步,这样在取用时不仅让自己有了抓住少为人知的部分的可能,而且让自己有了作出识见独到的理解的厚度,如此何愁不能带给人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呢?

猜你喜欢
张爱玲新鲜美的
小编来说“新鲜”事
新鲜汇
九月雨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新鲜
新年好新鲜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