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祭祖

2014-08-15 00:51崔世俊
资源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煤油灯村里人油条

□崔世俊

农历九月二十五日,是我的生日。

我的生日,既没有大鱼大肉,又没有琼浆佳肴,而是一大早就吸吮着野菊花的芳香来到奶奶、爷爷、母亲的墓前寄托哀思。

在我出生的年月里,由于村里人多地少,加上山高天寒,一年一季的农作物常常让村里人饥肠辘辘,食不果腹。为了不使我这个小生命夭折,爷爷下令全家人只能喝清汤、吃野菜,把沉淀在锅底的一汤匙稠糁子喂到我口中。

小时候,我体质差,经常生病,奶奶、爷爷就特别照顾我、疼爱我。奶奶是旧社会过来的裹脚女人,她为了能养活我,腹中不知多少天都没进过粮食,脖子周围的筋骨全部凸了出来。记得有一次,我饿得难受,奶奶就到河边挖河沙给我炒玉米花,谁知刚好遇到河水暴涨,她差点被洪水冲走。在我的记忆中,奶奶特别能吃苦,天天晚上在一盏小煤油灯下纺花、织布到天亮,白天依旧忙里忙外。

爷爷是个读书人,十里八乡的人都夸他的毛笔字写得好。每年进入腊月,村里人就会拿着一叠叠红纸找上门来请他帮忙写对联。尽管夜晚窗外的寒风呼呼叫,爷爷还是在煤油灯下丁真楷草、鸾翔凤翥。后来,我受爷爷的影响也练起了书法,四十多年来一直为朋友、邻居、亲戚们写对联。不过,说来也巧,农历九月二十五是我的生日,也是爷爷的生日。每逢生日这天,爷爷就带着我到集镇上买两碗白面条,另加一根油条,可爷爷只吃面条,并给我解释说他不爱吃油条。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爷爷对我的爱。

奶奶、爷爷对我的恩情在心中铭刻,总想着有朝一日好好地报答他们。可是,在我16岁那年,不到70岁的奶奶、爷爷相继去世。回想起他们对我的爱,我常泪如雨下,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

母亲身子本来就弱,生下我后,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再加上她常常吃糠咽菜,又日复一日地喂我乳汁,她面容憔悴、身体消瘦。在那些年里,她究竟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饿、受过多少累、流了多少泪,我这个现在已经做了爷爷的人,不敢想下去。

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她深谙知识的重要,无论家里如何艰难,从不让我放弃学业。怕我上学吃不饱饭,家里每次蒸玉米馒头,她都要为我多留几个。每次放学回到家里,煤炉上早就为我烤熟了热腾腾的土豆。尽管她的身体不好,她还是依旧纺花、织布,亲手为我们几个一针针地缝制新衣、做新鞋。“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母亲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八年前重阳节那天,母亲因心脏病再次发作,住进了医院。那天,我来到母亲病床前,告诉她孙子(我的儿子)要结婚的喜讯,她开心地笑了,我们约定在儿子结婚前三天来医院接她。谁知,这约定之日便成了母亲与我的永别之日。

母亲走后,我常常扪心自问,她为我们姊妹几个含辛茹苦,可我们对她付出了什么?假若我们姊妹几个像关心自己的妻子、丈夫、儿女们一样来关心自己的母亲,她的生命有可能会延续下去。可是,我没有做到。母亲的去世,让我罪无可逭、追悔莫及。

爷爷、奶奶、母亲对我的爱犹如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他们虽然已经去世,可他们的每道印迹已刻入了我的灵魂深处。今天是我57岁生日,我再次来到他们的墓前,旨在表达我思念之情的同时,请求他们对我的过错给予原谅,也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儿孙,我虽然没有光宗耀祖,但过得很充实,也很幸福。奶奶、爷爷、母亲,愿你们安息!

猜你喜欢
煤油灯村里人油条
油条让我相信爱情了
说谎的放羊娃
村里人(外一首)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油条两根一起炸才更好吃
“村里人”安卓移动应用程序开发
书桌上的煤油灯
身穿警服的“村里人”
童年的煤油灯
不用煤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