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调查与诊断

2014-08-15 00:55杨小平黑龙江省建设农场畜牧科黑龙江北安164035
现代畜牧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传染源病原体传染病

杨小平 白 刚 (黑龙江省建设农场畜牧科黑龙江北安164035)

1 发病特征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特征是由特异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明显的流行规律的疾病。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和转归期。

一类动物传染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采取紧急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一类疫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二类动物传染病是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包括伪狂犬病、狂犬病、炭疽、魏氏杆菌病、副结核病等。三类动物传染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主要有大肠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等。

感染的类型有以下几种: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典型感染和非黄型感染;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2 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畜群的易感性。传染源是指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存活的动物机体。传染源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染动物所经历的路径。传播途径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间接接触传播包括经空气传播、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污染的土壤等媒介传播。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包括胎盘传播、经卵传播和产道传播。

疫源地是指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包括被传染源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怀疑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宿主等。根据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可分别将其称为疫点或疫区。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需要人或家畜能完成世代更替的传染病。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有散发性、地方流行性、流行性和大流行。某些动物传染病经常发生于特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这是由于季节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有一定的的影响,季节影响传播媒介,影响动物活动和抵抗力。某些传染病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还可以再次流行,这种现象称为传染病的周期性。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

3 调查与诊断

发病率是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临床症状的动物数占发病动物群体总数的百分比。死亡率是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总数的百分比。病死率是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中发病动物总数的百分比。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内容有疾病流行情况,疫情来源的调查,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调查和当地状况。

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综合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临床综合诊断方法包括流行病学诊断、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病理组织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包括病料的采集、病料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和鉴定、动物接种试验。免疫学诊断包括血清学试验和变态反应。血清学诊断包括凝集反应、中和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免疫酶技术等。分子生物学诊断包括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核酸探针技术、DNA芯片技术等。

猜你喜欢
传染源病原体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