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书收字释义文献用例补阙

2014-08-15 00:50王明明
语文学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字典字书秦简

○王明明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北碚400715)

本文所谓字书是指以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音义的书。它们在收录文字、释义方面贡献甚伟,但许多字无书证,这是其缺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是国家重点规划的两部大型语文辞书,也是目前规模较大的两部语文辞书。它们是在古字书基础上编纂而成,因此也存在书证阙失的弊端。秦简作为出土文献材料,由于未经后人篡改,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它保存了文字在当时的使用面貌,其中的许多材料可补字书书证。

(1)《岳麓秦简藏秦简(贰)》112正:“秶千石为稻八百卅三石三斗少半斗。稻千石为秶千二百石。”

(2)《岳麓秦简藏秦简(贰)》113正:“秶万石为稻八千三百卅三石三斗少半斗。稻万石为秶万二千石。”

4.【盗】“盗”是“盜”字俗体,《字汇·皿部》:“盜,俗從次。”又《正字通·皿部》:“盜,俗作盗。”此乃两字异体之证。这个俗体字何时开始使用人们不得而知,出土秦简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秦代以前有“盜”字无“盗”字,“盗”字在龙岗秦简中凡24见,这是目前最早见到此字的使用,并且大量出现。从文字史的角度来看,“盗”字的使用当在秦汉交替之际。究其根源,“盗”字是由“盜”字省笔而形成,符合文字书写的需要和文字发展的整体趋势。兹举秦简用例如下:

《龙岗秦简》144:“盗牧者与同罪。”

《龙岗秦简》201:“言吏入者,坐臧(赃)与盗同灋(法)。”

《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43-46背壹:“人毋(无)故一室人皆疫,或死或病,丈夫女子隋(堕)须(须)羸发黄目,是宲=(宲宲〈是宲〉)人生爲鬼,以沙人一升其舂臼,以黍肉食宲人,则止矣。”

《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164:“五穜(种)忌:子麦、丑黍、寅稷、卯(菽)、辰麻、戌秫、亥稻,不可始穜(种)、获及赏(尝)。”

《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33:“卯:兔殹(也)。以亡,盗从东方入,复从出,臧(藏)(野)林草茅中。爲人短面、出【目】。不得。”

8.【屒】“屒”见于古字书,《说文·尸部》:“屋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与《宀部》宸音义同。”古书不见用例,《汉语大字典》因袭古字书,亦无书证。因此“屒”字义令人费解,出土材料很好地解决了人们的疑惑,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目前见到的此字使用的最早材料,极具文字学价值。兹举秦简用例如下:

《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39:“盗从西方入,复从西方出,爯在囷、屋、东屒、水旁。名曰灌。有黑子、侯(瘊)。”

《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35:“以亡,盗者中人殹(也)。臧(藏)囷屋屒粪土中、蹇木下。”

9.【脱】《说文·肉部》:“脱,消肉臞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俗语谓瘦太甚者曰脱形,言其形象解蜕也。”显然,脱字有“瘦”之义。但此字义古今字书、辞书皆无书证佐证。段玉裁解释道:“此义少有用者。”这说明此字确实罕见书证,今出土文献有其例,下文所举乃目前见到的最早用例,可以据此证明许慎说解此字并非向壁虚造,更重要的是给字书、辞书提供了书证。兹举秦简用例如下:

10.【犻】“犻”是“吠”字的异体字,《集韵·废韵》:“吠,《说文》:‘犬鸣也。’或作犻”,此乃两字异体之证。《汉语大字典》收此字形,惜其无文字用例佐证。今考传世文献,皆不见此字。出土材料弥补了这一缺陷,放马滩秦简中的用例最能说明此字的用法。兹举秦简用例如下:

《放马滩秦简·丹记》4:“盈四年,乃闻犬犻(吠)、鸡鸣而人食。”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2]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Z].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3]朱汉民,等.岳麓书院藏秦简[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文物出版社,1990.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秦简[M].中华书局,2009.

猜你喜欢
大字典字书秦简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云梦睡虎地秦简,让秦史“活”起来
大型字书疑难字新考
无字书图书馆(节选)
《汉语大字典·广部》疑难字考释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所收籀文隶定字考察
秦简“识劫 案”发微
送你一片风景
雁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