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014-08-15 00:45周文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3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竞争力核心

周文芳

周文芳/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政治辅导员,助教,硕士(广东广州510320)。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的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12年的680万增加20万左右,而2004年全国才280万毕业大学生。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已经成为近年来需要解决就业岗位的首要考虑因素”[1]。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多的被社会所关注。2014年两会上,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比例。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已纳入政府工作计划。然而,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社会需求出发,找到自身兴趣和能力的结合点,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谋求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被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和组织机构。随着对核心竞争力的深入研究,个体核心竞争力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也致力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根据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中的内涵可知,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各个方面的优势进行整合所体现出来的综合优势,是无法或难以模仿的。“个人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或者是其他人暂不具备的,即他拥有的在某一项工作中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少应当领先于或区别于其他人,才能成为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2]。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指其自身的与其他大学生相区别的素质,它是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通过对自身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持续的竞争优势。“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由德商、智商和情商三部分构成,德商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智商反映了大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情商反映了大学生了解和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3]。

二、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往往从自身的经济效益、工作效率以及企业长远发展考虑,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素质、可持续学习能力等,这就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等就业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高要求让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就业市场大军中凸显自己的优势,成功获取满意的工作岗位,在职场中获得持续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因素。

2.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大众化教育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于2003年大学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每年呈递增趋势,2014年两会工作报告称高校毕业生达727万。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巨大。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然而,国家的作用是政策引导,作为大学生要在就业大军中异军突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重要砝码。

3.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涉及学校的综合实力,如学校的财力和物力等;另一方面就涉及学校“五学”,即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和学生。作为评判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大学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高校办学以学生为本,一切以学生的成才、成长为目标,因此,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最终端反映,是衡量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4.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接受专业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思考、完成社会化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能力的重要阶段。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大学生更要注重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途径

1.大学生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这种“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专业素质尤为重要,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首先要抓好专业素质教育,要与社会需求接轨,提高对市场的灵敏度,通过市场需求带动人才培养,适时调整高等教育调控机制。在大学中首先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牢固,将自己的专业课学好,才能在后来的学习中有所发展。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军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谈到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大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准人才”的大学生,个体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专业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开发可挖掘的潜能,具有开拓性思维。只要知识、能力、思维三方面水准达一定高度,不管在什么样的市场状态下都可以无往不胜。

2.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设计,就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需要,结合外部客观条件,设立职业发展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大学生针对自身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自己学习、职业的奋斗目标,并根据职业生涯目标合理安排行动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教育,目标是促进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从而实现人生、职业发展的成功。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有自我意识,要清楚自己有哪方面的优势、社会需要哪方面的技能、哪些能力还可以提高,通过自我设计后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行动。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继续深入和发展,同时更是对大学生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习、技能提高、情商发展等多种构成核心竞争力要素拓展的有机结合”[4]。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必须以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提升为中心目标,可以通过职业生涯专题讲座、职业生涯指导师专业辅导、优秀毕业生谈职业生涯等多种方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采取“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素质拓展”的教育模式,注重职业生涯教育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大学学习、终生教育的理念上的影响和改善,形成大学生自觉学习、自觉实践、自觉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3.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好社会实践机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德商、智商、情商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其内容的生动性、形式的多样性、空间的宽阔性等特点,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能更好地锻炼大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能力。因此,社会实践已成为大学生提高能力、学会成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团队协作意识差,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缺乏主动性等。另外,学校、社会对如何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系统的内容设计、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设施保障。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性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同、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首先,在内容上,社会实践需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根据不同的专业、年级、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去律师事务所、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实习,用所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在实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及适合的职业,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洞察力,培养社会公民意识、道德责任感。

其次,在形式上,要发挥大学生的智力资源优势,结合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先进思想与文化宣传、专业实习、科教服务、各类学术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促进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最后,在保障上,社会各级单位组织和高校应更多考虑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制度保障、岗位资源、信息服务、经费投入。比如,高校可以充分发动各院系、学生社团的作用,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等密切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另外,社会也应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发挥学校、社会的联动机制,比如公司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给大学生,承担培养大学生的部分责任。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国家、社会、个人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除了大学生自身有意识去培养核心竞争力,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发挥联动机制,共同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供条件保障,在内在和外在的合力作用下共同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1] 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30129/t20130129_898345.shtml

[2] 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J].江苏高教,2010(2).

[3] 刘运显.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培养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领导科学论坛,2014(2).

[4] 董海军.新形势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竞争力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试析职业生涯不安全感对职业生涯转换决策的影响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问题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