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2014-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3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方式师生

李 坤

李坤/郑州市卫生学校讲师(河南郑州450000)。

语文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自实施之后,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开展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语文的多媒体教学实验课在大江南北异军突起,出现一片“叫好”之声,似乎语文教学苦苦挣扎多年,终于找到出路了。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笔者认为,在人人“叫好”之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它的不足之处,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其使用的合理性,使用得好,会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反之,若是处理得不好,只会造成多此一举的结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下面,简述当前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误区。

一、缺乏语言交流

中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全面的发展。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采用“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的。南宋教育家朱熹提出过“涵咏”的读书方式,意思就是通过通读来读出文中的“情”,悟出文中的“理”,把文中作者的无声的文字能够转换成有声的语言,最终体现出作品的意境以及形式的美感,从而从深层次来展现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语文学科相对于政治、艺术欣赏以及数理化等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性,其他的学科,主要是在研究语言的媒介控制以及研究调整上来传授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教学主要是在研究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来探究文字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研究语文媒体的规律的教学方式。因此,语文教学的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

在多媒体的语文课中,最大的问题是人机的阻隔,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面对面的交流。一节课下来,教师俨然一个“放映员”,图片、动画等一出接一出。教师的个性语言无法体现,学生更无缘随老师丰富的语言游览作品中的名山大川,体味人间百态。如:于漪老师在讲《春》时,一开始就满怀激情地说:“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贺知章描写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描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朱熹描写的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短诗从一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想一想他是怎样描写春的?”这样的话充满激情,意境深远,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气氛之中,学习情绪很高。笔者听了同一节《春》的多媒体语文课,授课教师用了很多的时间播放各种春景的影像以及《春天在哪里》《春之声》等音乐作品,师生品读课文的时间却很少。这种“只见音像不见文,只见机器不见人”的课,让人觉得喧宾夺主,忽视了对学生掌握和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一位德国教育家说:“尽管孩子们在电视机里可以看到玫瑰,但闻不到香味,也不能用手去摸。这样一来,刺激儿童感官、运动机能和语言发育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这就告诉我们,用过多的音像阅读代替语言阅读和语言交流是有害的。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师生之间语言交流的多和寡的问题。

二、减少了课堂教学中的心灵沟通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是过分的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课堂的氛围中显现出来的“人机对话”的现象,忽略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过程,这样的授课方式歪曲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期间大多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与关心,这种人机对话的方式无疑将师生之间架起了隔板,时间长了,学生不仅会降低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其他的一些非智力的因素。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单纯的依赖于电脑,只关注屏幕,师生面对面的授课方式大大减少,偶尔碰上电脑故障或者中途停电等,有些新来老师课堂经验少,直接造成中途冷场,只会使课堂的教学质量大大降低,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文学作品贵在以情感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是其主要的教学方式,而且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所用的比例较大,教师通过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讲解与分析,将学生们带入文章的意境当中去,语文课堂的丰富性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每个有经验的老师都会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来接受信息,然后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且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举手投足、幽默的鼓励中受到启发。这种交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若是教师在教学方式应用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本来的一种辅助工具就演变成了主要教学方式。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只需观看屏幕,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更别提教学方式的转变了。

三、以形象代替想象

利用多媒体,便于把抽象的概念、难以描述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展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等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从而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以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良好的交互性,赢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是,对语文而言,与其他学科不同,短短的一行字,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有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将课本中描绘的情景用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的效果展现出来,本来是发散思维的内容,到最后却是要每个同学的回答都是一样的,都觉得老师展现出来的就是正确的,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惰性。在文学审美的过程中,由于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的不同,我们应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不能过分依赖屏幕以及生动的画面,而减少语文文字的文学性。试看《天上景物记》里的一段描写:“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这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丽画卷,在每一个读者的脑海中都应是千姿百态、有所不同的。因为每个人心中的“织锦”“彩霞”“长虹”,美丽的程度如何,都有不同的标准。个体的差异造成了想象空间的差异。但是,这些“虚”的抽象的感觉实实在在的从屏幕上显现出来冲击学生的视觉时,学生头脑中透过文字确立起来的那幅“花海”图渐渐隐退,被电脑画面所代替。这难道不是把电脑的想象强加于学生吗?又如: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纵使电脑工程师调动多少画家,画它千张万张画,也不能代替学生心中的想象。所以说,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以外的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四、形式大于内容

多媒体应用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将知识点内容很直观地从声、像等视听效果表现出来,但是若是在多媒体教学上运用过多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资料就会过多地将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到屏幕上。学生被色彩图片吸引,却往往忽略视听媒体后所蕴含的教学相关的内容,容易造成教学重难点的偏离,容易造成学生没时间读教材,削弱了对学生解决问题等学习能力的训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在多媒体语文辅助教学犹如过河的小马。禅语有云:“高高山顶坐,深深海底行。”我们确实要站得更高些、想得更深些,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本,找到一条更可行的道路。我们必须牢记: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多媒体永远只是手段,而且这一手段还是一柄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它在提高课堂效率、扩大知识量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负效应。如何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长处,二者优势互补,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1] 张顶远.教育思想精粹[M].语文出版社,1999.

[2]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教学方式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麻辣师生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