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模式研究

2014-08-15 00:51李元化韩建红谢海霞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三公司技师工作站河南濮阳457001
化工管理 2014年29期
关键词:高技能师资油田

李元化 韩建红 谢海霞(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三公司技师工作站 河南濮阳 457001)

一、目前油田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训的现状

在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短缺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培养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摆在各行各业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一段时间以来,尽管各方面都在不懈努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改善。在我国的石油石化行业,高级技能人才短缺、技能工人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表现明显。技师和高级技师在全部技术工人中所占比例仅为4%,而油田需要的比例在14%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油田生产实际和现阶段油田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不合理息息相关。

1.培训内容“碎片化”,不成系统

培训首重内容,把参培人员集中在一起,“培训什么”是重中之重,只有把培训内容弄明白了,之后的一系列工作才好开展。然而现阶段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虽然不少,但大多知识点杂、内容分散、不成系统,严重影响培训效果。

2.培训方式“单一化”,效果不强

目前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主要是将参培人员集中在一起,采取课堂式的传统讲课方式,而其他的培训方式较少,造成培训方式的单一化。而课堂式的讲课方式只适合于传授理论知识,对高技能人才其他方面能力(如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甚微。这种“单一化”的培训方式不符合现阶段油田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要求,无法满足油田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培训师资和教材等支撑系统还不够完善

培训师资和教材是培训的支撑系统,只有具有大量理论知识强、实践经验多且授课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完整的、系统的和现场联系紧密的教材等作为支撑,才能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然而目前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师资和教材等还不够完善,缺乏大量综合性专兼职教师(理论、技能和授课技巧有机结合)和针对性强且内容丰富的教材,严重影响了培训课程的开展和培训效果的提高。

4.培训管理松散,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

松散的培训管理,消极怠工的工作态度,是目前参与油田培训工作人员的普遍状态。由于管理的松散、培训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造成上课时人员经常迟到早退、闲话家常,一节课进行到一半时下面上课的学员已经不见了大半,上课时的这种状态影响到老师讲课的积极性,老师工作的动力不足又影响到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加之培训制度不健全,动力机制不完善,造成了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又在另一层面上加剧了管理的松散,造成了目前这种形式化的培训局面。

二、油田高级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的探索

1.加强培训管理,完善动力机制,提升各级组织和员工参与支持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构建体系健全、运行规范的“大培训”机制,形成归口管理、专业负责、分层实施的管理局面。其次实行对组织的考核,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制:行政方面,经营承包考核;党委方面,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具体工作运行方面,系统业务考核。再次,明确对员工的考核,通过持证上岗、资格准入、薪酬激励、人才引进、职位晋升、鉴定和职称的资格晋级等挂钩的方法实行对培训员工的考核。最后是对培训项目的质量评估,一个培训班完成之后,组织员工对这次的培训效果进行一个总体评价。

2.完善培训师资和教材

完善培训师资建设,总体目标是完善以专职教师为基础、兼职教师为主体,把创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实践经验带入课堂的实战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发挥专职教师的基础作用,提升专职教师开展培训研究、教学管理、课件开发、培训运作等优势。兼职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将现场经验、典型案例、管理、技术、技能带入课堂。并且培训工作与师资培养同步进行,聘任、使用与培养相结合,通过提高兼职教师的待遇、物质激励等方面,调动兼职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培训教材是用出来的,而不只是编出来的。结合油田企业发展现状和高技能人才现状,建立完善培训教材体系,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实施。从油田主体专业和工种入手,逐步完善培训读本,建立覆盖油田主体专业、关键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大纲和教材体系。通过购买、选用、开发相结合,分专业部门、分单位共同组织建设,完善培训教材体系。

3.建立高技能人才轮训和脱岗培训制度

由于油田生产的实际现状,高技能人才大多坚守在生产第一线,平时工作繁忙,休息时间不确定,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少。为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也为提供高技能人才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必须建立高技能人才的轮休和脱岗培训制度。应以改善知识结构技能、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根据高技能人才的业务专长和工作需要,制定培训计划,限期进行轮训。为技能专家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同时也为他们之间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4.积极探索创新拓展技能培训模式

采用内部培训、送外培训、赴外学习考察、送外深造等形式,形成以在职培训为主,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和操作技能培养,把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高技能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形成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格局。

结论

本文从油田生产实际出发,探索研究了现阶段油田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不合理的原因,从培训管理、师资、教材、制度、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实施,来强化高技能人才培训,为作好油田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但本人知识和认识有限,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1]段毅龙,中国石油××油田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2]郝洪峰,郝红君,杨宏双,浅谈油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高技能师资油田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掘金油田环保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