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2014-08-15 00:51许庆刚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北京朝阳100001
化工管理 2014年29期
关键词:钻井工程钻井石油

许庆刚(长城钻探工程公司 北京 朝阳 100001)

石油钻井是一项隐蔽性极强的地下工程,是人类获得社会重要基础资源的途径。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人们已经获得一定的经验与知识,能够依靠多种钻井技术装备,结合特殊施工工艺,完成钻井工程。石油钻井工程作业环境有两个地方:陆地与海上。海上钻井工程环境尤为恶劣。钻井工程危险系数大,人们必须加强对钻井工程的有效控制,降低钻井风险。但是受到地质环境、钻井设备、管理水平、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限制,钻井工程中仍容易发生多种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力损失,甚至导致全井报废,延缓开采进程。钻井工程事故不利于钻井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与施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如何在钻井过程中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发生钻井事故,成为钻井工作者的重要奋斗目标。

随着各类钻井工程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越来越重视探究钻井系统影响因素分析与工程可靠性分析工作。可以将石油钻井安全影响因素总结为四个方面:人员因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与环境因素。重视影响因素的影响作用,制定相适宜的解决对策,提高钻井工艺水平提升。

一、石油钻井安全影响因素

钻井系统较为复杂,我们可以认为钻井系统是由人—设备—环境—体制四者相互依存,共同构筑成复杂的钻井系统。各因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所以本文认为影响钻井事故的因素包括管理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与设备因素。

1.管理因素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与安全责任机制,不能正确引导工作人员遵循工作程序进行日常工作。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管理层没有建立日常设备检查保养机制,导致钻井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对工人工作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2.人员因素

人为因素是钻井事故影响因素中最为动态的一个因素。有学者认为任何钻井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人员因素。例如在井喷事故引发原因中,人员操作失误、设计方法不合理等是导致井下控制失败的重要因素。而且在钻井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没有运用正确的施工工艺,例如开泵过猛、下钻速度过快等操作,会引发井漏事故,造成伤害。

3.作业环境因素

作业环境因素包含油井所处区块、井型、井区通讯条件、地理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层压力等,作业环境因素对钻井事故的影响是直接作用的。例如如果在钻井过程中,地层压力高于井筒液柱所产生的压力时,会导致出现钻井溢流现象。而且地层压力高于井底压力也是造成井漏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但是可以发挥人类的预见作用,了解掌握井底地层压力情况。

4.设备因素

影响钻井事故发生的设备因素包括油井勘探过程、开发过程中所有作业设备的作业性能、完好性、完备性、安全系统、安监系统的灵敏性、稳定性、可靠性等。例如,钻井液的液柱高度降低,会导致压力相应地降低,地层气中的水边容易进入钻井液中,进而导致钻井液密度降低,引发一系列的故障现象,甚至造成压井泵故障超过安全极限,出现井喷事故。而且出现井喷事故时,工作人员还无法及时进行压井与关井操作。

二、石油钻井事故的管理对策

1.建立动态风险管理流程

石油钻井的作业环境与作业性质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多为多个原因共同引起。我们可以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充分运用危险源辨识机制,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通过系统控制各种隐患,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增强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对隐患的深刻认识。例如进行海洋石油钻井时,可以在开采之前优先进行地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地质风险因素评估,不断搜集充足的数据信息,了解地方是否存在威胁或者危险指数。从而可以做出适宜的钻井计划,确保施工工程顺利进行。

2.进行系统性综合安全评价

系统性安全评价是以实现石油钻井安全作业为目标,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与原理,在工程开始之前,对钻井可能存在的危险或者可能会造成的后果进行综合安全评价与预测。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安全控制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实现石油钻井的安全工作环境。安全评价应该贯穿整个石油钻井工程,从设计、建设、运行到最后的油井退役阶段。进行安全评价也利于实现安全监督管理。

3.建立安全责任制

安全责任机制是石油钻井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制度之一,必须遵循安全生产管理方针要求,符合安全钻井原则,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明确石油钻井工程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以及所有在岗职工的安全责任范围,并且建立完善明确的钻井责任制度。在钻井工程中,必须落实安全责任制机制,明确安全生产指标、安全保证措施。可以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安全责任制覆盖整个钻井工程人员组成,从管理组织层到一线生产人员,都必须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加强对多种钻井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机制,降低维修成本,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

4.加强安全教育和训练

建立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机制,增强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所有人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力度。尽量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石油钻井事故。减少人为操作失误。落实安全教育机制,提高管理层的安全意识,督促其做好现场安全检查督察工作,进行合理的人为控制。选用适宜的教育内容与方式,开展丰富多彩、有效的教育活动。

总结

石油钻井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具有许多动态变量。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各种影响因素造成的影响,制定相适宜的解决对策。不断提高石油钻井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安全评价方法的运用,做到提前规避钻井作业风险,降低石油钻井作业的事故发生概率。

[1]张占民.浅议钻井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河北水利,2007,7.

[2]宋宝成.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07,7.

[3]王建彬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预警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猜你喜欢
钻井工程钻井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奇妙的石油
钻井工程施工成本主要影响因素与控制分析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
扫描“蓝鲸”——观察海上钻井平台
中国石油路上最深井KS 21 井钻井工程通过审查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新型智能录井系统在优化钻井工程中的应用
裂缝性致密储层钻井完井液漏失损害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