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红豆杉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利用对策

2014-08-15 00:49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城固县野生植物红豆杉

杨 芬

(城固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陕西 城固723200)

红豆杉属(Taxus)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特别是从其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加强红豆杉资源保护,我国已将红豆杉属所有种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已将其列入附录Ⅱ,进行重点保护。城固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北踞秦岭,南依巴山,地形东西宽约42km,南北长约101km,南北跨度大,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为红豆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为查明城固县红豆杉资源现状,给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红豆杉资源调查,分析了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措施。

1 红豆杉资源现状

1.1 资源种类

据调查,城固县分布的红豆资源种类为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的一个变种——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又称美丽红豆杉,为我国特有树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1.2 分布范围

南方红豆杉分布在城固县二里镇大盘村、县国有大盘林场五里坝、红庙两个管护区内,位于城固县最南端巴山北坡海拔800~1 300m中低山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最冷月平均气温-0.3℃,最热月平均气温22.3℃,年均无霜期126d,≥10℃的年积温3 198~3 379℃。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南方红豆杉生长。

1.3 林地类型

南方红豆杉散生分布于松栎混交林内,调查中没有发现纯林。与壳斗科栎类(栓皮栎、槲栎、短柄枹栎、板粟等)、桦木科白桦、胡桃科枫杨等阔叶树种、竹类(巴山木竹、毛竹)及马尾松、油松等针叶树混生,优势树种为栎类、马尾松,林下植物有蕨类,菊科蒿类、马桑科、禾本科等灌木或草本。成年树在郁闭度0.5~0.6之间长势好,幼树幼苗较耐阴,调查显示,在纯马尾松林和郁闭度较高的栎类混交林中分布较少。

1.4 面积与种群数量

据统计,南方红豆杉分布面积1 650hm2,株数约44万株,平均胸径10cm,平均树高4.6m,幼树、幼苗平均高48cm。幼树、幼苗分布数量较多,占总株数的85%,成年树数量较少,占15%左右。

1.5 生长与更新状况

在五里坝、红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水湿条件较好的沟谷及溪边生长良好。从坡向看,东南坡、西南坡分布较多,占总株数的62.3%,东坡、东北坡次之,占22.5%,北坡、南坡、西坡、西北坡较少,占15.2%。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排水良好、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棕壤、黄棕壤(酸性、微酸性)上生长良好,在碱性土、钙质土上生长一般。种子休眠期长,繁殖能力差,自然更新困难。

2 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红豆杉医药、环保等重要价值的日益凸显,盗挖、盗采等威胁加重,资源保护工作量与难度加大,同时也把管理中的问题凸显。

2.1 管理机构不明确

城固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县国有大盘林场、县森林公安机关分局虽然都有保护野生红豆杉资源的职责,但在具体保护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成立专门的红豆杉管理机构,各监管单位职责分散,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极易造成都在管又都没有管好的局面。

2.2 缺乏专职的监测保护人员

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承担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职责,但该站仅有14人,人员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县国有大盘林场是以造林绿化、资源管护、森林抚育为主要职能的国有林场,现有正式职工35人,林场设有四个护林站,除场部10人正常办公外,其余25名职工分布在4个护林站,承担着1.1万hm2国有林区内森林防火、植树造林、抚育管护等工作任务、而红庙和五里坝两个护林站各有职工5人,承担着繁重巡护监测任务,对南方红豆杉的监测保护力度不够。监测体系不完善,没有专项资金用于监测,也没有专职的巡护监测队伍,仅靠大盘林场的常规监测无法切实保护好这片珍贵的种质资源。

2.3 保护管理措施单一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山区经济不发达,五里坝、红庙一带群众还存在“靠山吃山”意识,村民在砍柴、放牧、种植食用菌等人为活动中,对南方红豆杉识别不清,法律意识淡薄,不清楚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破坏红豆杉资源行为时有发生,幼树、幼苗,极易遭到人为踩踏、牲口破坏,或沦为薪柴或成为牲口食料。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趋使,采枝、采种、采果现象时有发生,加剧了红豆杉资源的破坏程度。二是保护管理措施单一。无论是木材检查站对过境木材、树种的查验,还是护林员的常规巡护监测都属常规林区保护工作,没有针对红豆杉资源现状科学规划,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监管。

2.4 人工繁育技术力量薄弱

开展人工繁育是缓解野生资源压力,促进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南方红豆杉分布在县国有大场林场管护区内,林场属财政定补单位,林场职工工资较低,职工每月平均工资仅为2600元左右,缺口部分需林场自筹资金,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林场职能转变,林场职工由“伐木人”变为“护林人”,林场虽发展有产业,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产业发展规模小,附加值低,日常收支仅能维持林场正常运转,林场职工缺少红豆杉人工繁育知识,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人工繁育工作开展困难,野生资源压力依然很大。

3 保护与利用对策

城固县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面积大,幼树、幼苗数量较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保护好这片珍贵的种质资源,对于扩大种群规模,促进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明确管理机构,落实责任

在南方红豆杉集中分布的大盘林场红庙、五里坝林区设立保护小区,集中保护这片珍贵的野生种质资源。确定专职保护人员,划定保护范围,限制人为活动。设定监测样线,抽调林场技术骨干组建专职巡护监测队伍,定期开展监测巡护,密切关注资源消长状况,严防人为破坏资源的行为发生。对零星分布的野生红豆杉,由县人民政府划定保护点,责任落实到护林员,夯实管护责任,对保护有力的,予以奖励,对保护不力、甚至造成严重损毁的,取消其护林员资格,并加以责罚,通过有效的措施,保护这片珍贵的种质资源。

3.2 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公众保护意识

加强宣传,提高对南方红豆杉知识的普及率是当前亟需开展的一项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体,以植树节、科技宣传月、山区群众的逢集日等为契机,广泛宣传保护南方红豆杉资源的重要性,自觉自发保护珍贵树种,树立保护珍贵树种、人人有责的意识。加强《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使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组织林业科技队伍,举办科技讲座,现场向群众讲解红豆杉识别要点,防止村民误砍误采幼树、幼苗,切实提高山区群众保护意识。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好这一珍贵树种,形成人人参与保护珍贵树种的良好氛围。

3.3 加强管理,严格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禁止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因科学研究、工人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实际操作中,个别企业、个户嫌程序繁琐,不能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无证采伐的现象时有发生。认真贯彻执行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条例》《森林法》《陕西省森林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禁无证采伐,依法惩处乱砍滥伐、偷砍盗伐南方红豆杉树种的违法犯罪活动。

3.4 加强技术培训,开展人工繁育

邀请省市专家,开展南方红豆杉人工繁育技术培训,使林场职工熟练掌握南方红豆杉人工繁育技术要领,充分发挥林场职工的积极性,开展人工繁育试验,技术成熟后,进行推广。通过公司+农户、或吸引龙头企业自建基地等多种形式进行人工繁育。同时,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中,将南方红豆杉作为造林树种,企业或个人人工培植红豆杉达到一定规模的,实行长期、低息、贴息贷款,发放退耕还林补助金,加强良种繁育,制定收种计划,使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良种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南方红豆杉良种选育水平。

[1]王艳,姚松林,祁翔,等.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现状调查[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4):1073-1040.

[2]杨玉林,宋学东,董京祥,等.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其世界分布概况[J].森林工程,2009,25(3):5-10.

[3]冯宁,雷颖虎,张璐.陕西省红豆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7(1):54-56,75.

猜你喜欢
城固县野生植物红豆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投稿须知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公布
尖上的野生植物
城固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建议
城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城固县北部秦岭山区中药资源调查
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及保育技术
阮明舒的红豆杉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