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吏治思想研究

2014-08-15 00:53王秀成赵双双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吏治官僚主义利益

王秀成,赵双双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亲身经历并深刻认识到国民党的吏治腐败,是导致国民党政权丧失的重要原因,吏治腐败容易导致人民对政权的不信任,导致产生人民抵制和反抗政府的行为。历史告诉我们:吏治腐败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因此,毛泽东向来非常重视吏治。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唯物主义者。坚持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这是毛泽东吏治思想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1]毛泽东吏治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民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确保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毛泽东吏治思想的来源

(一)毛泽东吏治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吏治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关于公社委员的地位说道:“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2]“法官和审判官像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3]公社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勤务员,他们是通过选举产生、并要负责任,并且还可以罢免。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公社委员地位的论述完全不同于资产阶级国家工作人员。公社的工作人员不是公社的主人,而是为公社服务的公务员,并且他们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只拿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马克思的这些思想是毛泽东吏治思想的直接来源,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因此,他确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说一样:“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为此,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列宁强调:“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5]如何组织千百万人民群众,关键在于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人民群众在毛泽东看来,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继续说道:“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6]无产阶级建立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是为人民服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说道:“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7]无产阶级掌握政权还需要加强对政权的建设,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才能巩固人民的政权。

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和论述是毛泽东的吏治思想重要来源,在革命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只有成为人民的公务员、勤务员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不断推进事业前进。毛泽东还认识到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必须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一切行动和目标的指南,把政权始终掌握在人民的手中,才能巩固人民的政权,才能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毛泽东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同志们,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8]毛泽东认为要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就要代表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要向人民负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毛泽东吏治思想产生的土壤:中国传统的吏治思想

中国传统吏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官员的德。“重视官员的‘德’,也就是官员的教育。教育从小抓起,包括学校,主要是教授儒家经书中的政治思想和德行操守,选官要依此标准,考试也依此。而且官员还负有‘教化’百姓的职责。”[9]中国古代吏治重视德的特征成为传统中国吏治文化的核心思想,评判官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官员加强自身修养的基本标准。人们总是以官员的德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标准,无德和少德的官员便没有所谓的政绩,就会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因为只有有“德”的官员才能贴近人们,解决人们的需要。

毛泽东熟知中国吏治文化的精髓,吸收传统吏治重视德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要求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这具体反映在毛泽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为人民负责,才能更好地将自身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彻底克服官僚主义之风、形式主义之风、奢靡主义之风、享乐主义之风。

经过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和发展,能不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能不能够做到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已成为人民衡量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首要标准,并深入人民群众的意识。“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10]当中国共产党人具备这样的意识后,就会从自身内部产生抵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主义、享乐主义的主观力量,在人民群众面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表,代表好人民群众。

(三)毛泽东个人品质对其吏治思想的影响

毛泽东生活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之中,深刻感受到国家民族危难、吏治腐败、民生凋敝,腐朽的国民党政权官逼民反的社会乱象。他透观中国的历史和世界历史,认识到吏治的腐败是一个政权内忧外困和垮台的重要原因。

毛泽东反抗一切不合理制度和现象的个性,令其思想深处向往一种公正平等的社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更是铸就了坚毅、果断、敢做、敢为的伟大胸襟和宝贵品质,敢于同一切不平等的现象和制度作斗争。他胸怀坚定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人民的生活幸福而奋斗的信心和信仰。他深刻感受到旧社会人民生活极其苦难,受尽折磨,主要在于吏治的腐败、官员高高在上,欺压人们,他深刻的痛恨这些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这是他为人民服务吏治思想产生的个人思想原因。

这些感受、经验以及个人的性格因素也深刻影响毛泽东吏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他吏治思想的惟一归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服务人民是毛泽东个人品格中最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吏治思想的核心、精髓、目的和要求。毛泽东吏治最终的目的和要求,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毛泽东吏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由于毛泽东吏治思想的惟一归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投身到中国革命的实践,就把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革命和斗争的信念。为人民服务既是毛泽东吏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又是其吏治思想的目标,反映了在行动和目标上保持高度一致的特性,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统一。

早在1944年毛泽东写的一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中就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11]毛泽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利益之上,提出我们的一切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因此,毛泽东吏治思想的萌芽就着眼于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目的就在于更好的维护人民的利益,做好人民的代表,为人民负责,做到为人民服务。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的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的必备条件之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惟一宗旨写入党的章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里程碑的作用。”[12]

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中,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13]他认为人民群众有创造伟大事业无穷无尽的力量。因此,只有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表,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才能赢得人民的尊重,赢得人民的拥戴,赢得人民的支持。

毛泽东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因此,要更好的维护人民的利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4]也就是说毛泽东坚定的认为人民的利益和共产党的利益是高度统一,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代表好人民,为人民服务,成为人民的公仆,才能保证共产党员永不变色,始终是人民的公仆。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内容的吏治思想,既体现了他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宝贵的个人品质,又体现了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吏治思想的惟一归旨。

作为事物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毛泽东始终做到居安思危。他认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应该有一点居安思危的思想,这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成熟起来的标志。在我们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人民能够拥护我们,而当我们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现象,应该怎么办?怎样解决人民群众因此而产生的迷惑甚至不信任的态度呢?因为,在共产党的队伍中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的现象和因素,共产党的队伍中也会出现一小部分这样的人,不能代表人民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毛泽东认为,我们在取得全国胜利后有些同志有可能会被“糖衣炮弹”打败。为此,他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全党要防止“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谨慎、谦虚、不骄、不躁的作风。要在革命的队伍里防止官僚主义的产生、防止脱离群众思想的产生、防止产生腐败的思想。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就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此,毛泽东要求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认为:“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是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都必须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既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更是党对自身的总要求;既是对共产党员的道德要求,更是对共产党员的政治要求。”[15]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执政党,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要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组织、作风、制度、传统等优势,加强先进性、纯洁性教育,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决做到避免产生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避免产生侵害群众的利益的行为,这些行为和现象只会使党丧失群众基础,国家和社会发展受阻,人民利益得不到切实的维护,这与毛泽东吏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不能相容的。

毛泽东对党内腐败的现象持坚决斗争的、毫不妥协的态度。在建国初期就严厉惩治刘青山、张子善等贪污腐败分子,在全国初期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同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作坚决的斗争,赢得了人民对共产党政权的高度信任和认可。官僚主义是政治腐败的根源,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危害党的建设和发展,是党和政府脱离群众最大的危险。必须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

毛泽东吏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包含着共产党人的追求和理想信念。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6]毛泽东吏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根本上体现了这一要求。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行动的首位。

毛泽东吏治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的现实,着眼于中国发展的未来。立足于本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品质,借鉴西方文化积极因素。毛泽东吏治思想内涵文化,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结晶。

三、毛泽东吏治治理的基本方法

毛泽东吏治思想相当丰富,对于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吏治思想反映在各个时期,贯穿始终的是要求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容易产生脱离党的宗旨的主观主义,毛泽东说主观主义这种脱离群众的观点,就是“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17]认为这种态度是产生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官僚主义必然会脱离人民群众、必然会破坏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就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通过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我们面临两个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有脱离人民的危险根源,就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这是人民的死敌,是民主的对立面。他指出:“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18]只有打败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我们才能彻底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邓小平强调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如果脱离群众,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产生了主观主义的态度,出现了官僚主义,就会破坏民主,就会使我们离群众越来越远。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就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也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要打败产生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对立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只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就会越充分、越发展、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毛泽东吏治思想中提倡发扬民主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19]只有坚定认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切实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20]发扬民主要做到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情则需要我们切实做好人民的代表,代表好人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和党的利益高度统一起来。通过发扬民主,让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政治权利,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扬民主,让人民有权利去监督代表自己的人民公仆,才能更好的制约人民公仆的行为,让人人负起监督政府的责任来,让人人成为人民公仆的监督者。

我们从历史上考察,发现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富有历史感的对话。1947年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律。毛泽东随即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实行民主,并且是实行真正的、彻底的、广泛的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只有人人负责起来,政府才能掌握在人民手中,政府才能成为人民的公务员、勤务员,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毛泽东认为惟一有效的吏治方法就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越发展,人民的权利越能得到保障,宗旨意识才会越坚固,社会主义才能不断推向前进。

[1][19][2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51.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5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5]列宁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0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9.

[8][13]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8.1447.

[9]宁可.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借鉴[J].新湘评论,2011,(2):56.

[10]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883.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12]徐伟.论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政治激励作用[J].理论月刊,2011,(3):23.

[14]毛泽东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4-1095.

[15]鲁亦东.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来龙去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5):69.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17][18]毛泽东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0.

猜你喜欢
吏治官僚主义利益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孙中山的吏治思想与实践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秦汉魏晋时期的吏治与官德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