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层次幼师与普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比较分析

2014-08-15 00:44杨雪梅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师范学校师范教育师范

徐 戈, 杨雪梅

(1.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系,河北 石家庄 050228;2.石家庄职业教育中心 计算机部,河北 石家庄 050090)

师范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国的师范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职前教育基本是指学生在师范学校的学习过程,但比较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在教育技能上的差别并不大.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技能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上,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没有明确标准,培养的师范毕业生,职前教育有所欠缺.这方面的不足在幼儿师范的美术教育中表现更为明显.

本文从师范教育的发展源头谈起,通过幼儿师范和普通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找出幼师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以明确幼师高专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期为幼儿师范院校美术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 我国普通师范学校的发展与建设

1.1 普通师范的历史和发展

自1896年上海设立南洋公学师范院始,我国近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师范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完善.清政府统治时期,为发展师范教育特颁布的葵卯学制,明确了师范教育系统独立于普通教育系统之外,逐步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和从政府到私人办学的横向师范教育体系[1].民国时期颁布《师范教育令》,改“师范学堂”为“师范学校”,完善了师范教育的相关学制、学源、课程内容等,进一步明确了师范教育的地位,把师范学校分为五种: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私立师范学校,规定了不同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促进了师范教育的发展,使师范教育基本定型,为我国以后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又雄厚的基础[2].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师范教育蓬勃发展.1980年的全国第四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和1985年的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确定了师范教育发展的法律化与制度化,使我国师范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师范院校数量快速增加.1998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高等教育大众化,陆续有中等专业学校改建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逐步升格、合并、改建为本科学院或大学,许多原来的专业系变成学院,学科建设长足发展,我国师范教育原有的教学规模也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与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完善,原来的中、专、本教育层次向着专、本、研的方向发展,我国师范院校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从初等、中等到高等教育逐步完善.

我国目前的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其来源大体有两种:一是建国后尤其是1980年全国第四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建立的各地师专;另一种是由原有的中等师范学校在高校扩招后升格而成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这两种学校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良好综合素质、宽厚的基础知识,能适应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中小学教师.

1.2 普通师范的学科教学体系

师范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带有鲜明的政府性,普通师范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学科分类明确,以单一学科为专业,缺少学科综合,这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也是我国自师范教育产生以来,长期对国外教育课程体系的模仿造成的.在模仿与借鉴别国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师范教育学科化教学倾向明显,自身的课程概念并没有形成,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内容几乎与非师范综合院校的专业学科课程内容相同,体现在师范性上,只不过多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及一定时间的教育实习,而学科化教学的程度和深度却无法和专业学科教学相匹配,这样形成的师范教育并没有培养出具有很强教育能力的教师,也未培养出高水准的专家.作为培养教师的教育形式,其课程设置应该完全为培养教师服务.教师在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不能忽略实践性知识和就业条件性情况与教师职前教育的关联.因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非常必要.

1.3 普师美术学科专业性的进展

随着社会环境对学历要求的提升,基础教育对高学历教师的需求量增加,我国传统的中等师范、师范专科学校和本科师范院校三级教育体系中,中师、师专正逐步萎缩,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心上移,逐步构建起新的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即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师学历层次逐步提高,未来将形成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教师学历教育格局,这也要求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对学科专业性的要求不断加强.

普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针对不同目标层次的美术教师,这三类课程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安排比例.目前的问题是:无论哪级哪类学校,美术教育中美术学科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基本达到总学时的70%;对学科专业性的要求不断加强.而美术教育专业在对美术专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忽视了与实践教学相关联的师范技能的培养,导致师范教育最需要的师范性没有得到体现,这就使师范学校作为一个职前教育场所,没有发挥其职前教育作用.

2 幼儿师范专业学校的沿革

2.1 脱胎于普通师范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我国的幼儿师范专业学校,大多是从普通中等师范专业学校分化而来的.

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首次规定幼教师资由女子师范学堂负责培养,中等幼儿师范教育得以初生.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和《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巩固了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地位,强化了幼教师资由中等幼儿师范教育机构来培养的理念,标志着我国中等幼儿师范教育制度的正式建立.但是,当时的中等幼儿师范教育在学制体系中并未有独立的地位,只是作为中等师范学校或女子师范学校的附属成分而存在,各项法规也没有对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的发展做出规定.直到1940年才由陈鹤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独立幼师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幼儿教育,幼儿师范教育也因此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51年颁布的学制规定我国幼儿师范学校属两级师范学校中的一级,并规定师范学校和初级师范学校必须附设幼儿师范科.到1957年,我国独立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发展到20所,至此,独立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成为幼教师资的主要来源.1993年《教师法》颁布后,更加巩固了幼儿师范学校在培养幼儿教师方面的中心地位.到2000年,全国独立幼师发展到55所.除了数量上的增加以外,我国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也体现在结构类型的多样化上,除独立幼师外,普通师范学校附设的幼儿师范班和职高附设的幼师班都分担着培养幼儿教师的任务[3].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一些中等幼儿师范教育机构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道路.有些幼儿师范学校已升格为大专或与高师学前专业合并,培养大专或本科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幼儿师范教育迎来了大发展.各地的幼儿师范中等专业学校陆续升格至高等专科层次,原来的幼教科目演变成专业方向,如广西幼儿师范、四川幼儿师范、石家庄幼儿师范等学校在升格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除学前教育专业外,均又设置了美术教育(学前方向)、音乐教育(学前方向)等专业,培养具有特殊专业倾向的幼儿教师.

2.2 美术是幼师专业学生的必备基本技能

幼儿教育专业从设立至今,对于课程设置的调整就没有停止过,这是幼儿教育专业随时代发展的体现,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课程结构变化较大,主要调整了教育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比例.幼儿师范教育专业所学课程种类很多,有专业课、文化课、技能课,其中专业课即“三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六法”(语言教学法、自然教学法、体育教学法、音乐教学法、美术教学法、数学教学法);文化课指数学、语文等文化基础知识课程;技能课即音乐、体育、美术、手工等课程.

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美术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对儿童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美术教育并非儿童成长教育的全部,儿童美术活动受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和成人的美术活动有明显的差别,儿童美术教育对幼儿教师美术技能的要求适用即可.幼儿教师工作综合性强,要求从业者是懂教育规律,懂儿童心理,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能歌善舞会画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学科的专业性要求不高.毋庸置疑,美术能力是幼师专业的基本技能之一.

1980年、1985年、1995年教育部对幼儿师范专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多次进行修改,对幼儿师范教育“三学六法”的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以期更适应幼儿园教育的需要,但是无论怎样改变,美术(绘画、手工)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技能,其技能训练与教法教学结合的特点未曾改变.因为这有助于艺体技能的学习与幼教实践需要的结合.[4]

3 现今幼师高专美术教育专业的问题

3.1 幼师高专美术教学受众的不同层次及专业尴尬

纵观国内幼师高专,大多数专业设置包括学前教育和美术教育(学前方向)两部分.学前教育,招收的是未经过美术专业技能考核的文化类考生;美术教育(学前方向),“学前方面”的备注决定了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幼儿园.这两个专业都是为培养幼儿教师服务的.美术教育(学前方向)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区别是,美术教育(学前方向)的学生美术特长更加突出.但是,这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比例构成孰轻孰重?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师范院校发展中的双专业瓶颈问题.中国的师范教育由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构成,学科专业解决教什么,体现着专业的学术性;教育专业解决怎样教,体现着教师教育的师范性.长期以来,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对高等师范而言,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既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同时又是教育教学的专家,但对幼师高专来说,应该和高等师范有所区别.幼儿教师学科专业性要求不高,其美术专业性应侧重于儿童美术领域,同时对教师师范性要求更高.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幼师高专学校的美术课程设置,偏重于美术专业的技能培养,没有和普通师范的美术教育专业区分出来,甚至没有和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学科区分开来,过于追求对美术技能的培养.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使得幼儿教师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

3.2 幼师高专美术专业课程的设置状况

美术是一个特殊学科,美术技巧的成熟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科学的方法.以石家庄幼师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在中等幼儿师范时期,美术课程的专业技能设置兼顾了素描、色彩、图案、手工、国画、版画等内容,升格为专科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教学科目,有了教学深度,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等学历专科层次专业技能水平和幼儿园美术技能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幼师高专是高等层次的幼儿师范教育,对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要求强于中师,需要达到专科生应具备的水准,同时在教育教学水平上,也要与高等专科师范的要求相适应.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教育(学前方向)专业主要课程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素描、色彩、中国画、幼儿园环境艺术、手工、电脑美术、幼儿园美术教育等.目标定位与中师阶段没有很大区别,无非就是强调了一下专科层次,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中师阶段的区别也不大,没有具体的课程学习要求,而实际上,具体的课程设置要求才是最重要的.道理很简单,同样是研究造型基础,专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应该有明显区别.

4 幼师高专和普师高专美术专业课程设置

(1)幼师高专与普师高专美术培养目标的异同点

作为师范院校,普通高师课程和幼师高专的课程设置都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课几部分组成,主要开设课程除文化知识以外,还有各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音乐、体育、美术和劳动技术等内容.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山西运城高等师范学校,都是同时开设有幼师和普师专业的师范学校,他们的美术教育专业,同时为小学和幼儿园培养具有美术专业特长的师资人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素描、色彩、中国画、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创作等,和建国后传统美术教育体系一样,涉及课程全面广泛,专业力求高端深入[5].山西运城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现代艺术教育理念,基础知识扎实,艺术素质全面,在专业领域能独当一面,适应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需求和地区小学艺术教育的实际需求,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专科学历小学艺术教师;掌握所规定的全部艺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的职业技能以及艺术专业教学研究和艺术作品的创造能力.专业课程具体到设计、绘画、书法、史论、教育、儿童美术研究、艺术教学法研究等内容[6].从两所学校开设的课程来看,课程内容体系庞大,涉及到美术专业的方方面面,从技能到理论,从成人美术到儿童美术.但是,两所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的一个共同点是,培养小学师资和幼儿园师资共存,在专业设置中对幼师和普师不同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并无区别.那么,这些教学内容是为谁而设立的?在儿童从3岁到6岁和从6岁到12岁的两个学习阶段,学习重点是否应该不同?

在儿童不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教育目标应有所区别.普通高等师范的美术专业,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育培养美术教师,由于小学教育年龄跨度大,所以普师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兼顾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心理特点.而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幼儿园教师,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跨度小,从3岁到6岁,是儿童从心理到生理发育的高峰期之一,在这段时期内,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世界的探知欲望远远比掌握某一专门的技法更为重要.

由此可见,在高专层次的师范教育中,将幼教大专与普师大专在教育目标、途径、手段、策略等方面等同是不适应教育需要的,他们的课程设置必须区别开来.

(2)针对不同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美术学科教学体系

师范院校的美术学科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三大部分:美术技能课程、美术理论课程、美术教学实践课程.

美术应当成为美术教师的必备技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学科专业性会逐渐向综合性发展,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教师,学科综合是必然趋势.从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山西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教育专业来看,其美术课程设置都遵循了美术学科专业性的要求,从美术专业技能的基础知识,到美术设计及应用的基础知识,课程学习的广度较大,符合美术教师知识面广的教学要求.

美术理论包括美术基础知识理论,如素描、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包括美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在美术教育专业里面,美术理论课程的具体指向为美术史及艺术概论.从美术欣赏能力和美术素养的培养来看,美术史及艺术概论课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在我国教育发达地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美术教师就作为一个专门职位存在着.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未来就承担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在幼儿园,专门的美术教师几乎是不存在的,幼儿园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合格人才,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和理解能力是他们的目标之一,但是怎么培养才能适合幼儿年龄的特点,使他们更易于接受才是问题的关键.掌握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是一个人艺术素养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基本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各类师范高专中,开展系统的美术理论课程是必须的[7].

美术教学实践课程,培养美术教师在工作中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美术教学法是所有师范学校的必修课.由于就业趋向的不同,普通师范类大专与幼儿教育大专培养目标和美术教学实践课程内容也不同.普通师范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在现今学历提升的大背景下,大专层次的普师要求的专业性强,课程重点在于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技能和美术教学法,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普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论指导加一般性实践上,教育手段以学习为主;而幼师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幼儿教师,其较强的综合性要求课程重点放在幼教美术技能和幼儿园美术教学法上,教学理念侧重理论学习和实践,以组织美术活动的训练为主.

5 对国内幼儿师范高专美术教学的建议

(1)幼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幼师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有着本质区别

幼师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画家、美术家,而是素质教育.因此,幼师美术教育不能单纯地进行美术技能强化训练,而是更注重学生美术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之符合幼儿美术教育的实际需要,所以,对专科层次幼儿师范美术专业的准确定位,是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专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课程设计,是幼教大专培养专业人才的保证,确定和明确幼教大专的专业特征是专业建设的第一要务[8].

幼儿师范高专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专科的层次性.美术教学的师范性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教育专业知识,学生要在具备一定学科能力的基础上专注于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从教学实践来看,大专层次的学前教育美术专业具有其专业要求的特殊性,必须从幼儿教育专业的特点出发,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教学对象

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其接受教育辅导的能力受到自身生理、心理发育阶段的影响,有其特殊性,因此,幼师高专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②教学内容

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决定了学前阶段美术专业课程的浅层和宽泛,运用启发式教学并注重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师高专的美术教育应该以浅层多面为主,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正确认识和较高的欣赏能力,美术技能和技法满足教师对美术专业的再学习要求即可.

③教材教法

幼儿教育的特点决定,幼儿的启蒙教育是寓教于乐,因此,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艺术教育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幼师高专的美术课程应当重在开拓学生的美术思维,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同时能和其他各学科知识相结合,在创造中表现美术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实现学科能力的多方面培养.

总之,在幼师高专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技能教育仅仅只是其中一项内容,开拓美术思维,在大美术环境中帮助学生找寻美术对于儿童教育的意义,才是幼师高专美术教学的落脚点,也是美术师范教育的本质.

(2)美术学习的成绩与学生美术基础的强弱、文化基础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关系

专科层次的学生理解能力强,学习能力强,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符合专科层次学生的学习标准,能够更好地完成学生对人生的自我设计.

[1]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10.

[2]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

[3]李莉.述评我国中等幼儿师范教育机构课程设置的演变历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1-14.

[4]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06-01-13) [2014-05-04].http://www.eol.cn/20060113/3170537.shtml.

[5]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专业与课程设置 [EB/OL].(2012-05-02)[2014-05-04].http://subweb.nctc.com.cn/zsb/index.asp.

[6]专业建设: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EB/OL].(2012-01-08)[2014-05-04].http://yhgs.xze.cn/type.asp?one=教学管理&two=专业建设.

[7]谭支华.对高等院校美术师范专业课程建设及授课模式的认识 [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93-98.

[8]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2-12.

猜你喜欢
师范学校师范教育师范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高申作品
衡士玉美术作品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