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分析

2014-08-15 00:53赵小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茅山地区人民医院江苏金坛213245
吉林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利尿剂缬沙坦氨氯地平

赵小琴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茅山地区人民医院,江苏 金坛 213245)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心血管疾病,近些年发病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冠心病如不进行及时治疗和控制,常发生多种合并症,其中高血压是合并症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笔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5~75岁,平均(52.50±2.50)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药物过敏和糖尿病者。

1.2 治疗方法: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口服进行治疗,治疗前均停止使用其他降压药物,缬沙坦片80 mg,1次/d,联合氨氯地平5 mg,1次/d,口服治疗,28 d为1个治疗周期。

1.3 临床效果评估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 >20 mm Hg(1 mm Hg=0.1333 kPa)或降至正常值且下降幅度为1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20 mm Hg或下降到正常值但未降10 mm Hg;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2]。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显效9例(45.00%)、有效9例(45.00%),无效2例(10.00%);治疗前发生心绞痛5例(25.00%)、心律失常6例(30.00%)、心力衰竭4例(20.00%);治疗后发生心绞痛3例(15.00%)、心律失常 2例(10.00%)、心力衰竭 2例(10.0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治愈出院,没有因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和死亡病例发生。

3 讨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系统和体内钠水平等因素相互交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冠心病的同时应注意对高血压进行较好地控制,使其接近正常水平。机制单一的药物控制血压往往不充分,合理配伍的联合治疗可以实现降压作用的协同,减少不良反应,并可以起到除降压作用外的靶器官保护作用。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较血管转换酶抑制剂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对血管收缩、水钠滞留,且不引发咳嗽反应。从安全性角度讲,缬沙坦可通过改变心输出量而抵消利尿剂体位性低血压的不良反应,并改善肾血流量而抵消利尿剂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血尿酸、血钙增加;还可抵消利尿剂因醛固酮增加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低血钾,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

同时笔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不但可治疗原发性冠心病,还可以良好地控制合并的高血压,同时显著降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

[2]张芳芳,曹西军,李巧玲.氨氯地平、缬沙坦厦氯氯噻嗪三联用药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14(6):711.

猜你喜欢
利尿剂缬沙坦氨氯地平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