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2014-08-15 00:51韩凤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时代精神中华民族民族

韩凤霞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他高瞻远瞩、高度凝练的论述了中国精神,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对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加以辨析,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三者的各自内涵,正确认识三者的区别和联系,纠正认知上的误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实践中国精神并内化为指导我们前进的正能量,为全民共筑中国梦提供生生不息的磅礴动力。

一、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分析

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三者都以“精神”为后缀,说明它们同属于精神的范畴,应该具备精神的一般属性。它们是在同一范畴下以不同视角而存在。首先,“精神”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精神”涉及人的意识、思维、观念和心理状态。狭义的“精神”于“内核”、“灵魂”、“支柱”等词的含义接近,它处于更深的层次,有相对稳定性,能反映人的意识、观念、和心理状态的本质问题。本文所辨析的内容都是狭义的理解。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支撑,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某一民族精神伴随着这个民族的整个历史,与该民族共存亡。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从历史的视角看,民族精神是该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侧面;从时代的视角看,民族精神要借助固有精神资源与时代精神以及外来的精神的碰撞,经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与选择才能发生现实的作用。简而言之,民族精神就是在民族实践过程中形成,反映整个民族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等方面内在特质,并能够在实践中促进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同理,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实践过程中产生、反映中华民族成员整体性格和深层心理、为中华民族成员所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指导中华民族成员行为的精神力量。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一定时代文明的精神内涵。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时代精神的内涵具有狭窄化的倾向,狭义上的时代精神特指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中的先进部分。本文所谓的时代精神,就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其创造性的实践中形成的、那个时代特有的集体意识;它反映那个时代的主题、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引领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其本质上是实践精神、客观精神和历史能动精神的有机统一。

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所逐渐形成、巩固、发展和丰富的共同精神,是民族传统、心理、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中国精神扎根于民族的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之中,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由社会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所倡导,由广大中国人民所认同和践行,与世界文明相融合,其内涵是深邃而丰富的。习近平所阐释的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是总结中华民族悠久发展历史的深刻结论,也是面向未来对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动员令,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到当代的最佳诠释。

二、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区别

1.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性质和侧重点分析

民族精神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的精神,具有共性;时代精神是特定时代的精神表现,每一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点,时代精神具有个性。中国精神和美国精神、日本精神、欧洲精神等也不同,和任何一个国家精神都不同,具有自己精神特质,从国别、国度上说中国精神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当然如果从它们同属的社会意识这一精神范畴上说,三者又具有共同性。

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的主体是中华民族。中国精神是一种国家精神,它的主体是中国。时代精神主要指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它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它主要突出了文化元素;中国精神是代表国家意识行为的,它在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政治元素;时代精神是反映时代风貌引领社会风尚的实践精神,它主要突出了独特的时代元素。

2.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形成基础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社会活动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基本活动,人们的一切认识、思想、理论归根到底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都来源于社会实践,都是民族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产物。不同的是,“民族精神的产生要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时代精神是对具体历史时代的社会精神生活领域的反映。它产生的基础在于民族发展特定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特定的历史任务。”[2]同样,中国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古代反抗外族入侵到近代的西方列强蹂躏欺凌,民族成员经过艰苦奋斗、奋力抗争,中华民族重新挺起脊梁。到新历史时期,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创新实践活动都是中国精神形成的基础。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3.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特征分析

民族精神具有稳定性,时代精神具有时代变动性,而中国精神具有动态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心理中最稳定的因素。在历史实践中,它由内而外的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发展主流,不随外部条件而改变。而时代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受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不同阶段的时代精神。时代变了,时代精神也会随之改变。而中国精神与前两者不同,中国精神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并始终处于一个连绵不断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进行不断地自我超越与创新。

民族精神具有传承性,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性,中国精神具有先进性。民族精神是世代华夏儿女对本民族的优秀的精神传统亲身践行并代代相传,所以具有传承性。而时代精神要反映时代风貌,搭准时代脉搏,触及时代问题,满足时代要求。因此,时代性是它的一个基本属性。中国精神的先进性就在于它既传承了民族精神又吸收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可以说是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积聚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因而能够反映历史发展趋势,体现人们普遍追求、能够推动历史进步,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4.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功能分析

功能是事物对内对外作用和影响的能力。有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事物就有什么样的功能。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具有四大功能,即支撑民族生存的精神基础、激励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维护民族统一的思想保证、塑造民族高尚灵魂的价值原则。时代精神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是民族精神在这个时期的具体体现。由于历史时代不同,时代精神表现的内容也不同。时代精神也有四大功能,即价值导向功能、精神激励功能、文化整合功能、理论创新功能。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流的中国精神,它具有中华民族群体共有的精神品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精神发挥着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促进作用。它包含着的优秀思想观念,一直发挥着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统摄力。

三、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联系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精神三者是紧密相连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相辅相成、相生相融。由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汇流的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质,使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使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和中国精神的根基、前提和出发点

在民族国家范围内,时代精神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滋生、成长的,与民族精神有着内在的联系,必须由民族精神作为根基。民族精神的内在凝聚力是时代精神和中国精神的基础和源泉,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延续。中国精神是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具体时代所表现出的时代精神中的先进部分,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积极向上的那一部分精神内容。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才能生根,转化为催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根,时代精神是叶,根深才能叶茂;民族精神是源,时代精神是流,源远才能流长。”[3]中国精神的历史渊源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民族精神为前提和出发点,它的现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对特定时代精神的凝练和升华,它也必须以时代精神为前提和出发点,但归根到底时代精神和中国精神的根基还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由时代精神塑造,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都是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积淀,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时代精神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历史性结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是民族精神的活力之源。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征。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例如,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还有后来的延安精神、抗洪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具体的时代精神,又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3.中国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相互交融

中国精神本身就是由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汇流的。如果说中国精神是整体,那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是不同的部分。它们之间可以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来形容。当然,这只是借助某个视角来说的。单就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民族精神是动态的、运动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样式表现出来,带有时代的烙印。可以说今天的时代精神就是明天的民族精神,今天的民族精神就是昨天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具体的,它同各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并具体地存在于各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中。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民族精神也不例外,也随着时代精神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在保持本民族历史特点、文化传统的同时,还要加入时代要求的内容,这样才能被认同,才能保持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精神必须进而采取一些新的东西,但是这种新的东西能够从哪里发生呢?这个新的东西必须是一种比它自身较高等的、较博大的概念,对于它原则的一种扬弃,但是这种举动反而要引起一个新的原则、一个新的民族精神了。”[5]

时代精神蕴含于民族精神之中,任何时代精神都是某个民族在特定时代民族精神之表现,民族精神以各个样式展现该民族现实生活领域的每个方面,这就使得时代精神不可避免地被潜移默化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文化的积淀,时代精神自我扬弃,保留了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并最终升华为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在实践中国梦的征程中,必须处理好三者关系。当今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两者结合构成中国精神,使中国精神带有民族特质,又带有时代特征,三者共同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成为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成为凝聚世界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有了中国精神,就有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凝结剂和推进器。中国精神代表着中国各民族的形象,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我们必须认定中国精神,只有认定中国精神,才有超越自我、走向辉煌的强大精神力量。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 -03/17/c_115055434.htm

[2]马玉稳,张冬冬.试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及其启示[J].法治与社会,2008,(9).

[3]戴华兴,宋先梅.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流及建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5]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76.

猜你喜欢
时代精神中华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