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视角的学习型宿舍创建

2014-08-15 00:49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习型宿舍成员

许 晖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一、学习型宿舍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是个人学习向团队学习的转化,它首次出现在彼得圣吉博士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学习型组织,主要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个方面的系统锻炼,在整个组织中培养出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组织氛围,利用这种生活环境从而锻炼成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1]。这样的环境能培养组织成员的持续学习能力,组织的效率将会高于个人绩效总和。当下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已经侧重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与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相类似,换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作为载体具有可行性[2]。

学习型宿舍是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让学生自主地与舍友探讨学习,从而让学生养成自发的学习习惯;把学习贯穿于宿舍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注重学习。创建学习型宿舍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助于学生凝聚力的形成,同时增加他们的归属感,提升宿舍的文化价值。

二、学习型宿舍创建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讲述了母亲给孟子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亦有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高校创建学习型宿舍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许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从之前紧张的高中学习环境一下子转入轻松的大学学习环境,松懈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学习型宿舍正是要通过团队成员发扬团队学习精神,使宿舍的每个成员在其中能改善学习态度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使他们学会合理使用学习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学习型宿舍中,每个成员都是其他同学最直接的学习比较对象,他们在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方法等方面会与同宿舍的成员达到相对的一致,使整个学习型宿舍的学习氛围得到提升和净化,互相帮助、传播、带动的学习效应尤为突显,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从被迫学习到自我学习,并实现“终身学习”,使学习真正成为每个人的内在的需要和自觉行为。

(二)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人格,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宿舍是一个可以让大学生坦率地表露情感思想的独立性空间。在这里学生们踌躇满志,思想活跃,他们把宿舍作为社会上各种观念、理论、思潮汇集之地,随之也使宿舍成为各种庸俗文化和流言的聊天场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这个年龄阶层社会阅历尚浅,缺乏足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还没有很好地理解,只能凭借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渠道获得信息,和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做出相对简单的分析和判断,社会上的表面现象很容易使他们出现困惑。整个宿舍环境、格调的优劣,会反映学生自己的真正的精神风貌,还能对大学生身心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3]。健康而丰富多彩的学习型宿舍不仅能够使宿舍成员和睦相处,又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欢愉,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总而言之,创建学习型宿舍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整体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当下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团队精神,当他们来到宿舍这个大家庭,一群个性张扬、思想活跃、年龄相近、文化素养接近的宿舍成员聚集在一起,促使他们有了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且,作息习惯、业余爱好的类似碰撞,会成为宿舍成员发展共同方向的动力。在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的激励之下,激发宿舍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以宿舍为单位的方式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4]。创建学习型宿舍后,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促使彼此共同进步,这些对于增强班级学习氛围,形成优良的班级学风,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升华

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整体素质,这些都会有助于提升学校形象。校园宿舍文化建设是学校文明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上讲,宿舍文化是依靠宿舍生活来传承的文化现象,因而宿舍也成为学校思想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区域,浓厚的文化气息对宿舍氛围的良好形成有重要作用。

三、创建学习型宿舍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个人思想认识不足

90后的学生刚踏入大学,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只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简单地分析、判断。他们或许难以认识到学习型宿舍的建立对自己的成长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创建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抵触心理,只想着自扫门前雪,仅仅管好自己的事情。

(二)宿舍共同目标的缺失

创建学习型宿舍应成为宿舍每个成员的共同目标,它紧密集合各种学习生活、实践活动,而不是简单地对个人目标累计相加,要求宿舍每个成员彼此关注。而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个人目标尚未明确,这样的话共同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了目标就没了前进的方向[5]。

(三)学生自主教育的缺乏

如何使学生自律和帮助其健康成长,是创建学习型宿舍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形成学习型宿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宿舍里,学习型宿舍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创建。因此,学生必须要有一个自律和健康成长的状态,才能达到创造一个学习型宿舍的条件,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目前还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

四、学习型宿舍的创建谋略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安排住宿,为创建学习型宿舍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宿舍作为每个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每个寝室的良好运转将优化学校整体运作。

(一)团队学习师生共同化

在构建大学生学习型宿舍中,辅导员、班主任就是宿舍中的设计师、服务者和教师。他们以多重身份引导宿舍成员进行发展规划,努力学习,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同时进一步增进学生和学校、教师间的亲密度和友谊。给予学生自主地向老师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机会,这样的个性化教育,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通过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使学生归属感和被尊重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成员溶合多元化

在大学里,宿舍就是学生的另一个家,是生活、学习最主要的场所。良好的宿舍环境与学习风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它保障了学生快乐生活。宿舍成员来自各地,必然存在生活习俗的差别、家庭背景和个性特征的差异。各个成员渴望在生活中能脱颖而出,彼此之间求同存异,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能友好相处。所以,老师在宿舍分配上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让具有巨大差异的成员组建起来,不论性格、地域、成绩,不论是否爱学习,都应该进行互补。在一群有个体差异的宿舍环境中适应,不仅能增强彼此的理解和沟通、和睦相处,还能学会宽容和欣赏,在“微观社会”中学会和谐地生活、共同成长。

(三)宿舍管理制度化

加强寝室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能保证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管理上,以学习型宿舍创建为引子,引进激励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比和奖惩制度来评价每个宿舍,从而激发成员主动和积极的态度,将宿舍成员的整体进步情况挂钩到学生的各种相关评比中。总之,通过对宿舍的改善、建设,促使学生宿舍的精神风貌日渐变化。例如:作为宿舍长须认真了解与遵守有关和谐宿舍建设的相关规定,积极带动宿舍成员搞好卫生、保持纪律等各项工作。

(四)施教双向化

教育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学习者,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生活、教育方式不断得到改善,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影响被教育者;培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学习的共同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双方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五)活动内容多样化

宿舍是一个“家”,同时是梦想的摇篮。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这里尽情的发挥、畅想,展现个性风采,激发独特创意,可以经常以活动的形式促进寝室文化建设。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书香宿舍评比”——美化宿舍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风气;“宿舍征文大赛”——利用文字表达内外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分享如何打造“学习型宿舍”的经验。通过比拼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各项能力。

综上所述,学校应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教育理念、管理方法和活动形式也发生改变。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联系现实需要与未来需求,为国家人才培养和个人成才的目标奠基。学习型宿舍的建设将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也会愈加提升。

[1]彼得·圣洁.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M].上海:三联书屋,1998.

[2]程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学习型宿舍建设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3):27-28.

[3]巩丽.论学习型舍风对个体成长成才的影响[J].学理论,2012(15):190-191.

[4]夏艳霞.建设学习型寝室—绥化学院学风建设新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0):95-96.

[5]余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学习型宿舍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9-70.

猜你喜欢
学习型宿舍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热得快炸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作品四
热得快炸了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