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尺蠖虫害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探索

2014-08-16 20:17余栋华谢伟龙陈耀辉
绿色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技术

余栋华 谢伟龙 陈耀辉

摘要:指出了桉尺蠖(Buasra suppressaria Guenee)近年来对河源市种植的速生桉丰产林造成巨大危害,通过对河源市桉尺蠖虫害调查与统计分析,对多种桉尺蠖防治的实用技术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该地桉尺蠖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关键词:桉尺蠖;虫害调查;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6002603

1 引言

桉尺蠖(Buasra suppressaria Guenee)又称油桐尺蠖、大尺蠖、量步虫,属鳞翅目尺蛾科的一种食叶性害虫。近年来,河源市种植了大量的速生桉丰产林,以桉树叶子为食,繁殖迅速的桉尺蠖成为该地区桉树的主要害虫。笔者对河源市种植速生桉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分析,并对吴永峰、全志红、王绪靖等人对多种尺蛾主要采用药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1~8]结合地区的生产实际进行了试验对比,总结该地桉尺蠖可选用的防治技术及注意要点,作为今后桉尺蠖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的参考。

2 虫害调查分析

河源市自2010年桉树尺蠖虫害爆发以来,于2011年起对全市五县一区的受灾情况进行了灾情调查与统 计,省属东江林场部分商品林速生丰产桉基地也遭受尺蠖疫情。经过开展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表1),我们对河源地区发生的桉尺蠖虫害总结出如下几点。

(1)桉尺蠖发生主要集中在桉树纯林大面积连片种植区域,特别是在东源县南部、紫金县中部地区,桉尺蠖基本能3~4代繁殖传播。

(2)因尺蛾成虫活动范围小的原因,桉尺蠖一般主要发生在原发生虫害区域,对离疫区较远区域以及分散种植的桉树纯林影响较小甚至不发生虫害。部分与硬质阔叶林混交种植的桉树林较难传播,但与部分速生类林如马占相思、厚荚相思、西南桦等树种混交仍有较严重的虫害传播。

(3)桉尺蠖虫害对长势较好的3229、G9、3227等尾巨桉影响较小,对早期种植的201、U6、GY66等尾巨桉、尾塔桉影响较大。

(4)桉尺蠖虫害对早期种植的桉树扦插苗影响较大,对近年来广泛种植的组培苗影响较小。

(5)在河源地区,桉尺蠖疫情有中心连片区向四周扩散的趋势,甚至形成跨树种传播,影响部分城市绿化的树种。

(6)根据调查,河源市桉尺蠖虫害的发生高峰期主要在夏秋季5~9月份,尤其是持续高温容易加剧幼虫的世代重叠。由于桉尺蠖主要以桉树叶子为食,干旱季节高度虫害对桉树生长危害更为严重,甚至导致部分植株死亡。

(7)大部分桉树发生严重桉尺蠖虫害后,会造成对植株一个季度左右的生长量影响,但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的毁灭性死亡。

3 桉尺蠖综合防治技术探索

根据桉尺蠖的调查统计以及近年来开展虫害防治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采用综合的防治处理,可有效控制桉尺蠖防治的成本并将虫害影响控制在轻度危害以下。主要采用的防治技术有人工和自然2种方式。

3.1 人工防治

主要采用人工对桉尺蠖卵期清理树皮缝隙虫卵,蛹期清理林地内虫蛹,成虫期人工扑杀,雨季对雨水冲刷而下的幼虫灭杀等多种方式。但总体来说人工防治的局限性较大,很难做到全面防治,防治成本也比较高。

3.2 自然防治

主要采用利用黑光灯诱杀羽化成虫,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利用雨水重力清除幼虫(多暴雨季节甚至可以减少1个世代虫害威胁),释放天敌益鸟、蜂等措施。但通常使用上述手段防治主要是辅助防治,也不能全面控制虫害。此外,利用其他乡土阔叶树种造林隔离桉树连片种植的方式或者选择抗性较强的桉树品种也能有效减少桉尺蠖的传播。

3.3 药物防治技术以及对比

药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采用一定的机械施用(植物性、仿生性、病毒型、胃毒型)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药物对低龄期、中龄期的桉尺蠖幼虫进行灭杀,从而迅速减少虫害的防治方式。由于桉尺蠖主要危害是幼虫蚕食树叶,因此针对幼虫的药物防治成为桉尺蠖防治的要点。主要药物防治技术及实践对比如下。

3.3.1 喷雾、喷剂防治

主要采取喷雾器(喷灌车)将混合一定浓度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核型多角体病毒750倍液喷雾,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等喷施至发生桉尺蠖虫害的桉树林区。该方式主要优点是可以方便在交通便利的林区采用从山顶往山脚(由高至低)的方式实施大面积的喷施,水剂(雾剂)的药物混合比较均匀,缺点主要是难以在交通条件复杂的林区施工,受水雾天气的影响药效持续性较差。

3.3.2 喷粉机喷施粉剂防治

主要采用喷粉机将“森得保”(0.18%阿维菌素·100亿Bt活芽孢/g粉剂)混合滑石粉或钙粉(1 ∶20左右),增效型灭幼脲Ⅲ号粉剂施用于发生虫害林区。主要优点是适合交通条件较差的林区,药物灭杀比较迅速,粉剂在树叶的持续效果较好,缺点是迅速大面积施工,药物的混合不够均匀。

3.3.3 炮击机施用粉剂防治

即采用专用炮击机施用以上粉剂,但采用该方式施用防治对工人的炮击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施药面积相对小,维护成本高,不适合在山区推广。

3.3.4 几种药物防治方式对比

结合河源地区近年来较广泛采取的药物防治方式,选取了省属东江林场七寨林班6、7、21、22小班桉树商品林地作为药物防治的对比试验地。

其中每个样地为0.1hm2,均采用多次重复处理取防治效果平均值。供选速生桉均为同一品系G9,利用地形自然隔离,对周边受虫害桉树均采取相同的灭杀处理。其中喷施雾剂、水剂均采用喷灌车高压喷施,粉剂采用烟雾型喷粉机喷施,粉剂配比均为混合滑石粉1 ∶20,对照样地仅使用滑石粉喷施(表2)。

4 药物防治技术对比结果

从表2采用不同药物防治方式效果及使用的实际对比看出有以下几点结果。

(1)采用各种药物防治在一定的时间内都能达到防治效果。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与采用“森得保”粉剂混合滑石粉(1 ∶20)防治效果较好,在短期内可以迅速达到灭杀目的。因此两种方式可以选作高虫口期对桉尺蠖的灭杀。

(2)采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及增效型灭幼脲3号粉剂混合滑石粉(1 ∶20)短期灭杀效果较差,但药效持续时间长,尤其对幼虫期效果最好。

(3)采用“森得保”、灭幼脲3号防治桉尺蠖幼虫不易对人畜、鸟、蜂等产生副作用,在自然环境能降解,但要注意避免在虾蟹等甲壳动物及蚕茧生产基地使用。其中增效型灭幼脲能加强触杀的效果,比水剂防治效果要好。

(4)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虽然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其毒性强,对施工人员、环境产生比较大的危害,故在生产中不宜大规模使用。

5 结论

(1)桉尺蠖危害成片种植的速生桉纯林,要加强发生地的防治监测。由于虫害主要集中在幼虫期食用桉树叶子,应主要对幼虫期的虫害采取药物防治措施。

(2)人工防治、自然防治的效果只适用于小规模发生虫害时的辅助防治,采用适当的药物防治能迅速有效地对虫害发生区产生效果。

(3)采取药物进行防治时,可选用“森得保”粉剂混合滑石粉或灭幼脲3号等触杀型、仿生型药物结合实际防治,可有效减轻对人畜、环境的影响。

(4)结合实地情况选用适合的喷施技术,可以大大节省人工机械成本,提高防治效率。

参考文献:

[1] 吴永峰.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防治茶尺蠖田间药效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0):86~87.

[2]全志红.“森得保”粉剂防治松尺蛾试验[J].广西林业科学,2011(3):216~217.

[3]王绪靖.烟雾载药技术防治桉树森林虫害初探[J].绿色科技,2011(3):72~73.

[4]王 玲.森得保粉剂对油茶尺蛾的防治效果[J].广东林业科技,2010(3):52~54.

[5]黄咏槐.我国桉树主要病虫害现状及控制策略初探[J].广东林业科技,2006(1):83~85.

[6]黄焕华.广东地区桉树病虫害调查初报[J]. 桉树科技,2007(2):34~36.

[7] 王 玲.森林健康与森林病虫害科学防控的浅析[J].江西植保,2006(2):83~86.

[8]顾茂彬.桉树幼林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1998(4):39~43.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技术
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田间效果研究
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无公害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思考
近年来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玉米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