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2014-08-16 03:30孙欣韩伟伟宋马林
关键词:Tobit模型技术效率技术进步

孙欣 韩伟伟 宋马林

摘要: 通过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4~2010年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省域的节能减排效率表现特征,进而运用Tobit模型对省域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效率在此期间处于波动状态,略有提升态势,这得益于技术进步,但节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数省份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进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三因素促进了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提高,而能源价格对节能减排效率的进步有所阻碍,反映中国能源定价机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节能减排效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37-07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但同时,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已制约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中国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代价太大,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无论是内在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还是外在国际的压力,中国亟需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等约束性目标。这是在“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基础之上的新目标,因此更加具有挑战性。近年来,中国各省市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评价分析中国各省域节能减排效率,并分析找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这将对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及各省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有着理论与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来测算我国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4]。但对于节能减排研究,以上这些研究只研究能源效率或者环境效率,或者说将能源与环境(污染排放)分开研究还是不够全面的。现实中节能减排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在生产和能源消耗的过程中,得到产品的同时,亦带来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在节能的同时也实现减排,同时也可以对“三废”进行有效利用,获得效益。所以将节能和减排放在一起研究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有必要重新构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研究节能减排效率。

目前有些文献对中国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宋马林等采用DEA方法对中国区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5];孙欣运用Malmquist指数对中国及省市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研究[6,7]。但这些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更没有对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因素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建立中国节能减排评价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HJ70x〗DEAMalmquist指数对中国际省市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

〖BT4〗一、评价方法模型、指标体系及数据

(一)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方法模型

中国各省市的节能减排系统,可以看作一个个单元,通过投入得到产出的活动。针对投入产出这一问题,可以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来测算中国节能减排效率。由于节能减排涉及到“节”和“减”的内涵,需要考虑到当前期和前一期的比较,可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来测算节能减排效率。

节能减排效率进步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方面是引进先进技术或是技术自主创新引致的节能减排进步(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是节能减排政策管理的因素导致节能减排进步(技术效率)。即节能减排效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

摘要: 通过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4~2010年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省域的节能减排效率表现特征,进而运用Tobit模型对省域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效率在此期间处于波动状态,略有提升态势,这得益于技术进步,但节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数省份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进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三因素促进了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提高,而能源价格对节能减排效率的进步有所阻碍,反映中国能源定价机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节能减排效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37-07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但同时,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已制约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中国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代价太大,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无论是内在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还是外在国际的压力,中国亟需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等约束性目标。这是在“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基础之上的新目标,因此更加具有挑战性。近年来,中国各省市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评价分析中国各省域节能减排效率,并分析找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这将对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及各省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有着理论与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来测算我国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4]。但对于节能减排研究,以上这些研究只研究能源效率或者环境效率,或者说将能源与环境(污染排放)分开研究还是不够全面的。现实中节能减排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在生产和能源消耗的过程中,得到产品的同时,亦带来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在节能的同时也实现减排,同时也可以对“三废”进行有效利用,获得效益。所以将节能和减排放在一起研究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有必要重新构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研究节能减排效率。

目前有些文献对中国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宋马林等采用DEA方法对中国区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5];孙欣运用Malmquist指数对中国及省市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研究[6,7]。但这些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更没有对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因素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建立中国节能减排评价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HJ70x〗DEAMalmquist指数对中国际省市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

〖BT4〗一、评价方法模型、指标体系及数据

(一)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方法模型

中国各省市的节能减排系统,可以看作一个个单元,通过投入得到产出的活动。针对投入产出这一问题,可以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来测算中国节能减排效率。由于节能减排涉及到“节”和“减”的内涵,需要考虑到当前期和前一期的比较,可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来测算节能减排效率。

节能减排效率进步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方面是引进先进技术或是技术自主创新引致的节能减排进步(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是节能减排政策管理的因素导致节能减排进步(技术效率)。即节能减排效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

摘要: 通过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4~2010年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省域的节能减排效率表现特征,进而运用Tobit模型对省域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效率在此期间处于波动状态,略有提升态势,这得益于技术进步,但节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数省份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进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三因素促进了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提高,而能源价格对节能减排效率的进步有所阻碍,反映中国能源定价机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节能减排效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37-07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但同时,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已制约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中国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代价太大,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无论是内在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还是外在国际的压力,中国亟需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等约束性目标。这是在“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基础之上的新目标,因此更加具有挑战性。近年来,中国各省市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评价分析中国各省域节能减排效率,并分析找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这将对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及各省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有着理论与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来测算我国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4]。但对于节能减排研究,以上这些研究只研究能源效率或者环境效率,或者说将能源与环境(污染排放)分开研究还是不够全面的。现实中节能减排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在生产和能源消耗的过程中,得到产品的同时,亦带来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在节能的同时也实现减排,同时也可以对“三废”进行有效利用,获得效益。所以将节能和减排放在一起研究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有必要重新构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研究节能减排效率。

目前有些文献对中国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宋马林等采用DEA方法对中国区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5];孙欣运用Malmquist指数对中国及省市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研究[6,7]。但这些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更没有对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因素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建立中国节能减排评价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HJ70x〗DEAMalmquist指数对中国际省市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

〖BT4〗一、评价方法模型、指标体系及数据

(一)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方法模型

中国各省市的节能减排系统,可以看作一个个单元,通过投入得到产出的活动。针对投入产出这一问题,可以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来测算中国节能减排效率。由于节能减排涉及到“节”和“减”的内涵,需要考虑到当前期和前一期的比较,可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来测算节能减排效率。

节能减排效率进步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方面是引进先进技术或是技术自主创新引致的节能减排进步(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是节能减排政策管理的因素导致节能减排进步(技术效率)。即节能减排效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

猜你喜欢
Tobit模型技术效率技术进步
中国乳制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协调性研究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演进视觉下的Logistic模型、Probit模型、Tobit模型研究进展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性失衡问题研究
基于网络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基于适度规模视角的天津农业规模效益、影响因素与发展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