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阅读的困境与出路

2014-08-18 00:36康新慧
文教资料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文文学高职

康新慧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素质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题被引入教育领域以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早已演变成为全民族认同的教育理念。然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素质教育,在部分高校中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其突出表现是高校学生普遍对传统经典阅读产生规避与排斥心理。

一、高职学生文学阅读现状

笔者对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各种应试指南外,“悦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追求,娱乐消遣类读物是他们阅读的首选;多数学生为满足个人兴趣,从图书馆里随便找几本书读一读。当问及最近一年读过哪些文学作品时,学生回答的几乎都是当下畅销书和网络小说。韩寒、郭敬明等“80后”作家相对具有较多读者,玄幻小说与网络小说因为情节曲折、通俗易懂受到青睐与追捧;鲁迅、茅盾等作家因为作品内容沉重、阅读困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一些自称为文学爱好者的学生所读作品无非是《读者》、张爱玲。余华、贾平凹、陈忠实等当下最重要作家的作品学生没有读过甚至没有听说过,莫言因为获得诺奖知名度得以辐射到大学校园,但95%的学生表示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也没有阅读的计划,理由是我们不是文学专业的学生,没有兴趣也没有必要阅读。问及阅读方式,数据显示,摘抄、读后感、批注的几乎没有,大多数人表示什么也不做。

由此可见,文学阅读在高职院校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作品读者大量流失;二是大学生不再将扩大知识容量、提高审美能力作为阅读的主要目的,而是将其作为和购物、聊天功能大致相同的一种消遣方式;三是功利性阅读压倒一切,阅读目的在于有效解决当年面临的实际问题;四是课外阅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多是拿来手边读物快速浏览后丢开,以后甚至想不起来书籍名称更遑论具体内容了。

二、阅读匮乏的症候与表现

文学阅读的匮乏导致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思维能力钝化。

大学生对“悦读”效果的追求,对经典作品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浏览其实是当下很流行的“浅阅读”。“浅阅读”作为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消遣为最高诉求的阅读形式,追求即时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阅读时摒弃理性思考而采取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方法,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其优势在于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但如果仅仅把读书看成一种休闲消遣方式或是获取某种利益的途径,而不是提升学识修养和发展理论思维的手段,其过于功利性的读书目的就会使人在失去学习自觉性的同时带来思维的钝化。浮光掠影式的浅阅读只能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烟云,如果对浅阅读习以为常,那么读者的见解和思考力势必会走向浅薄。与浅阅读相对应的是深阅读,指的是以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方法。布鲁姆说“没有经典,我们会停止思考”。那种反复思索回味经典名著,细品慢嚼的读书感受,那种废寝忘食的读书之乐,是浅阅读者所无法达到的境界。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浅阅读”有可能演化成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浅思维”,影响学生理性思辨能力。

(二)表述能力退化。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对人文文化的理解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对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和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与电脑等现代科技知识的增长、普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中缺乏人文素养、文史知识贫乏、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越来越多。很多学生业余时间用来玩电脑游戏、看搞笑电影、读网络小说,不愿也不想阅读传统经典作品,不看书、少写字,久而久之,成为没有基本读写技能的“无笔族”。提笔忘字者不在少数,能够掌握、使用请假条、请示、总结、简历等常见应用文种的学生不过半数,语言啰唆、言不及义的情况在写作课教学中屡见不鲜。张口说话语言苍白,提笔写字词汇贫乏,甚至不能避免错别字和病句,少数学生甚至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离开电脑的复制粘贴寸步难行。更让人忧虑的是,他们对网上良莠不齐文章的借鉴摘抄明显缺乏鉴别和整合融汇的能力,对老师布置的写作训练内容应付了事,很难有明显的提高。即使是应用广泛常见的应用文文种写作(如总结、通知),也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叶圣陶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体,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能够写出“既通顺又扎实”文章的学生可谓少之又少。

(三)审美能力缺失。

当大学生越来越沉醉于电子媒介艺术带来的视觉享受,将读者改成观众、阅读改成观看、审美改成消费时,其作为阅读主体的审美趣味受到严重影响。

与图像阅读满足于浅层次的耳目之娱和瞬间的感官愉悦不同,文学阅读要求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阅读过程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理解、想象和联想等内省的方式进行的审美活动,它所伴随的理性思考能引导人的创造力、审美力向深度广度拓展,电子图像则将对象的“韵味”转向“震惊”(本雅明),导致主体与对象距离的缩短,而人对意味的探寻、意境的体验和哲理的把握都必须建立在距离感的基础上,距离的缩短意味着读者对文本诗意的体悟和感受能力的消失,审美也就不存在了。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指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使人成为理性的人、个性完美的重要途径。一个不懂得外在美和内在美,不懂得美的真谛,不会欣赏美、审美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深受社会欢迎的人。审美能力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下降,影响了审美素质、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的提高。由于缺乏审美感受力,没有区分美丑的标准和尺度,也就很难抵御三俗作品的侵袭。

三、高职学生文学阅读困境的对策出路

笔者身为高校教师,深知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改变文学生存处境的诉求,目前最具有可操作性且最谨慎的做法是,做好对大学生阅读的时代性引领、警惕性选择和现实性解读,从而树立其阅读经典的意识,培养其阅读经典的习惯,提高其审美感受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

(一)开设文学阅读课,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事实上,目前许多高校本身在专业设置和教育观念上还存在问题。许多高职院校过度地强调学生的就业率,将培养目标过多地放在了专业培养上,这样势必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学校在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的同时,应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全面性人才。高等院校要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增长人文知识,应该增设大学生人文内容的必修课、选修课,保证课程种类齐全,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选修人文学科课程。比如在开设选修课的时候,可以选择开设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素养;开设文学鉴赏、音乐欣赏、国学诵读、唐宋诗词赏析、书法艺术等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

早在2007年,学者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等人明确地提出一个新概念——“大学文学”,强调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从文学开始,呼吁让大学生直接通过文学经典的阅读,接受审美熏陶,与古往今来的优秀心灵对话,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其实,文学欣赏是一门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学科,其重要使命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走近美、发现美、记取美并且能创造美。要让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体味中国文学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拉近经典距离。

经典是具有高度原创性,标志着一个时代和民族的思想艺术高峰,并且能跨越时空给不同时代、民族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和心灵启迪的典范之作,体现了一个民族较稳定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甚至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文学经典形象的间接性、内容的广阔性和思想的深邃性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充分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性、体验人类情感的丰富细致性、领悟思想认识的独特深刻性的同时,全面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完善个性品质、提高品位修养,从而了解世界,观照自我,丰富自己,认识自己。所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经典的阅读对素质教育的特殊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行文学讲座,针对学生实际,用通俗、浅近的语言对经典作品进行介绍评价,使经典走近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笔者曾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想、情感现状,举办过关于张爱玲“传奇”、鲁迅《伤逝》和路遥《平凡的世界》的文学讲座。从自己的阅读经验出发,通过文本细读、钩稽史料、文本比较和结合语境对作品进行阐释。其实,这些作品尤其是《伤逝》、《平凡的世界》中提及的关于人生的终极性问题每个人都要面对:如爱情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爱情的保鲜问题;人的言说与言说背后的困境问题;“开辟新的路”与“为了忘却的纪念”的关系问题;人如何对待苦难、平凡的世界与不平凡的人生的关系问题;希望与绝望的问题。当然,文学提出问题,哲学思考问题,科学给出答案,对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这些问题每个人的态度和选择和作为可以不同,有些问题其实是无解的。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放弃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因为这最终指向的是一个人为什么活着、人要怎么活着的根本命题。通过讲座,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促使学生走近经典,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改革大学语文课堂,强化教学效果。

从文学教学方式看,传统文学教学以讲授、讨论为主,口传与板书作为主要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文学鉴赏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获得感性认识,正如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说,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的全部美和魅力,然而,文本语言背后意味与涵义的探寻使习惯于感性直观阅读的学生深以为苦,于是干脆选择轻松愉快的视图阅读而对文本阅读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从而违背了文学课的教学初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适当利用各种图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电教媒体对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景有着巨大的优越性,赏心悦目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动人心弦的情节,无疑会给学生带来美妙的视听享受,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丰富多样,不仅使课堂充满意境之美,而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文学课的讲授上将电子视图文本作为辅助工具,一方面利用图像的形象直观阐发深奥难懂的文字,尤其是艰涩难懂的文学经典,使复杂性阅读充满愉悦与情趣。另一方面,用抽象的文字印证、充实视觉直观,图文辉映,使图与文独特的魅力都得到充分体现,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高职学生一方面规避和远离文学阅读,一方面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倡导经典文学阅读,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经典文学的精神哺育作用,陶冶其情操,提高其素质,塑造其美好人格,为祖国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人文文学高职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我与文学三十年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