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机制建设思路

2014-08-18 12:15刘喜球
现代情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服务机制总分馆制公共图书馆

刘喜球

〔摘要〕通过国内外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实践的成效对比,分析了当前的湘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现状,并就此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湘西州公共图书馆,提出应从图书馆立法、建设主体上移、总分馆制、区域合作网络等方面保障数字资源服务机制运转的可行性思路的设想。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建设主体;总分馆制;服务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6-0061-05

受益于多重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撑,湘西州内8家公共图书馆在近二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免费开放中央财政资金的有效保障下,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州内各图书馆借评估定级之东风,完成了大部分馆藏的回溯建库工作,实现对馆藏书目的数字化管理和自动化借阅管理。国家文化共享工程配套的计算机网络设备、软件及2TB数字资源,“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无偿赠送给每个县馆的1TB数字资源,国家图书馆实施“全国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将进一步提供海量的、高质量分布式中文数字资源库群。这些公益性的数字资源无疑构成了湘西地区的数字资源服务的资源基础,但是有了这些资源,没有健全的机制和有效服务平台,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配备和主动服务意识,没有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权利意识,公益性数字资源就会囿于存储设备之内,甚至造成整套设备和资源闲置,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

于是,针对湘西独特的老少边穷地区探讨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机制建设,为州内公共图书馆服务湘西州内289万人民群众的公共数字文化需要,着力于总结国内外公益性数字服务实践经验,从湘西地区经济实力及图书馆目前实际状况出发,最终建立一个高效的、可持续性运转的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1国内外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实践

国外方面,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国家,通过《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法》(the 1964 Public Libraries and Museums Act)以征集财产税来建设图书馆。英国大部分地区是通过地方政府的公共图书馆(Library Authorities)在辖区内市、镇、村设置规模不等的固定图书馆和若干流动图书馆来实现数字资源服务[1]。据2011年统计,英国共有4 265个公共图书馆,英国人口有63 223 600人,公共图书馆活动读者就有11 411 561人,全年访问量有306 590 715,平均每位读者访问图书馆26.86次[2]。挪威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大多数市区其实是不足万人的小社区,《挪威图书馆法》规定每个市必须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馆改革2014》的改革方案中提出通过加强数字化技术和图书馆的改组来强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挪威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挪威人口总数为498万,744所公共图书馆。2011年纸质文献外借量为1 861.9万册,数字文献外借量635.8万册件,合计外借量达2 497.7册件,人年均外借文献5.01册件。纸质文献利用率从1990-2011的11年时间来看,纸质文献利用率逐年降低,数字文献利用率逐年提升[3]。美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依据是各州通过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法规和相关法,法规一般都授权地方政府和其他法人成为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地区性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财产税,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对地区性图书馆提供一些补贴,总经费中有较多社会捐款,这主要是美国的法律和税收鼓励社会捐款。根据2009年的美国公共图书馆统计资料[4],全国有9 225个公共图书馆,藏书合计81.6亿册,人均藏书2.7册,人均访问数5.4次,人均咨询1次。美国将近25%的公共图书馆有分馆和流动馆,分馆和流动馆的总数接近公共图书馆的总数,由此可见,作为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体系的触角不仅仅有独立建制的图书馆,还有众多的分馆和流动馆。

国内方面,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表明:总共有公共图书馆2 952个,文献总量69.719万册件,人均0.517册,人年均访问0.283次[5]。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基本指标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如此,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2011年的财政拨款和新增文献藏量与上年相比,分别增加2433%和3481%,成为全球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投入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普惠性、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方面,主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国家图书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平台和技术实力,通过设置分馆和业务指导来实现基层图书馆对民众的全面服务的。广东流动图书馆体系建设,就是通过从2004年起省财政每年单列500万经费,通过省立中山图书馆在欠发达县建立流动分馆,流动分馆读者可享受省馆116种已购数据库资源和22种试用数据库资源,数字资源服务延伸全省。苏州图书馆分馆建设是按需设馆的两级结构模式,它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总馆按照人口密度和区域大小设馆,总馆直接管理所有分馆,苏州总分馆建设是没有政府行政推动的情况下,由苏州图书馆与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合作,采用协议开展的。目前,苏州全市共建成173个分馆,其中非市区分馆达117个,基本实现了各县级市建制镇的全覆盖,并拥有2辆流动图书车以及22个流通服务点,通过分馆、流动图书车、流通服务点免费办理读者证,分馆读者享受总馆所有数字阅读资源[6]。

2.1所处地域经济贫困,图书馆事业发展缺乏地方经济强力支撑湘西地区湖南西部,是湖南省惟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是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地区。全州总人口289.65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8.4%,城镇人口为97.05万人,2012年人均GDP为15 4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038元,农民人均收入为4 229元[7]。湘西州人均GDP为湖南省人均GDP的46.2%,为苏州的13.6%,湘西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湖南省人均70.5%,为苏州的40.1%,农民人均收入湖南省农村人均56.8%,为苏州的21.8%[8-9]。endprint

2.2纸质馆藏陈旧、无数字资源购置能力

州内辖7县1市,分别为吉首市、龙山、古丈、永顺、凤凰、保靖、花垣和泸溪县,州内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有9个,根据2013年实地调研的部分调查,并结合州内各图书馆网上简介,统计州内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为855 904册,其中地级馆1个,藏书20万余册,县级馆8个,馆均藏书9万余册。据《中国图书馆2012年鉴》统计,湖南县级公共图书馆2011年馆均购书经费不足6万元,湘西州县级公共图书馆平均购书经费不足2万元,根本无力购置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藏文献资料陈旧,大多为90年代中期以前购买。全州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合计25 862平方米,阅览座位共1 852个,图书馆编制员工总计120人,馆均建筑面积为2 873平方米、馆均阅览座位205个、馆均职工13人,其中,馆均职工数高于2011年全国县市级公共图书馆的馆均职工数12人,其他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数。

2.3图书馆网站平台缺失,数字资源服务能力不强

湘西州内9个公共图书馆均设置有电子阅览室,提供数字资源的浏览和下载服务。深入电子阅览室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读者上网内容与“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无关、与“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资源无关,大多上网读者目的是随意浏览网上新闻、欣赏视频、聊天与游戏等。在图书馆馆藏书目数字化建库方面,州内9个公共图书馆全都实现了书目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其中绝大多数馆进行了采、编、流、阅等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通过网络和电话询问等途径调查,目前确认通过Internet网络提供图书馆主页仅凤凰县图书馆一家,其他图书馆尚无专门的图书馆Web服务器,仅只是依托相应的政府网站或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等网站提供些简单的页面介绍,没有提供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

2.4缺乏技术人才,文化共享数字资源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文化共享工程是国家从2002年起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它的实施途径主要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站)等机构推广,依托公共电子阅览室阅读平台媒介,通过服务网络实现从城市到农村的全面覆盖,到2015年,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总量将达到530TB,公共电子阅览室基本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和街道、社区,入户率达到50%[10]。全国文化共享工程从2006年进入湘西分批实施,截止到2013年,全州公共图书馆县级支中心设备经过安装和调试,目前大部分馆均可以提供对外服务,并且形成了地、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区域性数字资源服务网络。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的包含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是湘西州开展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重要资源平台。湘西州各级图书馆普遍缺乏计算机技术人才,设备安装、网络和服务器维护能力得不到保障,许多网络设备和数字资源更新一旦出现故障,由于商家售后服务不及时或因售后服务过期,设备长时间处于宕机状态,数字资源提供服务得不到可持续性保障。县级支中心如此,乡镇及社区、村等基层服务点的技术和服务保障状况就更不如人意。

2.5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不强,没有建立区域性图书馆共享机制图书馆人文远比技术要重要。图书馆精神的实践者会从内心深处自发地认识到服务读者的重要性,“每位读者有其需要的数字资源”,帮助读者找到所需要的数字资源,尽力促成更简易、更有效率地获取数字资源的途径实现,这种动力会促成馆员主动学习和掌握图书馆现代服务的业务技术,往往这种主动比起被动地接受培训更有效率,当然这种主动学习是建立在树立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之上,树立在作为一位图书馆员应有的图书馆精神之上的。中国图书馆学会通过的《中国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和《图书馆服务宣言》就是弘扬平等服务、公益服务的图书馆精神、促进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理念与实践。

由于州内公共图书馆馆员受学历背景、专业素养、经济待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职业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不强,公共图书馆服务精神和理念在大多数图书馆员工中相对缺乏。图书馆人员源缺乏资源共建共享思想认同,目前,全州在公共图书馆之间暂无资源共享机制,湘西州地区在经费、资源、人员等劣势下又由于馆际资源相互封闭、馆际缺乏合作、协调和沟通,使得图书馆的资源使用效率、服务效率更加低下,根本没有形成图书馆事业的良性循环机制。

3建立湘西州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机制的设想和思路事实上,湘西地区图书馆事业并不发达。但近几年受益于国家层面的多层政策的驱动,受益于国家众多文化项目的推动,受益于国家财政的支撑,湘西地区图书馆逐步走向规范化的免费开放行列。2013年,在全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测评活动当中,其中花垣、凤凰、泸溪3个县级馆达到一级馆,龙山、保靖、永顺3个县级馆和州图书馆达到二级馆。此次评估说明湘西州图书馆事业发展取得明显的进展,但是与国家倡导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图书馆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地域更为广阔的乡镇、农村地区因人员、经费、技术等原因,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开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3.1力推图书馆立法,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有经费保障英美等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达,其最关键原因是有图书馆立法。图书馆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是建设图书馆的责任主体和建设主体,图书馆法规定图书馆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甚至具体到来源何种税种和抽取额度,规定利用一般财政收入建设公共图书馆的权力。图书馆法应立足中国国情,保障惠及城乡、普及均等的数字资源服务,原则上应根据服务人口密度、服务人口数、服务区域来合理设置公共图书馆规模容量和划拨图书馆经费。对于欠发达落后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法应规定从中央资金划拨专项经费加以补助,保障落后地区最基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开展。开办和管理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公共图书馆事业是惠及全民的文化事业,作为湘西州公共图书馆,作为欠发达地区图书馆,应发出自己的声音,积极呼吁推动国家层面的图书馆立法。endprint

我国图书馆法现已列入“十二五”期间立法项目,并且将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列入图书馆法内容。相信不久将来,《图书馆法》的颁布和实施会保障各级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向乡镇、向社区、向行政村等薄弱地带延伸,让亿万农民切实感受到图书馆来到他们身边,并接受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

3.2建设主体上移,力推总分馆建设机制

国家对图书馆公益性资源服务越来越重视,从2006年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到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从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到2013年的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众多的国家层面文件均将图书馆发展注入了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核心元素,明确提出图书馆建设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强调基本服务免费开放。

但是,由于分税制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影响,政府层级越低,财政收入越得不到保障。事实上,大多数县、乡财政地方税收总额在保障县、乡、村图书馆事业的支出显得力不从心,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这种状况尤为突出。如此财政状况下,要支撑覆盖城乡、普惠全民,人口密度为173人/平方公里的湘西全州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并做到可持续运转,确实是财力难以为继。据估算,以湘西州1 970个行政村,每个村图书室运转费1万元,180个社区,每个社区图书室运转费2万元,165个乡镇(街道),每个5万,地级图书馆1个运转费50万元,县市图书馆8个,每个运转费20万元,计算出湘西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每年需投入3 365万元,这种可持续的投入对于2012年财政总收入为479亿元的湘西州政府是很难以实现的。

数字资源建设特别是商业性学术全文数据库建设是高投入项目,且建设具有长期性,运维成本很高,湘西州内县级、甚至地级图书馆均难以承担如此高昂的成本。因此,建设主体上移和总分馆制正是针对湘西州财政收入这一现实状况而做出的科学合理选择,也是破解省级财政支撑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全省事实上主要服务省城机构和居民,地市级财政支撑公共图书馆服务全地区事实上主要服务市内机构和居民,县级财政支撑公共图书馆服务全县事实上主要服务县城内机构和居民的难题。国内广东流动图书馆模式、深圳图书馆之城、苏州总分馆模式等等均是建设主体上移的成功案例[11]。建设主体上移后,总馆办馆实力和社会影响得到加强,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能得到财力保障。

数字资源的服务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城乡上网用户增长速度很快,特别是通过手机上网获取信息更具备简便。数字资源的服务在缩小信息鸿沟、促进城乡阅读方面较传统纸质文献更具普惠性和优越性。鉴于湘西州地区的财政收入情况,湘西州的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建设主体应上移至湘西州政府,由湘西州政府作为建设主体授权管理单位即湘西州图书馆承担总馆公益性数字资源的建设任务、并作为管理单位负责在各县市设立数字资源分馆,各县市分馆负责在各乡镇(街道)设立数字资源分馆,各乡镇(街道)负责在各行政村设立数字资源室。湘西州图书馆作为数字总馆履行公益性数字资源购置、数字资源采集、特色馆藏数字化、数字资源发布等任务,州馆以下各文献单位只负责对用户的培训、检索指导及数字资源的服务个性化推广服务,不负责具体数字资源技术平台的维护任务,从而减少了县市、乡镇、行政村的数字化设备和资源的重复投入。建设主体上移强化了图书馆人员重心下沉到基层去培训和指导用户使用数字资源职责,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便于收集城乡用户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真实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建设主体上移和总分馆制克服了因馆舍物理场所服务半径的瓶颈,真正实现向全体人群的全面覆盖。

3.3建设多系统跨层级的图书馆区域性合作网络,制作共享的数字资源网站湘西州内除了公共图书馆系统外,还有吉首大学图书馆等高职院校图书馆3个,州科技情报所1个,其中吉首大学图书馆资源、设备、技术相对突出,该馆共有职工近70人,馆藏纸质文献150万余册,电子图书63万余种,订购报刊1 700多种,全文网络数据库近10种,本地数字资源镜像资源达到20TB。建设区域内图书馆服务合作网络对于湘西州少数民族地区尤为重要,资金不足等劣势可通过横向跨系统联合各文献单位,突破因建设主体不同而产生的资源所有权的限制而发挥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行业学会或政府组织的协会,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达到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

针对湘西州人口密度与城镇化率较低、县级公共图书馆力量比较薄弱和基层服务点建设非常滞后等实际情况,湘西州图书馆应抢抓数字资源服务能克服时空障碍的优势,积极争取湖南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延伸服务,通过政府主导下的数字资源对口援建计划,利用VPN访问、设立数字分馆等途径的援助方式,签订长期的对口支援协议,实现湘西州图书馆数字馆藏上规模、上水平,实现州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上平台、上层次。

政府主导,以州财政投入为主,省财政扶持欠发达地区投入为和州内县市财政投入为辅,集中财源,建设州内统一的公益性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州、县市、乡镇、社区(村)四级纵向的数字资源服务网络,通过设立专门的文献传递经费,建立吉首大学、湘西职院、湘西州科技情报所等文献单位的长期文献传递与协作关系,本着互惠互利、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缩小数字鸿沟、保护知识产权等原则,构建湘西州数字资源元数据检索平台,利用文献互助平台开展电子文献传递。对于无知识产权纠纷的数字资源,不管所属权,均应集成在统一的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服务。

3.4依托传统图书馆服务阵地网络,开展多元化媒介服务CNNIC发布的《2012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56亿,农村网民占比为27.6%。城镇互联网普及率59.1%,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37%,农村手机网民达11 722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20.9%,农村网民中手机上网的占比达75.3%,比城镇高3.3个百分点,农村网民使用台式电脑的上网的比例为66.7%,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为32.9%,这一连串数字表明公共图书馆开展多元化媒介服务是大势所趋,是满足民众网络获取信息的需要。endprint

湘西民众的互联网普及率也逐年上升,民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的对策,就是依托州、县市、乡镇、社区(村)四级图书馆阵地网络,整合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和乡村图书室资源,以州图书馆数字总馆资源为平台,集成自购自建数字资源、文化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赠送的公益性数字资源和技术设备,通过有线电视、手机、电脑等不同设备进入千家万户,开展音频、视频、数字文本、咨询等多元媒体服务,在全州形成一个资源丰富、服务快捷、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网络,以满足湘西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数字文化需求。

3.5加强宣传、培训与推广,扩大公益性数字资源阅读用户群体由于信息获取的多源化、图书馆工作的有效性、读者图书馆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原因,读者需求不足是公共图书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12]。因此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与推广,针对性地提供数字资源服务,让民众认识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是扩大公益性数字资源阅读用户群体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图书馆界争取湘西州各级政府、社会更多的资金与资源投入,确保州、县市、乡镇、社区(村)四级网络的图书馆从业人员无后顾之忧,从而稳定一支图书馆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立起有效的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机制,同时广泛征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如退休教师、寒暑期返家的大学生等,从事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整合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如共享工程、数图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和农家书屋等等,以此形成宣传、培训与推广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的合力,同时将计算机、网络化与传统业务更好地结合起来,培训并指导读者利用互联网上数量巨大的资源,建立“发现资源”、“挖掘资源”、“共享资源”、“获取资源”的有效的帮助保障机制,通过贴近民众、了解需求、培训指导等形式,发展和扩大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群。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需求的数字资源类别不同,采取数字资源推广策略也有所不同。针对成人数字资源服务,应着重在信息检索、信息咨询和个性化信息定制推送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和推广;针对学生人群的数字资源服务,应落在经典数字图书阅读、科普视频、教辅学习课件等方面的指导和推广;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资源服务,则应以老年求乐为大背景,以培训指导老年人上网欣赏戏曲、文学阅读等数字休闲娱乐为主。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效提供服务,贴心指导和培训,扩大民众对图书馆资源的客观现实的需求,增强图书馆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4结论

数字资源易共享、易传递、一次投入,阅读无限等优势特征,其公益性毋庸置疑。因此建设湘西州地区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形成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常态机制,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群体差异的有效途径,而这一切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建设主体上移、推行总分馆制等保障措施外,还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以加大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力度。湘西州内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因此需要借助跨系统、跨层级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持、需要借助社会的文化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以达到数字资源服务的惠及城乡,真正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服务。

参考文献

[1]邱冠华,于良芝,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9-39.

[2]Trends in Public and Academic Library Statistics[EB/OL].http:∥www.lboro.ac.uk/microsites/infosci/lisu/lisu-statistics/lisu-Statistics-trends.html,2014-01-04.

[3]Statistic Yearbook of Norway 2013[EB/OL].http:∥www.ssb.no/a/english/aarbok/tab/tab-233.html,2013-12-23.

[4]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tiscs.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1[EB/OL].http:∥nces.ed.gov/pubs2012/2012001.pdf,2013-12-08.

[5]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年鉴[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3(第1版):103-104.

[6]苏雁.苏州图书馆:总分馆模式推动全民阅读[N].光明日报,2013-08-04,(4).

[7]湘西统计信息网.湘西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222.240.193.197/xxshowot.php?showID=1984,2013-03-12.

[8]湖南统计信息网.湖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ntj.gov.cn/tjgb/glgb/201303/t2013030798236.htm,2013-03-07.

[9]苏州市统计调查公众网.2012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ztjj.gov.cn/InfoDetail.asp?id=19944,2013-04-16.

[10]国家数字文化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EB/OL].http:∥www.ndcnc.gov.cn/gongcheng/jieshao/201212/t20121212495375.htm,2012-12-12.

[11]熊伟,索新全,等.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点线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宝鸡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4):3-4.

[12]陈力.关于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12-08-28,(59).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endprint

湘西民众的互联网普及率也逐年上升,民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的对策,就是依托州、县市、乡镇、社区(村)四级图书馆阵地网络,整合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和乡村图书室资源,以州图书馆数字总馆资源为平台,集成自购自建数字资源、文化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赠送的公益性数字资源和技术设备,通过有线电视、手机、电脑等不同设备进入千家万户,开展音频、视频、数字文本、咨询等多元媒体服务,在全州形成一个资源丰富、服务快捷、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网络,以满足湘西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数字文化需求。

3.5加强宣传、培训与推广,扩大公益性数字资源阅读用户群体由于信息获取的多源化、图书馆工作的有效性、读者图书馆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原因,读者需求不足是公共图书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12]。因此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与推广,针对性地提供数字资源服务,让民众认识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是扩大公益性数字资源阅读用户群体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图书馆界争取湘西州各级政府、社会更多的资金与资源投入,确保州、县市、乡镇、社区(村)四级网络的图书馆从业人员无后顾之忧,从而稳定一支图书馆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立起有效的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机制,同时广泛征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如退休教师、寒暑期返家的大学生等,从事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整合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如共享工程、数图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和农家书屋等等,以此形成宣传、培训与推广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的合力,同时将计算机、网络化与传统业务更好地结合起来,培训并指导读者利用互联网上数量巨大的资源,建立“发现资源”、“挖掘资源”、“共享资源”、“获取资源”的有效的帮助保障机制,通过贴近民众、了解需求、培训指导等形式,发展和扩大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群。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需求的数字资源类别不同,采取数字资源推广策略也有所不同。针对成人数字资源服务,应着重在信息检索、信息咨询和个性化信息定制推送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和推广;针对学生人群的数字资源服务,应落在经典数字图书阅读、科普视频、教辅学习课件等方面的指导和推广;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资源服务,则应以老年求乐为大背景,以培训指导老年人上网欣赏戏曲、文学阅读等数字休闲娱乐为主。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效提供服务,贴心指导和培训,扩大民众对图书馆资源的客观现实的需求,增强图书馆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4结论

数字资源易共享、易传递、一次投入,阅读无限等优势特征,其公益性毋庸置疑。因此建设湘西州地区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形成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常态机制,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群体差异的有效途径,而这一切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建设主体上移、推行总分馆制等保障措施外,还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以加大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力度。湘西州内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因此需要借助跨系统、跨层级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持、需要借助社会的文化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以达到数字资源服务的惠及城乡,真正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服务。

参考文献

[1]邱冠华,于良芝,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9-39.

[2]Trends in Public and Academic Library Statistics[EB/OL].http:∥www.lboro.ac.uk/microsites/infosci/lisu/lisu-statistics/lisu-Statistics-trends.html,2014-01-04.

[3]Statistic Yearbook of Norway 2013[EB/OL].http:∥www.ssb.no/a/english/aarbok/tab/tab-233.html,2013-12-23.

[4]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tiscs.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1[EB/OL].http:∥nces.ed.gov/pubs2012/2012001.pdf,2013-12-08.

[5]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年鉴[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3(第1版):103-104.

[6]苏雁.苏州图书馆:总分馆模式推动全民阅读[N].光明日报,2013-08-04,(4).

[7]湘西统计信息网.湘西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222.240.193.197/xxshowot.php?showID=1984,2013-03-12.

[8]湖南统计信息网.湖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ntj.gov.cn/tjgb/glgb/201303/t2013030798236.htm,2013-03-07.

[9]苏州市统计调查公众网.2012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ztjj.gov.cn/InfoDetail.asp?id=19944,2013-04-16.

[10]国家数字文化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EB/OL].http:∥www.ndcnc.gov.cn/gongcheng/jieshao/201212/t20121212495375.htm,2012-12-12.

[11]熊伟,索新全,等.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点线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宝鸡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4):3-4.

[12]陈力.关于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12-08-28,(59).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endprint

湘西民众的互联网普及率也逐年上升,民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的对策,就是依托州、县市、乡镇、社区(村)四级图书馆阵地网络,整合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和乡村图书室资源,以州图书馆数字总馆资源为平台,集成自购自建数字资源、文化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赠送的公益性数字资源和技术设备,通过有线电视、手机、电脑等不同设备进入千家万户,开展音频、视频、数字文本、咨询等多元媒体服务,在全州形成一个资源丰富、服务快捷、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网络,以满足湘西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数字文化需求。

3.5加强宣传、培训与推广,扩大公益性数字资源阅读用户群体由于信息获取的多源化、图书馆工作的有效性、读者图书馆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原因,读者需求不足是公共图书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12]。因此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与推广,针对性地提供数字资源服务,让民众认识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是扩大公益性数字资源阅读用户群体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图书馆界争取湘西州各级政府、社会更多的资金与资源投入,确保州、县市、乡镇、社区(村)四级网络的图书馆从业人员无后顾之忧,从而稳定一支图书馆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立起有效的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机制,同时广泛征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如退休教师、寒暑期返家的大学生等,从事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整合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如共享工程、数图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和农家书屋等等,以此形成宣传、培训与推广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的合力,同时将计算机、网络化与传统业务更好地结合起来,培训并指导读者利用互联网上数量巨大的资源,建立“发现资源”、“挖掘资源”、“共享资源”、“获取资源”的有效的帮助保障机制,通过贴近民众、了解需求、培训指导等形式,发展和扩大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群。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需求的数字资源类别不同,采取数字资源推广策略也有所不同。针对成人数字资源服务,应着重在信息检索、信息咨询和个性化信息定制推送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和推广;针对学生人群的数字资源服务,应落在经典数字图书阅读、科普视频、教辅学习课件等方面的指导和推广;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资源服务,则应以老年求乐为大背景,以培训指导老年人上网欣赏戏曲、文学阅读等数字休闲娱乐为主。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效提供服务,贴心指导和培训,扩大民众对图书馆资源的客观现实的需求,增强图书馆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4结论

数字资源易共享、易传递、一次投入,阅读无限等优势特征,其公益性毋庸置疑。因此建设湘西州地区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形成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常态机制,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群体差异的有效途径,而这一切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建设主体上移、推行总分馆制等保障措施外,还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以加大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力度。湘西州内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因此需要借助跨系统、跨层级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持、需要借助社会的文化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以达到数字资源服务的惠及城乡,真正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服务。

参考文献

[1]邱冠华,于良芝,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9-39.

[2]Trends in Public and Academic Library Statistics[EB/OL].http:∥www.lboro.ac.uk/microsites/infosci/lisu/lisu-statistics/lisu-Statistics-trends.html,2014-01-04.

[3]Statistic Yearbook of Norway 2013[EB/OL].http:∥www.ssb.no/a/english/aarbok/tab/tab-233.html,2013-12-23.

[4]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tiscs.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1[EB/OL].http:∥nces.ed.gov/pubs2012/2012001.pdf,2013-12-08.

[5]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年鉴[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3(第1版):103-104.

[6]苏雁.苏州图书馆:总分馆模式推动全民阅读[N].光明日报,2013-08-04,(4).

[7]湘西统计信息网.湘西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222.240.193.197/xxshowot.php?showID=1984,2013-03-12.

[8]湖南统计信息网.湖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ntj.gov.cn/tjgb/glgb/201303/t2013030798236.htm,2013-03-07.

[9]苏州市统计调查公众网.2012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ztjj.gov.cn/InfoDetail.asp?id=19944,2013-04-16.

[10]国家数字文化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EB/OL].http:∥www.ndcnc.gov.cn/gongcheng/jieshao/201212/t20121212495375.htm,2012-12-12.

[11]熊伟,索新全,等.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点线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宝鸡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4):3-4.

[12]陈力.关于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12-08-28,(59).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机制总分馆制公共图书馆
论现阶段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深入建设问题
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濮阳市开展全民阅读与建设书香城市探析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