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探讨

2014-08-18 10:07刘毅力
现代情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

刘毅力

〔摘要〕随着3G技术的发展,有线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逐渐更为密切,通过手机功能的阅读、购物、电视等形式的娱乐活动开始成为一种潮流,手机图书馆的功能也处于不断发展中。本文针对手机图书馆业务加以探究,对手机图书馆后续的推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短信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6-0146-03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手机网民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手机相关业务如报刊、广播、电视、冲浪、可视聊天、手机银行等应用已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如今,手机图书馆业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中来,成为时尚宠儿,手机图书馆将为读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1手机图书馆的内涵

手机图书馆的业务拓展,是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手机上网阅读功能,手机作为承接图书馆服务的终端,通过数字图书馆的诸多阅读资源来为手机客户提供阅读浏览服务[1]。

2手机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如今,手机图书馆业务已成为新兴的阅读模式,伴随着3G技术的发展,手机图书馆业务也相继得到拓展,诸多参考服务如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以及藏书位置、书签等服务也得到了一系列的发展,其具体特色服务以及功能可归结为以下几种[2]:

2.1手机通知提醒类服务

例如手机图书馆中的后台管理服务会定期给手机图书馆读者发送相关信息,如公告、讲座等活动通知,相关图书提醒信息都是可以带给读者即时有效的浏览服务。

2.2手机指南类服务

该类手机服务是通过WAP网站来加以实现的,将图书馆概况、办证等诸多手续办理方式加以概述,使得图书馆服务真正做到为读者提供便利。此外,该类功能还将为读者提供图书排行榜引导读者进行阅读。

2.3手机检索类服务

为读者提供电子书、期刊周报、图书馆内藏书分布、书目检索服务等信息。

2.4手机咨询类服务

指的是读者可通过此功能就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加以解答,其咨询形式分为短信、视频、在线咨询等。

2.5手机账户类服务

读者可通过短信形式对图书馆账户进行确认,也可使得读者对注册、登录以及手机绑定、预约、支付等功能进行确认。

2.6手机数字资源类服务

可为读者提供手机预览、下载等服务,通过手机图书馆服务为线上读者提供报纸、杂志、歌曲、电影等资源的共享。

2.7手机互动交流类服务

主要是读者利用WAP方式发表个人建议、意见以及各种拓展业务的服务体验,读者也可以通过短信形式将个人对于手机图书馆内书刊推荐、书刊荐购等信息进行分享,或就个人的体验来与其他读者通过微博、QQ空间、论坛等交流区来沟通,图书管理者也参与其中,与众读者一同分享该项服务。

2.8手机图书馆内事务处理类服务

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对图书馆内部日常工作的细分,如采购、编目、清点图书、远程系统维护以及跟踪业务等服务,另外,手机的GPS功能使得图书的定位工作得以准确明晰,图书馆的采编、清点等工具都可以通过二维码技术来获取。

2.9手机远程教育类服务

该类功能可以通过手机图书馆为读者及时有效的提供各种培训辅导工作,如专家讲座、读者互动等栏目的拓展。

3我国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问题

3.1读者缺乏了解手机图书馆,认识浅

如今,绝大多数手机图书馆服务在首页并没有注明该项服务模块,很多图书馆该项服务是从通知公告或者读者服务等模板中间接标明的,更有很多图书馆虽提供该项服务但并没有向读者注明。手机图书馆在发布图书馆公告其方式也是非常单一的,主要以网站发布为主,通过对手机图书馆服务等功能的简单介绍来使得读者有所认知和了解,但很多不登录手机图书馆的读者将得不到此类信息,这对于手机图书馆服务有需求的读者来说是有一定的障碍的。

3.2读者使用手机服务意愿低,顾虑多

很多读者通过手机图书馆服务来进行阅览信息,但仍有许多读者认为其技术的不完善或者消费过高导致该项服务的终止,还有读者认为手机图书馆中获取有效信息是甚微的,从而使用手机图书馆的意愿和主动性都是较弱的。根据此类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一定的思路,很多读者和图书馆内的员工对于手机图书馆业务的普及都认为非常具有难度的,手机图书馆引领的阅读新风尚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很多读者由于对手机图书馆的认知度不够,导致对于其具体的功能和服务不知晓,但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关于手机图书馆的功能以及服务都是非常了解的,在馆员看来对于手机图书馆的发展是更为客观的。目前,手机图书馆业务的开通是通过短信模式来操控的,需要由使用方通过指定的中心号码来发送获取代码,而繁多的代码对于读者来说想要记住是非常烦琐的事情,而且也是非常不便利的。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图书馆针对特定读者而推行服务,这不仅可以积极地调动起读者的积极性,对于该项业务的推广也是非常有效的。目前来看,手机图书馆等业务都是需要通过智能手机来实现阅读的,例如图书馆GPS定位和PDF格式期刊阅读等。WAP网站页面上的手机图书馆目前尚不能实现一些设置,对于读者或者手机图书馆使用客户等提出的问题均不能及时解答,由于WAP网站的运行速度和响应都是较慢的,使得很多手机使用方的上网流量使用过度,如此引出的众多问题都会使得手机图书馆使用者对该项业务产生质疑,从而减少对该项业务的使用[3]。

3.3手机服务内容偏于形式化,特色少

目前,我国手机图书馆业务仅仅将部分服务内容通过手机加以落实,但从根本上来说,手机的运用并没有使得手机图书馆该项服务得到最优化的利用,其基本服务对于使用群体来说也并没有扎实的落实到位,仅仅是基本服务,如图书的借阅提醒或者图书的预约、收藏服务得以开展,另外针对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基本业务如条形码扫描、图书采编、清点等服务是没有得到发展,其中所涉及的服务都是较为肤浅的。endprint

3.4短信、WAP模式功能粗糙,响应迟

针对目前我国手机图书馆业务的开通,基本都是采取WAP方式和短信形式来开通加以实行的,其中WAP方式较为流行。综合来看,目前我国手机图书馆业务的短信模式都是单方向发展的,例如读者接受来自图书馆的相关信息都是纯文本形式,枯燥单调的模式自然不必多说,伴随着多媒体信息和媒介的发展,WAP形式得到了众多读者的青睐,除了简单的界面和流畅的搜索形式对于读者来说都是较为便利的,其较为全面的模式也为读者带来了新鲜的尝试。但关于WAP模式中,读者需要对于网站进行多次重复登录方能成功,累赘复杂的模式也是需要进行修整的。

3.5手机图书馆服务收费不一,免费难

对于手机图书馆的图书阅览等收费情况还是需要界定的,按照我国移动运营商的短信接收的相关标准以及手机上网流量收费标准来统一执行。其中,有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接受短信是免费的,其中也有运营商按照3元/月、2元/月、0.15元/条等标准进行收费,WAP模式则按照手机上网流量的使用概况和套餐情况来收费。

4我国开展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策

考量手机图书馆的前景来看还是较为客观的,手机图书馆开通群体是广泛的,大多数手机图书馆中的业务建设是非常完善的,此外,由于受众群体的使用意愿,使得手机上网普遍化。就如何提高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体验手机图书馆业务的使用,还需要在本质上加强多方面的工作。

4.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读者使用

现在,很多手机使用者对于手机图书馆的认知还是较为浅显的,甚至很大一批人对于手机图书馆的服务都是非常模糊的,这就需要手机图书馆的主办方需要从意识上提高对该项服务的宣传,从而开展各项有效可行的措施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的宣传模式来提高受众群体对该项服务的认知,公告、专题讲座、海报张贴等形式都是极为有效的,网络宣传的形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学校BBS、人人网/QQ群等网络平台,上述形式都将使得手机图书馆的业务得以深入人心,获得更多使用群体的青睐和支持。

4.2优先开展服务,以WAP模式为主

手机图书馆可以为手机客户定时提供相关图书馆服务,其服务内容是较为广泛的,这可以使得读者获得更多的阅读需求,丰富的阅读咨询和信息都将为手机图书馆的使用群体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项目较为实用,基于手机图书馆的服务也是分阶段实行的,其一是各类通知提醒类信息,相关查询类信息以及个人业务办理等信息都是需要相继开展的;其二是通过数字资源来开展的书目预览、下载等特色服务;其三是就文字信息演变而来的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服务,智能手机用户、3G手机用户将可以相继进行馆内机构和馆藏资源GPS导航、条形码扫描等贵宾级服务。但目前来看,很多读者对于手机图书馆的使用并不非常普及,有很多读者认为手机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手机图书馆网站的服务时间也是有限的,但与图书馆网站相比而言,手机图书馆的认可程度更为读者所接受。

4.3制定合理资费,消除费用顾虑

除此之外,关于手机图书馆的收费也是读者更为关心的话题,目前虽有图书馆免费开放,但涉及手机图书馆来说也并不是免费的,使得读者认为手机图书馆不应当收取适应的费用。从目前来看,手机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不限时的,相关数据库、软件系统购买和维护费是较为高昂的,由于沉重的经济负担,手机图书馆也需要衡量其服务主体所接收的经济接纳情况,合理互惠的手机服务费用政策是需要得以衡量的。或者可通过飞信、QQ等形式来推广免费的文本信息,通过推广套餐使用服务来降低收费标准,低廉合理的访问费用也将对手机图书馆的推广奠定基础,手机图书馆需要首先从读者的实际利益和自身的长远效益来出发,合理的收费标准由此制定。

4.4寻求最佳合作者,引进资金和技术

关于手机图书馆的服务和推广并不是靠一己之力所完成,这是需要多个领域的协同加以实现的。如数据库厂商、手机图书馆系统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等都将在手机图书馆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为手机提供各项增值业务、技术支持、丰富的数字资源等来完成该项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另外关于图书馆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同等重要,通过平台共用、资源共享等来完善手机图书馆的使用概况,而企业的参与是可以为手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一系列完善的服务。

总之,手机图书馆是在数字图书馆基础上对于各项服务功能加以完善和补充,其研究内容也是较为丰富的,通过不断地拓展,手机图书馆的理论对数字资源工程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手机图书馆的启用对于相关管理系统和移动无线网络的对接也得到了发展,读者无须到图书馆去进行信息的汲取,手机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包括各项查询、续借、预约等操作都满足了不同读者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对于各项事务的管理是更为有效的,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将使得手机图书馆服务朝着健康、快速、可持续的道路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科.开展高校手机图书馆移动服务新思路[J].科技信息,2012,(6):426-427.

[2]栾荣,蒋大平.基于开放获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成人教育,2012,(4)98-99.

[3]易祖民.国内手机图书馆现状及发展对策——以国家图书馆“掌上国图”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3):109-111.

[4]郎庆华.泛在网络下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目标及实施策略[J].现代情报,2009,29(8):108-111.

[5]明均仁.国内本科院校手机图书馆的调查分析与建设对策[J].现代情报,2014,34(1):61-63,83.

(本文责任编辑:张丽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