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唯善下方成海

2014-08-19 03:03扈澜子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减损圣人老子

扈澜子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00)

水唯善下方成海

扈澜子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00)

在儒家进取精神盛行的今天,无论是否读背过《论语》,我们一路走来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的压力就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我们不断的“进”。恰相反,老子的《道德经》教我们如何“退”。

老子;无为;无不为;退

生命中有很多的艰难,需要我们柔软自己,顺其自然,如青少年,其成长若不顺其自然,被无形枷锁束缚,身心会扭曲。放下升学、考试的压力,进入自然的学习状态中,才能获得顺利的成长。

一、无为而无不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由“因为不居功,所以它的功业不会泯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无为不是目的,无不为才是目的。

再来看: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为无为”要达到的也是“无不治”的目的。我们注意到,老子的“愚”,是大智若愚的愚,是大智。老子的本真的社会,统治者无为,百姓恬淡,上下之间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巧智伪慧,而是以最纯净之心彼此相待。

魏晋时王弼说:“愚,谓无知守真,顺自然也。”老子要我们“顺其自然”,然而这个自然果然是无为的自然吗?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冲。(第五章)“空虚而竭尽,发动起来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加速败亡,还不如持守虚静。”可见老子还是不要败亡的。在上者胡作非为,所以难以治理。在上者养生丰厚,冒死犯上。淡泊清静的人,要比奉养奢华的人高明。老子的淡泊清静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无不为”的理想。而如: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说,只有大公无私才能圆通周遍,才能合于自然,才能合于“道”,才能长久,没身不殆。这更是老子由强调“致虚”、“守静”,以达到无为无不为的目的,真正修护身心。这是老子告诉人们要懂得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

人的天然本性与合理生存状态“自然”是老子理想的“自然”。而我们生活中的自然,依老子之见便是尽人事之后的豁达而非坐以待毙,是把对的事做在对的时间里。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老子总是站在积极的立场上进行所谓消极的举动。并不是不做,且看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等,说的便是凡事都要从点滴做起。

此“退”非彼“退”,老子的顺其自然显然与“越努力,越幸运”并不矛盾,是积极的“退”。有一种“等死模式”,讲的是一考研女士的心路历程。她复习了三个月,每天学习4小时,考前突击一周,差3分没有考上。我们将她花在等待上的时间和她用来尝试的时间加以比较,发现其“等待成本”:5h*6*30=900h几为“穿越成本”:(4h*3*30)+(20h*7)=500h的1.8倍!

尼尔·菲奥里在《战胜拖拉》里如是说: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的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诸事皆如此:简单去做就好,做好了掌握在我们手中的这一份,上天一定不会吝惜掌握在他手中的另一半。

二、相互转化

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庄子·山木》中:“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均可成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的最好诠释。

张岱年先生亦有言:“正面的状态,容纳了反面的成分,才是比较圆满的状态。正面的状态,预先容纳了反面的成分,就可不再转化为反面了。老子认为,结合了‘反’的正,才是‘正’的圆满状态。”

和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故事所讲的一样,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守静”,在“静”中进行观察和思考,努力做各种准备,才能大有作为。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侯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所以一切事物减损它有时反而得到增加,增加它有时反而受到减损。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物极必反。就像站在巅峰,无论哪个放下都是向下;同样的,站在人生的这口大锅的锅底,哪一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过分私爱必定有重大的耗费;太多收藏必然会有厚重的损失,知道休止便不会出现危险,才能够保持长久。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转化的,想要保持长久地处在人生的某个高度,必须要保持“退”的姿态。高亨先生这样说:“上善”之人有如下九个特征:能利万物,大公无私,甘处卑下,不与人争,心胸深远,言而有信,应时而动,执政则善于治国,有办事才能。的确: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I206

A

1005-5312(2014)17-0022-01

猜你喜欢
减损圣人老子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智者老子
交互设计中有关减损理念的延展及探讨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