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演员如何运用规定情境进行角色创作

2014-08-19 03:03穆荣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戏剧舞台创作

穆荣

(深圳市罗湖区文化馆,广东 深圳 518000)

戏剧演员如何运用规定情境进行角色创作

穆荣

(深圳市罗湖区文化馆,广东 深圳 518000)

戏剧表演中角色的创作必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演员在进行角色塑造的同时,必须了解规定情境在人物形象的创作中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对规定情境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阐述,探讨了戏剧演员运用规定情境进行角色创作的方法,并针对演员如何将表演融入情境中提出了自己的体会和建议,以供同类专业人员参考借鉴。

戏剧表演;规定情境;角色塑造;创作

规定情境是戏剧表演人员在创作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和灵感来源,对于演员创作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员认识、理解剧本,再将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规定情境中表达出来,这才是戏剧作品的最佳表现形式。规定情境不但能关系到演员的舞台动作、舞台组织能力,更能表现出演员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因此,运用好规定情境进行戏剧角色的创作,将会使戏剧作品的表演价值提高一个档次。

一、规定情境的作用

在表演的艺术过程中,规定情境既是一种基础元素,也是一种重要的元素。所以演员在创作人物形象时必须要学会抓住人物的行动,但任何一种行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因此,演员创作角色的基本任务,就是搞清“规定情境”,对它进行判断、理解、丰富和具体化。在准确的规定情境中,对人物进行“设身处地”的体验,通过有机的行动过程,展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规定情境在演员的创作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是一把开启创造角色之门的钥匙。由于演员都有着自己的倾向性和自由,在创造角色时便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但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哪种方式方法,演员们都是从角色的内心世界、性格形成、环境、思想情感、社会因素这些方面入手的。这些方面则涵盖了一个角色形成的所有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而这些内外部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讲的“规定情境”。

具体来说,规定情境就是演员扮演的角色面临身处的各种情况的总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规定情境就是剧本的情节,剧本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生活环境,我们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我们自己对它所作的补充,动作设计,演出、美术设计的布景和服装,道具,照明,音响及其他在创作时演员要注意到的一切。”

规定情境在演员的创造中有着不可回避的作用,它是角色展开行动的重要依据和来源。它影响并作用于演员表演、选择舞台动作,组织舞台行动等。我们都知道,要想体现准确的人物形象必须把握有机合理的行动,这就要求演员严格依据剧本所提示的“做什么”去组织行动,挖掘“为什么这么做”,在“为什么这么做”的过程中深入剖析角色所处的环境境遇,面临的矛盾,以此为依据深入把握角色“怎么做”,来选择合理的动作。而组织人物行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深入分析体现规定情境的过程,只有在特定的规定情境里才会产生特定的人物行动。

二、举例分析

以《雷雨》为例。《雷雨》第一段戏是“鲁贵说鬼”,从开幕到繁漪下楼出场前,这段戏里的规定情境是怎样的呢?

这是一个夏天的上午,我们走入这个周公馆的客厅时,就看见鲁贵正向女儿四凤唠叨一些好像是平平常常的家务事情,但仔细听着,就发现这些话里许多很重要的“事实”:四凤的母亲今天要从山东济南来看望女儿和儿子。四凤的妈在那里的一个女学堂里当杂工,月薪仅八元钱,两年才能回一趟家。这对于四凤来说是一件大事。

四凤是鲁贵和鲁妈生的女儿,她的哥哥鲁大海是鲁妈嫁给鲁贵前已有的一个儿子,由于在矿上罢工中当了工人代表,现在在公馆的下房等着与周朴园交涉、谈判。

周公馆的大少爷喜欢四凤,常送东西(戒指、衣料等)给四凤,都被鲁贵看在眼里。看来鲁贵还是很满意女儿与周家大少爷有这一层关系的,他好源源不断地从这位阔少爷那儿弄到钱。

鲁贵对女儿唠唠叨叨谈这么些事情,无论是夸自己还是说闺女,都围绕着一个目的——向四凤要钱花。

这客厅里闹鬼的事吓坏了不少人,但实际上是公馆的太太与大少爷在半年多以前,半夜三更在此地谈情说爱被误传的。因而,鲁贵要四凤小心些,对周家大少爷的感情纠缠不要当真,周家大少爷实际上不会真爱一个下人的女儿,同时要四凤提防太太因心生妒忌而找茬。

四凤知道周萍和繁漪已有半年多不常说话了,而太太又比老爷小二十来岁,他们两个人似乎感情不好,老爷从矿上一回来,太太就装病不下楼。

这是第一段戏里交待的规定情境(“事实”),到此,尚未有“事件”发生,但从鲁贵说鬼的这段戏看,这些“事实”包含了老爷与太太、太太与大少爷、鲁妈与鲁贵和四凤、太太与四凤以及工人代表鲁大海与周公馆之间的纠葛在一起的矛盾,虽未爆发,但如一堆干柴,只要遇到一点火星,就可能全燃起大火。

三、规定情境中的角色塑造

任何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在行动和规定情境的结合中产生,然而规定情境制约着角色的一切,演员不可能有任何脱离了规定情境的行动。若没有了规定情境的制约,演员的行动就失去了意义,便只能沦为“一般化”的行动,也就谈不上什么人物形象的创造了。可见,在角色创作中人物行动和规定情境的关系就犹如鱼和水,鱼离开水即死,也就是说没有水也就不可能有鱼的生存;同样没有规定情境的行动也是不存在的,正因如此才会有“特定的规定情境必产生特定的人物行动”。

规定情境又能够制约和促进角色的行动,这就要求人物的行动必须随着规定情境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剧中时空的推移变换,在事实事件、矛盾冲突、人物关系等等各方面不断的改变和发展,规定情境也会随着剧情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不断深入。这就要求演员在塑造角色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规定情境的改变,适时适当地选择和组织动作,使人物的行动能够紧扣规定情境的发展和变化。正是规定情境的发展和变化才使角色的行动不断地随之推进。

表演艺术又是演人的艺术,自然规定情境就是演员创造人物形象时极其重要的元素。因此演员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是否逼真、鲜明,是否符合剧本的需要,与演员对规定情境的理解、发掘、体验、感受和把握的程度是紧密关联的。因此,演员要想创作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不仅要掌握人物行动,还要掌握人物所处环境境遇、剧本的规定情境。因为只有明确了人物的处境、人物的遭遇、面临的矛盾等,才能明确人物为什么这么做,进一步去找到人物的心理、性格逻辑,进而以人物的观点角度对规定情境进行真实的感受,认真地生活于人物行动的规定情境中,去接受假定情境中的刺激来真正的激发演员自己心中的创作灵感与欲望,从而达到高度的敏感与控制。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也说到:“首先你应当把那从剧本中,从导演的排演中,从演员自己的幻想里取得的一切‘规定情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想象一下。这一切资料会使你对所扮演的角色在它周围环境中所过的生活有着一个总的概念……还应该真诚地相信在现实中这种生活的实际可能性;应该习惯于这种生活,做到和别人的这种生活打成一片。假使把这一切都做到了,那么在你们内心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热情的真实或者情感的逼真。”由此也可看出规定情境在演员创作中的重要性。

四、将表演融入情境

对演员而言,对规定情境挖掘和体验的深浅直接影响着演员对任务的诠释,因此演员要想更好地完成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创作,就必须对规定情境做最详细的设定。若光凭剧本中的舞台提示还不足以深层次的挖掘人物的内心,我们可以通过写人物小传的方式,多给自己一些“假使”,通过丰富的想象多给角色一些设计,对角色的规定情境做最大限度的补充和深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分析角色。

其次,演员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想象”中站到剧中人物的地位,能够“假设”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实际境况和特殊遭遇,以此来激发出人物应有的形体心理自我感觉,从而合理的安排人物的行动和生活。

最重要的是,对于规定情境演员必须要全心全意地去“相信”,还要让观众也去相信并融入该规定情境中去。因为规定情境说到底,就是一种艺术的虚构,一种假定性。它不仅是满足演员上场所需要的一切条件,更加服务于演员的舞台行动。演员只有真实的相信了规定情境的存在,才能在舞台上产生对事物的正确态度,激发行动的欲望,并且使演员在舞台上能随时进行即兴的、合理的适应,从而使演员活跃在舞台上,捕捉到真实的舞台感受,在创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结语

规定情境在戏剧创作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作用、影响贯穿整个戏剧作品。在演员创作中的各个环节的,它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在创作中对它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影响并决定了最后演出呈现的效果。演员的创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生活的。演出艺术质量的提高和演员深入生活和认识生活的深度成正比的。演员对于规定情境的分析,判断和挖掘直接影响到了演员对于舞台行动的选择,进而影响整部作品。因此,合理运用规定情境,将会创作出拥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戏剧作品。

[1]卢毅.浅析表演教学中的基础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2]杨瑟瑟.浅议话剧舞台表演中真实感的塑造[J].青春岁月,2012(04).

J812

A

1005-5312(2014)17-0025-02

猜你喜欢
戏剧舞台创作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戏剧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