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题材不一样的精彩
——《逃出生天》和《救火英雄》的比较分析

2014-08-19 03:03李琳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浓烟救火火场

李琳琳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一样的题材不一样的精彩
——《逃出生天》和《救火英雄》的比较分析

李琳琳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逃出生天》和《救火英雄》这两部影片的主创都是香港电影人,同样选择了火灾作为表现题材,但是二者的表现风格却大相径庭。从影片立意、剧本风格再到人物塑造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一个是典型的主旋律灾难片,弘扬消防员的英勇行为和牺牲精神。一个是披着商业灾难片的外衣行对灾难中的人性和浓烟的哲学思考。真可谓一样的题材不一样的精彩。

影片立意;剧本风格;人物形象;救火

《逃出生天》和《救火英雄》都属于消防题材,但都为避免影片沦为政治宣传片而将影片的主题向灾难片上转移。《逃出生天》和《救火英雄》相比,商业片的味道更为严重,具备一部商业灾难片的核心要素:群像式的人物塑造、壮观的灾难场面、闯关式的营救过程、常态生活与突发事件的情境对比等。《逃出生天》是由以拍摄惊悚片见长的彭氏兄弟执导,古天乐、刘青云、李心洁等两岸三地的演技实力派影星领衔主演。影片中也有不少主旋律的情节,只是导演彭顺彭发兄弟在操作上,没有强行插入硬宣传,也没有极力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或是公共职能部门的努力,而是着力刻画灾难面前的众生相,避免《逃出生天》成为“救灾片”。《逃出生天》将表现重点放在了火灾中的困难重重以及人们闯关似的艰难逃生的曲折过程上,以事件为核心,以事件带人物,虽然对在灾难面前的人性的描写和患难与共的情感渲染,但是都点到即止,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

相较于《逃出生天》,《救火英雄》的片名与影片主题似乎词不达意,片名是“救火英雄”,但影片中主要讲述的却是救人而非救火,以人物带动引领事件,着重强调了浓烟的意象作用,灾难场面的刻画其实只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导演郭子健谈到这部影片拍摄的初衷时说道“它的一个消防员朋友告诉他,真正的火场,最可怕的不是火而是烟”。片中也反复强调了“烟”的地位,例如人物多次提到的“火场的浓烟是消防员最大的敌人”,“千万别相信浓烟中所看到的一切”,“你要救人就一定要战胜烟”。这些已经远远超出烟的能指范围,而是借指了人们生活中无法摆脱,无法面对无法诉说的内心角落。为了更好的表现烟的深层含义,影片刻意将烟打造成黑夜里阴森恐怖随时吞噬人的魔鬼形象。不同于《逃出生天》中仅将烟作为叙事线索,《救火英雄》中创新的对烟的意象进行哲学思考,使这部影片有别于其它同类题材而带有了一丝文艺气息。

有别于《救火英雄》在类型片中进行的大胆尝试,《逃出生天》的故事则规规矩矩的,清晰明了,对于主题的阐述、人物的刻画更可谓是四平八稳、可圈可点。《逃出生天》的叙事简洁流畅,将防火意识、火灾求生技能这些主旋律的命题巧妙的融入影片中,清晰的传达了:一场夺走多条性命的大火正是因为一个未完全掐灭的烟头引起;一些商家违规存放危险化学物品,以及一些人在逃离火灾现场的过程中纠结于个人财物甚至趁火打劫,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简言之就是一只烟头引发的火灾,在这里作为叙事线索的烟,其地位可谓是重中之重啊。

影片《逃出生天》的人物塑造亦是可圈可点,刘青云饰演的大军是消防特勤队长,一切按章办事,谨守工作纪律。在面对火灾时,为了救人可以将父亲的安危置之度外,代表的是职业道德和理性。同样作为消防员的弟弟阿强则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在火灾中对于大军没有选择先救父亲的作法感到气愤,由此兄弟之间产生隔阂,阿强同时对于消防员的职业定位开始产生怀疑,于是选择离开消防队,他代表的是家庭情感和感性。兄弟二人的矛盾实质在于情感对于职责的挑战。当真正的选择摆在了阿强和大嫂思乐面前的时候,他们才深刻的理解了大军,从而冰释前嫌。同样的,大军作为一名消防员无疑是合格的,在家庭和工作之间他貌似选择的是工作,其实他也是有感情的。在影片开头他放弃升职、提出转业申请的情节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只不过在火场上“没得选”,只能就近救人。

《逃出生天》有几处弘扬主旋律的部分,但是影片没有将消防员塑造成无所不能、一出手便消灾消难的超人,而是通过主人公大军和弟弟阿强之间的矛盾设计,巧妙地揭示出消防员鲜为人知的矛盾内心。在最危急的关头,大军尝试牺牲自己以拯救妻子、弟弟及群众的举动,使人们熟悉的舍己为人的形象得到丰富和提升,一个既有高度职业牺牲精神、又对家庭有着十足责任心的消防员形象被成功烘托出来。

影片《救火英雄》中,何永森性格冷静、隐忍稳重,前途不可限量,因不敢承认错误而让兄弟为自己背了黑锅,感觉对不起兄弟,对于火场也有着莫名的恐惧。这个人物在影片中可以说是最接近普通人的,他既不像游邦潮一样安于现状,也不像叶志辉急功近利,更没有海洋的悲剧故事。在火场里,森既要对抗真实的浓烟,又要与自己心里的“浓烟”搏斗,他一直扛着很重的思想包袱,一直怕在浓烟里出现,担心在浓烟里迷失自己。在临调走的前一天,他不得不面对女友的离开,上司兼好友的殉职、另一位好友的质疑疏远以及一场浓烟滚滚的火灾。然而真的进入火场,与浓烟融为一体后他的心却渐渐平静下来,为了解救游邦潮和他的孩子最终殉职完成了自己心灵的救赎。

游邦潮作为一个单身爸爸,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事比他的儿子重要,从他开消防车接送儿子中可见一斑。他为人粗枝大叶,不会为了升职而挖空心思往上爬,但他也不会为了救援而豁出性命。他不是一个好的消防员,不能放下自己的安危冲进火场救人,他心里的浓烟是“自私”。但另一方面,他又可以为了儿子奋不顾身的冲进随时能够吞噬人的浓烟之中。

叶志辉是和游邦潮、何勇森同时入职的队友和好朋友,但与他们二人不同的是他想上位的企图心远远大于救火。当他成为二人的上司后,处心积虑要把何永森调走,而游邦潮和何永森也开始对他提防。虽然有踩着兄弟上位以及为了巴结上司而罔顾险情的嫌疑。但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依然能够顾虑到朋友的安全而拒绝接受救助,从这一层面来说,他的人物形象亦被升华。导演可能觉得这样还稍嫌不够,借叶志安老婆对何永森说道“他把你当兄弟啊”来进一步佐证,但也有画蛇添足之弊。这三个人物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兄弟之间的恩怨,从出现裂痕,到相互猜疑,再到火场中的重归于好,构成了整部片子的叙事线索和发展脉络。

除了何永森、游邦潮和叶志辉这三位年轻演员的出色表演外,培总和胡军饰演的海洋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培总作为消防队中经验丰富的老人,喜欢炫耀自己的火场经验,但又无奈于年纪渐长而体力下降,担心被人看出来只好强充门面。海洋的出现让培总感到了危机,从第一次见面就开始暗中较劲,但在一次次的合作中逐渐生出了一股惺惺相惜之感。在浓烟面前,培总直面浓烟的存在,勇敢的与烟融为一体,正如他拿着烟对何永森说的那样“手中有烟,心中无烟”。他是唯一一个在烟中只为救人没有负担对烟没有恐惧的人,最终他为了给受困人员争取呼吸空间而葬身浓烟,完成了他最为纯粹的自我牺牲。海洋与培总则相反,他身上背负着没有救活儿子的心理负担,在浓烟中容易迷失,所以他对何永森说“千万别相信浓烟中的一切”,“要救人就要战胜浓烟”。浓烟对于他来说不仅是危险的雷区,更是一场噩梦。但是当他再度成为消防员后,他屡次不顾危险,不顾规则深入险地,一方面是他在新环境中急于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潜意识的对过往进行弥补。

对普通人的塑造,两部影片各有侧重。《逃出生天》设计了灾难中普通人的群像,有趁火打劫、自私自利的打工仔,有相依为命、共同逃生的保安父子,还有一家三口在灾难面前的不离不弃。思乐作为影片中唯一一个挑大梁的女性角色,她不仅是大军的妻子,更是一个怀有宝宝的母亲。对于大军努力工作没有时间陪伴自己感到不理解,对于救灾中没有第一个救自己感到不满,致使二人矛盾进一步升级。但在逃离火场的过程中,思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了丈夫的难处,也从侧面进一步阐释了火灾中救人没得选的命题。不过,影片对人性和情感的描绘是点到即止的,并没有多么深入地去刻画,而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灾难场景以及逃生过程的打造上。

在《救火英雄》中,白冰饰演的电厂工程师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女性角色,在影片中她不仅是帮助消防员实施救援的助手,而且也是等待消防员救援的受困者。她虽然不是消防员,但她对火灾有着清晰的认识以及预见性,在发现发电站的安全隐患后,她不畏高层与之进行激烈的争辩,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事故的发生。她不仅是一个亲历者,在某种程度上,她还作为一个局外人了解事故的前因后果。同时导演也有意借助她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在火场中看清自己”,起到再次升华主题的作用。

谭耀文饰演的经理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整部片子里唯一的反面角色,如果不是他下命令强行打开备用电源的话,这场灾难也许不会发生,他可以说是这场灾难的直接制造者。为了怕担责任而不顾员工的劝阻强行用电,最终导致灾难的发生,而他自己也难逃死亡的命运。但是从经理在危急时刻忍受痛苦努力把卡递出救活了其他人的这一点来看,经理身上的人性并没有消失殆尽,甚而可以说他不仅救了他人,也救了他自己,这个自救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命救赎而是精神层面上的解救。

《逃出生天》叙事清晰流畅,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故事展开,没有太多的细枝末节,火灾中对于普通人的描写,也都有理有据可以自圆其说。而《救火英雄》中,每一组人物的矛盾冲突都可以独立出来构成一个完整而精彩的故事,但导演将他们全部放入一个长度仅为90分钟的故事中就稍嫌紧凑了,每个故事都只能稍作展开,故情节不连贯,只能草草收场。通观《逃出生天》和《救火英雄》两部影片可以看出,影片创作风格的不同导致影片拍摄手法以及主题思想的不同,前者我们看到了消防员在灾难面前的英勇行为、牺牲精神以及兄弟间的情义,而后者则让我们看到了在灾难中对于人性以及浓烟的哲学思辨。

[1]百度百科.救火英雄.

[2]百度百科.逃出生天.

[3]索亚斌.《救火英雄》影片评论[J].当代电影,2014:47-49.

[4]林丽宁.《救火英雄》剧作模式分析[J].当代电影,2014:53-56.

[5]魏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J905

A

1005-5312(2014)17-0131-02

猜你喜欢
浓烟救火火场
基于无人机进行火场搜救设备的研究设计
浓烟瀑布
那一夜
电视机起火了
消防员救火
救火
前方火灾,超人出动!
路虎揽胜车左侧排气管冒浓烟
雪孩子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