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模之路
——罗仑模特大赛》的比较分析看真人秀节目创新

2014-08-19 03:03梁晓琪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赛制全美真人秀

梁晓琪

(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广西 南宁 530022)

从《超模之路
——罗仑模特大赛》的比较分析看真人秀节目创新

梁晓琪

(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广西 南宁 530022)

从2005年席卷全国的《超级女声》到如今真人秀类节目成省级卫视“标配”,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经历了从声名鹊起,盲目追捧,到今天将模板与本土收视习惯相结合进行改良,进入了相对理性的阶段。中国观众对真人秀的喜爱也使得真人秀节目成了省级卫视的收视押宝,押对了,能成现象级节目,没押好,也要借鉴真人秀的理念运用到选秀节目、益智节目、竞技节目中,增强可看性。

真人秀节目;创新;特色

而早在真人秀这股热潮席卷全国屏幕之前,广西卫视一档大型跨国时尚真人秀节目《超模之路——罗仑模特大赛》(以下简称《超模之路》)就首次以海外真人秀+模特比赛的形式,展示了普通女孩一个月内通过残酷的淘汰赛竞争,最终签约著名模特公司,登上模特最高舞台——米兰时装周的全过程。

真人秀节目起源于欧美,在美国,一档由UPN电视台制作的《全美超模大赛》(America’s Next Top Model,简称ANTM)同样通过真人秀比赛形式选拔模特新秀,该节目已经进行了13季,在许多国家获得了不俗反响。在题材相同、赛制相似的情形下,《超模之路》如何凸显个性,创新致胜呢?以2013年的《超模之路》为例,本文通过两者对比,分析其创新特色。

真人秀,作为动态的具有目的性的限行叙事模型,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的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①因此,真人秀节目应具备参与者、规定情境、目的、规则等要素。在节目的参与者、赛制上面,两者有很大的相似度。作为全程直播的节目,《全美超模》采取边比边拍的方式进行制作,而《超模之路》由于全程在海外录制,一个月的比赛周期结束后,回国进行制作,因而各自具有不同特点。下面逐一进行对比分析。

一、参与者——依据收视群体选择代表性人物

真人秀节目与其他类型节目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凸显的真实性。其真实性的表现主体则是参与其中的人。真人秀节目的主体是“真实的人”,或者说“非角色扮演的真实状态下的人”。②在真人秀节目中,参与者大多是从“匿名”状态下选拔出来的人,即便有少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人,在节目中也被要求从其本身的身份和环境中脱离,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因而,这样的情形下,她/他也是一个“真实的人”。

真人秀节目中,观众会对与自己相类似的人产生兴趣。因此,在选择参与者的时候,《超模之路》没有一味的照搬欧美真人秀设置,而是针对中国观众的地域分布和对模特感兴趣的人群背景进行分析,通过全国海选,在南宁进行了20进12的选拔,最终产生了前往意大利比赛的12名选手。选手籍贯南至台湾地区,北至长春,职业包括学生、白富美、北漂族、个体经营者、职业模特等。事实证明,这些背景各异,具备不同典型特征的选手也各自吸引了一定的观众群体。台湾模特引发了台湾地区模特圈的关注,而14岁北漂模特甚至在网络微博上拥有了自己的后援团。

二、特定情境——凸显海外真人秀特色

真人秀节目的环境是一个非日常化的环境,非常态的生活空间,参与者在与平时生活完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了真实的反应。真人秀时间设置和空间上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是使“真人纪录片”得以成为“秀”的关键性因素。③

在《超模之路》之前,国内真人秀节目还从未走出国门,更别说全程在海外录制,而这一点也成了《超模之路》创新的最大所在。与《全美超模》在美国境内边拍边录的模式不同,《超模之路》全赛程在意大利录制,赛程为1个月,比赛期间选手集体住宿,不得使用手机。12名选手大多是第一次前往意大利,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陌生的竞争对手朝夕相处,将对选手的表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几乎与国内“绝缘”的比赛状态,也极大刺激选手的身心。

真人秀在特定情境的设计中,一般分为室内情境和室外情境。由于拍摄地在时尚之国意大利,节目组将赛制任务与异国风情相互结合,室内外情境相结合。室内情境设计了入住古堡、造型改造、古堡拍片等环节,室外情境设计了任务挑战、走秀挑战、大片拍摄等环节。在这些情境中,封闭环境使得参与者放下伪装,真实反应;室外环境由于需要克服障碍完成任务,参与者必须全情投入。而无处不在的摄像机则随时捕捉12名选手的真实细节。同时,华丽的意式古堡、古老的小镇,富有冲击力的瀑布拍摄、斗兽场拍摄等环节,展现了异国风情,突出差异化的同时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

三、目的——凸显意大利特色

真人秀节目最大的推动力在于参与节目的目的。参与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或得到这个终极目标,而产生竞争的欲望与行动力。因此目的必须是高大上的,具有极大诱惑力的。在《全美超模》中,最大的卖点就是冠军的奖励丰富又优渥,而在《超模之路》中,由于比赛全程已经在意大利完成,意式风情不再是稀缺,所以,冠军的奖励被设定为著名模特经纪公司合约并直接在米兰时装周走秀。

相对于国内模特先签约国内公司再慢慢走向国际的“传统道路”,这份冠军奖励着实是一个诱人的“捷径”。意大利由于“盛产”奢侈品牌,米兰被称为时尚之都,米兰时装周云集世界一线大牌,能在这里亮相,意味着世界顶级时尚圈的大门向你敞开,对于一个想要成为模特的人来说,这个诱惑再大不过了。因此,争夺冠军的目的刺激着选手去竞争,去完成每一个阶段性任务,避免淘汰,从而笑到最后。比赛过程中有选手为比赛过度减肥而晕倒的,有为胜出而耍心机计谋的,还有一直默默努力最后爆发实力的,目的的刺激性功不可没。

四、规则——分组对抗制+导师制度+淘汰制

规则是真人秀节目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推动竞争,但如何去竞争则更重要,这关于节目的观赏性,也关乎参与者的命运走向。

模特比赛的性质使得《全美超模》和《超模之路》都天然具备竞争性,因此规则必不可少。《全美超模》的比赛规则是每周一个挑战加上一个任务,任务结束淘汰一个人,主持人固定为超模Tyra Banks,配合不固定的评委阵容。

而《超模之路》一开始就设计了导师制度,主持人由中国超模黄超燕担任,创意导师GIUSEPPE·CECCARELLI具有多年的时尚行业从业经验,用意大利语和英语全程指导选手们的比赛表现。此外,比赛特设摄影师兼导师GIOVANNI·SQUATRITI,全赛程几乎所有大片都出自他手,他也用丰富的摄影经验评判每一位选手的表现。三位导师分别从模特、时尚业者、摄影师三个方面对选手进行指导和评判,兼顾专业性与全面性。最后决赛评委阵容增强为欧洲四大经纪公司代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在挑战和任务环节,《超模之路》更创新性的使用分组对抗制,将表现突出的2名选手选为队长,由队长自主选择队友,组成队伍进行对抗性比赛,输掉比赛的队伍将淘汰一名选手。这样的赛制设计无疑更加剧了选手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激化人物矛盾。节目进行到后半段,甚至出现了团队分化,勾心斗角的情况,并且由于选手的决策使得实力较强的选手遭到淘汰。人物命运的曲折使得比赛更为激化,推动节目进程。

通过与《全美超模》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超模之路》在欧美真人秀赛制与中国本土化改良之前取得较好的平衡点。作为国内唯一一档全程放在意大利举办的时尚主题电视真人秀节目,《超模之路》直接将中国的优秀模特资源与意大利的时尚零距离结合,创新性的整合意大利顶尖时尚资源,走出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1]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

[2]尹鸿,陆虹.电视真人秀的节目类型分析.http://media.people.com. cn/GB/22100/76588/76590/5258492.html.

[3]试论电视真人秀节目风靡成因:以《全美超模大赛》为例.http: //www.exam8.com/lunwen/yishu/dianshidianying/201211/2498677.html.

[4]崔莹著.做最创意的节目——对话英国权威电视制作人.南方日报出版社.

J905

A

1005-5312(2014)17-0141-01

猜你喜欢
赛制全美真人秀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全美航班短暂停飞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全美最严堕胎法案遭推翻
全美世界悄然获牌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全美音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