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间音乐艺术教育为切入点 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2014-08-19 03:03冯丽明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戏剧民间幼儿

冯丽明

(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以民间音乐艺术教育为切入点 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冯丽明

(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民间音乐,简称民谣、民歌、民乐或民曲。民间音乐是由一般百姓集体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民间音乐;艺术教育;幼儿;审美能力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来说,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不仅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也使幼儿在音乐美的艺术熏陶中,提高幼儿的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一、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兴趣出发侧重目标

我园开展幼儿民间音乐教育实践认识到,我们开始注重培养幼儿对民间音乐艺术的兴趣,侧重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发展幼儿对民间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特别是民间音乐艺术教育从民间歌曲、戏剧欣赏、民间歌舞、民间曲艺和民间器乐几个方面,在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如:在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时,我事先讲了一个小故事,引导幼儿对豫剧中花木兰这个人物有个粗浅的了解,同时,把花木兰在当时社会是怎样替父从军的勇敢,和万般无奈的唱着“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英雄气魄,用故事概括出来,既让幼儿了解歌词,又使幼儿的欣赏兴趣很浓,在欣赏时达到了体现民间戏剧的“美”这个目标,是幼儿喜爱民间戏剧、爱听民间戏剧、爱唱、爱表演民间戏剧。

在培养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具体的艺术活动来实现。只有掌握了粗浅的艺术表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从具体的艺术活动中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艺术表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如:在开展民间歌舞的教学中,我们欣赏和学习了不少带有民族、民间色彩的歌舞,如果单纯的激发幼儿的审美能力,而忽视了对幼儿传授民族、民间歌舞的传统歌舞特点、动作等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就达不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艺术表现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幼儿民间音乐艺术教育中,两个同等重要的目标。

二、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从注重艺术方式入手

在教育中,有不少教师习惯于采用“示范——模仿”为主的教育模式,重在灌输、示范,机械训练;教师唱,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教,幼儿学。在幼儿自己进行艺术活动之前,往往先由教师进行示范唱、示范跳、示范画、示范做,给幼儿提供模仿对象。在民间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干预、指责或要求幼儿模仿太多,结果束缚了幼儿的双手和大脑,禁锢了幼儿的思想和情感,使幼儿难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探索。因而,幼儿所完成的艺术品所进行的艺术活动,普遍缺乏童稚的审美情趣,而概念化的情形却十分明显、突出。教师在评价艺术活动的时候,格外重视其活动的结果。可见,教师没有成为幼儿自主进行艺术活动的积极支持者,没有帮助幼儿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

而在我园开展的幼儿民间音乐艺术活动中,教师每次在幼儿从事活动之前,一般不给幼儿提供模仿的范例,只提供各种活动的材料。在幼儿进行民间音乐艺术活动过程中,教师很少发指令,很少干涉,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需要去选择材料,使用材料,并且不催促幼儿尽快完成任务,给幼儿预留感受、体验的空间,使幼儿体验到活动的无穷乐趣。

在评价幼儿民间音乐艺术活动时,教师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愉悦情绪体验。如“看得出,你很喜欢这段戏剧唱段,请你也跟着唱一唱。”“真了不起,你已经编了这么长时间了,请你跳跳你编的舞蹈,好吗?”教师采取这些策略是由我园进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所决定的。因为,对幼儿进行民间音乐教育过程,首先是幼儿自我的学习过程,幼儿的艺术素质“花蕾”,在适当的环境中,自然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与此同时,教师要了解幼儿民间音乐的艺术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幼儿对民间音乐艺术才能发展的关键期,运用科学而又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导幼儿参加民间音乐活动,提高并发展幼儿民间音乐艺术才能。

同时,我园也开始探索幼儿教育的多种模式及科学方法,试图用“引导——发现”式来采代“示范——模仿”式,以最大地发挥幼儿的自由思维、自由联想,提高幼儿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能力,努力把“枯燥训练”式,改变为“情景陶冶”式,使民间音乐艺术教育充满色彩,促进幼儿审美感知,诱发其审美创造的火花。

三、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以艺术途径介入

我认为对幼儿进行民间音乐艺术教育,是可以存在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潜性地存在与幼儿生活的每一角落。

我们带领幼儿外出参观历史博物馆、民间艺术展览、观看民族音乐会,欣赏戏剧片段等等,观注各种社会民间音乐艺术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民间音乐的美,培养幼儿审美直觉、审美感和审美情趣。

只要我们教师抓住契机,不仅利用园内的一日活动,更多地让幼儿尽情游戏、表演、创作,还要在环境创作上,体现民间音乐艺术的特色。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多种途径的手段,已扩大幼儿民间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充分利用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戏剧和民间曲艺等,这些教育资源,抓住其具有拟人化和虚拟化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民间音乐艺术教育。

J605

A

1005-5312(2014)17-0182-01

猜你喜欢
戏剧民间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有趣的戏剧课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