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4-08-19 03:03刘浩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名录音乐会文化遗产

刘浩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非遗与中国传统文化

刘浩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其中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自2006年6月10日迎来了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标志。从此,为正确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支撑着中华民族长久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如果根系发达中华民族必然长盛不衰,如果根系衰败,中华民族将会失去她作为“中华”的意义。人们说只要有生鱼片、相扑、花道、茶道、艺妓,日本民族就在;只要有泡菜、烤肉、跆拳道、韩服,韩国民族就在;而中国只要保护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就在。

现代化的急速发展,是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市民、专家、学者更加注重中国民族根的问题。2006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掀起了一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并进。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此后,2008年6月又出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而各省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未被发现或已经发现但至今未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仍数不胜数。

但申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团体,是否对申报对象采取了应有的保护措施呢?我想有很多是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容乐观的。某某民间乐社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奖牌,有了非遗传承人,有了非遗保障金。这在局外人看了是何等好事,但事实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美好。由于这村有了“荣誉称号”而和他有师承关系或合作关系的乐社没有,这必然引起乐社间的嫉妒和矛盾。另外,传承人、传承金,也会成为乐社内部的矛盾焦点,传承金的分配不均直接导致乐社内部会员的不满,以至于使他们失去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热情。乐社生存于这样“内忧外患”的环境中,我们不禁会想,这样的乐社还能继续发展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他的保护起到作用了吗?相反,河北省固安县屈家营村的林中树正向我们大家传递着保护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在全球传统音乐交汇的海洋中,太极传统音乐奖颁奖盛典在京隆重举行。在全球50余个报名参选项目中,经过大奖组委会三个阶段的严格评审,中国廊坊市屈家营村“音乐会”的林中树摘得本届太极传统音乐奖。自1986年始,林中树带领屈家营音乐会成员对这一传承了600多年的冀中笙管乐进行了谱本整理、古乐器修复、老乐手保护等大量工作。历时26年,使这一人类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在这评审大会上林中树得到了5万美元的个人奖金。但同样生活在农村,经济并不富裕的林中树却毅然决然的,将这30多万元奉献给了屈家营音乐会。老师曾问过:“河北省有几百个乐社国家花钱为屈家营建立音乐礼堂,这样做值得吗?”虽说建礼堂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但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值得!冀中平原上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乐社,但是却没有几百个林中树啊。如果有几百个林中树,那国家建几百个音乐礼堂,为中国传统文化多搭建几个平台,何乐而不为呢?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老师说过:现代化是一块橡皮擦,它正一块一块的擦掉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否认现代化的影响下改变了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使大批的年轻人在现代化的吸引下来到大城市,以至于农村的乐社因为没有固定的乐手而渐渐干瘪。这,是一种悲哀,一种有心而无力挽回的悲哀。面对现代化浪潮,面对他们软弱无力的挣扎,一方面是同情,一方面让人感觉到他们的自救其实就是自杀,很多时候传统音乐受现代化影响已经失去了它那种原滋原味的神圣感。

但是,现代化又不会因为传统文化需要保护而停下奔驰的脚步,所以我们既然无助,何不另寻他路,或许现代化还能帮到传统文化。我认为现代化是橡皮擦的同时又是笔,它能够书写传统文化昨日的辉煌和今日的努力。现代化的录音、录像等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电视等平台日新月异。如果不是现代化,那些沉睡在箱子底下的古董乐谱将一直沉睡下去,直到世人再也看不清她的身影;如果不是现代化,那些老祖的声音将永远的消失,没人知道古乐的神圣与霸气;如果不是现代化网络的发达,传统文化就可能永久的与世隔绝,没人了解,没人关心,没人去学。

现代化让那些濒危的文化成为永恒,只要现代化与传统保持在两条平行线上,传统不拖现代化的后腿,现代化不干预传统的风味,二者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就能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1]齐易,王昌.端村“音乐会”复兴的启示[J].人民音乐,2013(5).

[2]齐易.高洛音乐会:文化遗产保护范例[J].当代人,2011(11).

[3]张振涛.平原日暮——屈家营的故事[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G12

A

1005-5312(2014)17-0203-01

猜你喜欢
名录音乐会文化遗产
搞砸的音乐会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失败的音乐会
同贺名录
作者名录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生产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