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凝聚力与实现中国梦之我见

2014-08-19 03:03阿西依坡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凉山凝聚力彝族

阿西依坡

(四川凉山州文联,四川 凉山州 615000)

民族凝聚力与实现中国梦之我见

阿西依坡

(四川凉山州文联,四川 凉山州 615000)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真正动力;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彝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冲击,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努力,为全面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梦与民族精神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东方大国,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和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进入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更加强大的世纪。

中国梦,中华民族在经过几千年历史上屡遭战乱,特别是近一百多年来备受外国列强的欺压和凌辱中的抗争中不断丰富和升华的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多民族的国家。然而,崇尚和追求国家完整统一的精神势不可挡,追求民族大团结,谋求国家富强的奋斗从来都是不屈不挠的。历经千年风起云涌的中国文明,终于迎来了60多年前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民族自豪,中国从此屹立在世界东方。更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开创了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中华民族,在伟大的复兴中,民族凝聚力起了关键、重要作用。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围绕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命运在民众中积聚起来的一种不可阻挡的精神力量,更是构成我们国家综合实力和民族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形成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是推动中国过去的发展、促进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五十六个民族,无论在昨天还是在今天,都在不断创造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发扬民族的凝聚力,不断放飞伟大的中国梦。

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不是狭义的民族本位主义,而是一种民族本身的社会意识,是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外延的具体表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不管是人多人少,其民族精神是其成员所认同的信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族人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所体现的心理素质特征、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力量的精神旗帜,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彝民族,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冲击,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把民族文化的弘扬纳入民族精神教育的全过程,使彝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民族文化是无形的力量,是摧不垮,拖不掉、磨不烂、消不掉的永恒的凝聚力。在历史上彝族的大迁徙、明代改土归流遭遇的大屠杀、历代的民族歧视等所带来的蹂躏、反大民族主义的斗争、奴隶社会的黑暗统治、困难时期的饥荒、“文化大革命”的摧残等,对彝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历史性的摧残和伤害,但是,凉山彝族的传统文明没有发生被同化的悲剧,始终完好地保护着自己完整的文化传统。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凉山彝族人民始终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自己的文化,彝民族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这就是牢不可破的民族精神。

以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彝族文明是一种坚强不屈、博纳众长、极具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力。凉山彝族自治州之所以成为中国彝族文化的后花园,是成为中国彝族文化的走廊,是因为凉山彝民族在不断保护和挖掘独有的文化传统,以传统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就是彝民族团结向前的力量。

1935年5月,当中国工农红军渡过金沙江,面临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的危急时刻,凉山彝族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但没有与红军为敌,而且从会理到大渡河,一路帮助红军克服各种困难,特别是通过“彝海结盟”,与红军和平相处,兄弟相待,让红军甩掉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顺利通过彝区,顺利北上实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彝海结盟的壮举,见证了凉山彝族人民对中国革命的关键性的巨大的贡献。可以想象,当时如果没有凉山彝族人民对红军的支持,红军是肯定不可能顺利通过彝区的,也不可能顺利通过大渡河。因为当时凉山彝区各家支势力割据、国民党、土匪、地方官吏横行,滇军的追击、川军的阻击和堵截,再加上复杂的地形,如果再有彝族人阻拦,那么红军就不可能以那么快的时间摆脱困境顺利通过彝区的。这就是凉山彝族人民顾大局识大体民族大团结的成功典范。

凉山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引以为豪的资源的优势、已经建立起的自己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凉山发展的物质基础。凉山又走过了难得的令凉山人民振奋荣耀的最近30多年的跨越性发展,努力跻身于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强州之林的跃升过程,凉山彝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在空前增强,民族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梦想愈加强烈起来。

二、放飞梦想的翅膀

增强民族凝聚力,放飞彝族梦,应该从四个层面去努力:

一是提高领导层对文化的重视。作为掌握权力的彝族领导层,可以说是掌握彝族命运的主要力量,应该率先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树立民族精神,当好传承、挖掘、弘扬、开发彝族文化的领衔,为保护、建设彝族文化鼓与呼,为引领彝族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为梦的放飞提供正确的导向和优质服务。

二是抓好民族教育是关键。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的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彝族聚居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学条件仍然需要改善。从民族教育的条件来看,与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民族教育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如果没有民族教育的发展,就谈不上民族事业的发展繁荣。凉山的民族教育首先是抓好基础教育,特别是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其次是抓好双语教学,根据凉山的实际情况坚持实行彝汉双语教学,培养通彝通汉的双语人才。最后是需要继续努力办好寄宿制学校,让更多的边远贫困学生能读书,稳定就读,完成学业。

三是培养经济人才。传统彝族人有耻于经商的就观念,不善于搞企业,不善于经济工作。但改革开放以来,彝族人的观念更新了,有了经济意识,有了发展经济的愿望。许多的彝族人,已经步入商海,走上了发展企业的道路。凉山的彝族企业,已经从小到大,从小到多,从弱到强,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了,形成了彝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领军。但彝族企业家队伍还处于比较弱势,需要发展。作为站在经济建设最前沿的彝族企业家,要把彝族地区建设作为己任,带头发展彝族企业,发展经济,带头改变贫困面貌。凉山彝族企业家协会的成立,凝聚了彝族企业界的力量,松散的彝族企业界有了组织,形成了一股合力。这股力量,还需要整合,通过这个平台,做到抱团取暖,强强联手,攻项目,促发展。彝族企业界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注入民族文化意识,应该把民族意识融合于企业文化,让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以文化凝聚民族的向心力。

四是传承和发展彝族文化。党政作为文化的维护者和创造者,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峰,积极保护彝族文化遗产,挖掘彝族文化,开发彝族文化,发展彝族文化。首先要确立民族意识,才有民族自尊,有了民族自尊才能更好地自觉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能做事做成事。

实现凉山梦,必须凝聚各民族力量,这就是凉山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凉山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凉山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美丽凉山和伟大时代的凉山各族人民,共同享有放飞人生梦想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时代一起发展与进步的机会。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凉山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凉山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实力的提升。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经济总量已跃居全国三十六个自治州的第二位,但人均收入低、经济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贫困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还有很大的贫困面。所以,经济需要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凉山的社会和谐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要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采取各种措施,真正提升全社会的经济指数。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

三是突出凉山特色的“文明特征”。凉山彝族文明是上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民族文明,要体现民族特色和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传统文明。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梦想就没有远大目标,而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要为胸怀实现中国梦的崇高理想,做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努力做好各民族的梦,实现各民族的梦,才能真正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G12

A

1005-5312(2014)17-0259-02

猜你喜欢
凉山凝聚力彝族
彝族海菜腔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如此凝聚力”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