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思维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

2014-08-19 03:03曹桂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英语词汇隐喻词汇

高 倩 曹桂杰

(东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隐喻思维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

高 倩 曹桂杰

(东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思维与行为方式。词汇习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隐喻思维能帮助学习者将词汇学习置于客观世界、人类经验及认知语言结构和意义中,从而提高英语词汇习得效果。隐喻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构词与词性转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并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运用相关的隐喻认知理论可以使词汇教学方法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从而有利于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词汇学习方法。

隐喻;隐喻思维;英语词汇习得

一、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指出了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性。这是对传统“隐喻修辞观”的一种挑战,Lakoff在书中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来解释隐喻现象:目标域概念是人们想要表达的对象或事物,即本体;源域概念是被用来描述目标域概念的对象或事物,即喻体。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易于理解的源域概念映射到一个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概念,也就是从喻体影射到本体。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即在一种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另一种概念,这就是人类的隐喻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形成了语言中的跨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普通语言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来自隐喻概念,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隐喻将理性与想象结合,是人们理解不能理解的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必然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隐喻思维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作用

(一)运用隐喻思维加深单词的记忆及扩大词汇量

隐喻使人具有将物体空间(physical space)映射到概念空间(conceptual space)的能力,有将具体事物概念结构影射到相应的抽象概念结构的能力,因此人们就有了构成复杂概念的能力。这种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说明了一个词语相互关联的多个义项之问的关系,较好地解释了多义现象。由于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多义现象是通过隐喻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在学习词汇时,应抓住一词多义的特点对词义进行全面认识。

(二)运用隐喻思维,加深对英语文章的理解

根据认知理论,词义的发展和演变是通过认知手段实现的,是人类隐喻思维的结果。隐喻是连结语言和认知的纽带。隐喻思维通过意项图式将现实生活中看似毫无关联但在一些方面有所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课文中的短语为实例:“make one’s blood boil”(使某人生气)是把使血液沸腾用到生气上,因为人一生气心跳加快,血液温度会生高。“knots in one’s stomach”(紧张,不安)用胃里的结来代替紧张。“complain about trifles”(为不值一提的事抱怨)用琐事来代替不值一提的事。用“budget、charge、save”这些词把时问当作实物进行描写。用“battered shelter”来代表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的避难所。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册第7课中作者用了很多隐喻词来描写压力大的人如:“hot reactor”、“short circuit”、“perfectionist”。作者用“热反应堆”来比喻爱发怒的人,用“短路”来描写人的心脏出现问题,用“完美主义者”来说明容易发怒的人的原因等。可见隐喻方法更有助于改善和发展学习者的词汇记忆和扩展能力,有助于他们触类旁通地领悟和应用词汇知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和词汇水平。

(三)运用隐喻思维.加深文化对词汇影响的理解

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地域环境及不同的生活经验,英汉两种语言在隐喻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式。形容“白费力气,做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在汉语中说“水中捞月”。在英语中说“tofish in the air”形容“陷入绝境”,汉语说“山穷水尽”,英语是“to be at the end of one’s rope”(在绳子的末端)。“golden ages”汉语是黄金时代、金色年华,还常指精力、身体及记忆等处于顶峰状态的时期:而在英美文化中“golden ages”是指人退休以后的岁月,也就是说60岁以后的阶段。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交流中的偏差,甚至误解,因此只有深刻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才能较为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围的语言隐喻。

三、结语

随着人们对隐喻认识的加深,隐喻式词汇教学为认知科学在语言教学中全面展开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切入点,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表层记忆的不足。隐喻式词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迫使其不得不对每一个底层概念进行深入思考,记忆效率和领会深度都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另外,隐喻的认知特性和辐射特性还可拓宽学生的语言学习思路,做到举一反三,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概念流利。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授对象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结合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J].外语教学,2003(1),48—53.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G42

A

1005-5312(2014)17-0234-01

猜你喜欢
英语词汇隐喻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之我见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