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多气源供应网络规划实施研究

2014-08-25 01:44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气源管网供应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7)

我国天然气市场与资源的“东西相隔”造成沟通不畅.浙江省是经济大省,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大,自2003年引入天然气以来,全省天然气市场发展迅速、消费量逐年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根据浙江省“十二五”能源规划关于“力争能源发展适度超前,能源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1],2015年预计全省天然气年供应保障能力应达170亿m3以上,2020年达400亿m3左右.随着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东海气、船运液化天然气、新粤浙等多气源格局的形成,建设全省统一分配,保障安全的多气源供应网络尤其迫切和必要.

1 气源供应现状分析

2011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是324亿m3,对外依存度高达25%,未来进口天然气的数量还会提高.2008—2010年,浙江省管输天然气供应量分别为17.7,19.1,31.9亿m3,主要消费地区集中在杭、嘉、湖、甬、绍五市,高压天然气现状管网见图1.西一气2004年开始供气,占56%;东海气2005年开始供气,占9%;川气2009年开始供气,占35%.现有输气干线均位于浙北地区;供气覆盖面较小;供气的应急保障能力弱,安全可靠性较差;输气能力不足,按2008年的规划构建“多气源一环网”的格局,多气源已基本实现,一环网却一直未能实施.

图1 天然气管网现状

浙江省管输天然气供应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气源不足,约束了天然气市场的发展.由于气源供应紧张,各地只能量入为出,首先保证居民用气,其次适当发展公建和商业,在有余量的情况下适当发展工业用户,导致各地工业用气比例普遍不高.其次,主干管网建设进度约束了天然气用气区域的扩大.由于天然气利用时间短,高压管道的建设按部就班,许多地区无法用上天然气,进一步导致了这些地区管道燃气市场发展缓慢[2].

按照国家能源局2014年能源指导工作意见,提高天然气的供气保障能力.结合各省市天然气需求情况,制定天然气中长期供应计划.增加常规天然气生产供应.加快推进输气管道、储气设施和LNG接收站[3]项目建设.完善天然气利用政策,加强需求侧管理,制定有序用气方案.浙江省天然气管网规划应时而生,为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至7%~8%,预留管线廊道,避免重复建设,横向多专业覆盖,纵向多层次贯穿.

2 省气源供应规划设计

浙江省常住人口总数达5 644万人,城市化率62.3%,2011年人均GDP 58 665元.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温台沿海平原地区已率先形成了城市连绵区的雏形[4].西气东输一线的进气口位于西北方向的长兴,川气、新粤浙的进气口位于西北部方向的安吉,西气东输二线的进气口位于衢州常山,东海气、进口中宅LNG的进气口位于宁波,温东气田气的进气口位于温州,规划重点如何实现气源共享、相互调配的目标.

从2003—2015年各种气源将以不同的时间和方式进入浙江市场,形成多气源供气的格局,近期管道建设规划见图2,预计省内可争取气源量情况见表1.依据《浙江省天然气市场研究报告》、《浙江省煤炭石油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关于浙江省天然气热电联关项目抢建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浙江省天然气需求预测分为城市用气(含居民、商业、工业、汽车等)及天然气电厂用气,2015年和2020年需求预测见表2.

图2 天然气管网近期规划

表1 各阶段浙江省天然气气源引进预测

表2 需求预测表

由表1,2可见,资源总量与市场需求基本平衡.

为确保未来全省天然气输送的通畅、高效和安全,本规划确立了“就近消纳、区域平衡”的规划思路,即将浙江省天然气市场划分为以杭州为中心的北部区域、以宁波为中心的东部区域、以温台城市群为中心的南部区域和以浙中城市群为中心的西南部区域的四大区域,根据各市场气量需求预测和气源格局,通过区域天然气供需平衡[5]分析来综合确定管网结构与规模.东、北市场要大于西、南市场.七大资源从四个方向进入,基本实现就地消纳和区域平衡,总体上以东、西气源大于市场,向南、北两侧调度.同时,建成西环线,与东环线合围形成全省“大环网”格局,为接纳新粤浙等天然气气源做好准备.

远期要形成“一大环、四小环、多连线”的全省天然气管网,在实现“覆盖全省,县县通”的目标基础上,兼顾与周边省份的联通,解决不断加剧的区域供需平衡问题,保障安全.

远景要完善甬台温复线,同时完善干线连通和支线布局,形成接纳每年700亿m3消纳能力,最终建成覆盖全省、互连互通、安全可靠的全省“网格化式”一张网.浙苏、浙沪、浙闽、浙赣、浙皖为省际联络线,要保证跨省调剂气源,保障供气预留通道,跨省接入方向见图3.

图3 省天然气管网与周边省市连接

3 实施时序

规划覆盖浙江省内包括杭州、宁波、温州等11市及所辖56个县(市)的行政区域;规划分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二个阶段,同时对2030年进行远景展望.

从2013—2015年,建成甬台温线、金丽温线、西二线金衢地区配套支线,初步形成全省“大环网”格局,覆盖除舟山市外的10个设区市,实现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5市“县县通”.管网总长达到1 900 km,输送能力170亿m3以上.

从2015—2020年,计划建成西干线、杭甬复线、甬台温复线、甬金线等管网,基本形成全省“一张网”,除舟山市海岛县外实现“县县通”.管网总长达到4 300 km,输送能力400亿m3以上.各级部门相互配合,完善土地等要素供给保障机制,共同推进省级天然气管网建设.地方政府积极配合,提供要素保障,加强政策处理协调,并建立相应考核机制等措施保障实施.

浙江省天然气供应按照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平衡、统一调度、统一市场、统一价格”的原则.天然气管网由建设、发改、能源主管单位同抓共管,实施、运行、管理由浙江能源公司统一执行.

4 规划特点

1) “全、远、连”的布局.全省天然气管网将形成四方进气多环供应的整体格局,接收不同方向的来气,并通过“一大环、四小环、多连线”将气源调配至全省各地,从而形成“全、远、连”的布局特点.“全”就是管网覆盖面全,可实现“县县通”天然气,全省各气源间通过管网相互连通;“远”就是考虑长远,规划展望至2030年,管径、流量满足最终需求;“连”就是与周边省市建立省际联络线,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及气源应急、调配能力.

2) 协同理论[6-7]指导,与各级城乡规划协调,与其他基础设施廊道协调.规划分为区域规划、总规、控规等层面,长输管线与现有规划的协同关系,更多的体现在区域规划和总规上.天然气管线如何最好的服务城市,又对城市未来建设影响最小,在天然气管网规划中明确沿途首站、末站、分输站的位置.天然气管网规划到城市门站用地,直接与城市中压输配管网对接,指导城市输配管网的建设.

与浙江省交通规划(高速公路、铁路)衔接,原则长输高压天然气管线沿高速公路30 m隔离带敷设,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未来建设矛盾.与浙江省电力设施布局规划衔接,省天然气管线应尽可能避免与特高压、高压电力线长距离并行敷设,并行敷设时水平间距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省天然气管线和设施应尽可能避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不得穿越其核心景区,与风景名胜体系规划衔接见图4.

图4 天然气管网与风景名胜体系规划衔接图

3) 强化规划控制,加强天然气管网廊道预留和控制工作.天然气作为特种气体,保护重大的区域性设施和管制地域的控制建设,廊道的意义重大.几千公里的高压天然气管线,事故影响半径上百米,浙江省经济活跃,土地资源紧缺,天然气管网的建设相当于对两侧做了适建区、控制区、限建区做了约定.天然气管网未来远景可能需要的廊道预留,利于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 区域统筹、专家协调.专项规划兼顾社会发展目标,将资源公平、公正的分配,保证全省各县有公平的机会,追求社会经济机会的公平、能源利用的公平、产业升级的机会、改善环境的机会.天然气管网[8]延生至各县,体现了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并非完全的市场化.通过规划,给丽水市庆元、景宁、龙泉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县能源换代,产业升级的机会.

5 结束语

天然气行业关乎民生,为公众提供了便利,但该行业具有特殊的社会背景,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当前雾霭严重,PM2.5指数不时直逼最大值,作为绿色低碳的一次能源天然气建设急需提速,规划建设合理的天然气管网十分必要.浙江省天然气管网规划将已有的高压管进一步整合,改变管道运行相对独立,管网互联互通性加强,多种气源互联互通,互为补充,互为调峰事故气源.增加区域性环网,供气可靠性提高.气源增加宁波LNG、温州LNG、东海丽水气、新粤浙煤制气.不同气源在不同城市接入管网,实现气源共享,相互调配,规划建设浙江省集陆上海上、国产进口、管输LNG于一体的多气源供应网络.不同气源在不同城市接入管网,实现气源共享,相互调配,规划建设浙江省集陆上海上、国产进口、管输LNG于一体的多气源供应网络.通过规划,“总体谋划,多元合作,分期实施,掌握主动”,完成省委省政府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的要求.同时,我省率先执行国家能源局2014年建设多气源网络的指导意见,也将是全国第一个拥有安全可靠的高压天然气环网规划的省.

参考文献:

[1] 陈海涛.实现能源工作“八个转变”[J].浙江经济,2009(22):41.

[2] 张丽丽.浙江省能源结构优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3] 罗东晓.基于多功能LNG站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体系[J].煤气与热力,2008,28(3):B21-B24.

[4] 陈桂秋,朱小康,吴寻.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2):88-92.

[5] 李秀慧,于汶加.我国天然气供需趋势及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2,21(8):5-8.

[6] 罗彦,杜枫,邱凯付.协同理论下的城乡统筹规划编制[J].规划师,2013,29(12):12-16.

[7] 苗成林,冯俊文,孙丽艳.基于协同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的企业能力系统演化模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1):192-198.

[8] 王剑婷,陈定江,胡山鹰.决策网络图方法用于天然气化工企业发展的规划决策[J].化工学报,2008,59(9):2289-2294.

猜你喜欢
气源管网供应
边远井作为城镇燃气储气调峰气源的可行性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飞机地面气源机组设计及关键技术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织起一张共管网
大型飞机气源起动装备供气流程设计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