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到尼农:难忘那天堂地狱之旅

2014-08-27 08:59康静
焦点 2014年7期
关键词:梅里雪山酥油茶藏民

康静

雨崩 神山下的家园

在丽江时,我联系过一家口碑不错的户外俱乐部,本打算和他们一起去迪庆的高山牧场徒步,因时间不合适,便改道往梅里雪山。俱乐部的藏族导游扎西告诉我,梅里雪山下的雨崩线,是一条非常受欢迎的户外初级徒步路线,值得一去。于是第二天清晨,在青旅门前,我和几位旅行者登上了去飞来寺的包车。他们中有来自浙江刚大学毕业的娜娜,有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女孩,有一位甘肃户外俱乐部打算去梅里雪山踩线(考察户外线路)的头狼,还有两位来自深圳的胖哥夫妻。几天后,我们这些人共同走完了那条雨崩尼农的奇险之路。

从奔子栏到白茫雪山,60多公里一路上坡。先经过金沙江大拐弯,接着翻过4300米的白茫雪山,到德钦梅里雪山脚下。雪山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雪峰有13座,称太子十三峰,从南排到北,其海拔6054米缅茨姆峰最为动人,亭亭玉立,气质若兰,圣洁冰清。藏民说,她是太子峰卡瓦格博的妻子。飞来寺是远观梅里最好的位置,也是去雨崩的包车起点。

住飞来寺时,看了DVD播放中日登山队连续三次攀登卡瓦格博均未能达顶的视频,第三次是1991年,17名登山队员及2名藏族向导全部遇难,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那次登山的神奇传说。开车送我们去西当温泉的藏族司机讲,当年他也就20来岁,正是当向导的好年纪,亲眼见到队员们住在他们村,出发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我问,当时是不是也选过你去带路啊?他脸色一变,郑重的说,就是给我1天1万元的向导费,我也不会去的,梅里是神山,任何人也不可以去碰它!!!是的,我看到,在卡瓦格博雪峰下,冰斗冰川连绵,如玉龙盘旋,晶莹耀眼。每年都有来自滇藏川及青海甘肃的藏民,前来朝拜。

雨崩在梅里雪山下,是梅里雪山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寨。从飞来寺车行10公里下到海拔2000多米的怒江大桥,抵达西当温泉,这里是骑马或徒步去雨崩的起点。

到达西当,早有藏民们牵着自家骡马在井然有序地守候游人了,骡马是梅里雪山下藏人谋生的重要方式,而我们也将从西当开始徒步攀登。说实话,对于自己能不能走完全程,心里也没底,但看到众人的一再鼓励,甚至要帮我背包,我咬牙放弃了骑马;不过深圳胖哥还是决定乘马上山,然后到下雨崩客栈会合。这时,众游客抽签拿号,对号取马,偏偏就遇上大胖子深圳哥对号一匹小骡马,为保证公平又不能换马。我们在路上看见,愁眉苦脸的深圳胖哥骑一程马走一程路,马主人更是暗暗痛在心里。驿道艰难,赶马的藏民宁可自己帮客人背包负重,也绝不肯再让骡马多受一点累,怜爱之情令人感动。

羊肠小道一路艰辛,时不时还要给路边的马帮让路,但景色还不错。山箐里的树木银须倒挂,也有杜鹃万棵,花香鸟语,在大家鼓励下,没想到我也竟然登上了3800米的那宗拉山口,顷刻间,太子十三峰在眼前一字排开,若隐若现的雨崩村出现在谷底,大家欢呼起来。从西当徒步了4小时,攀登到山口,当地人说,再花2小时下山,就是3200米的雨崩上村或下村了。

到达雨崩天已晚,朦胧夜色下雨崩村,如同久远的神话呈现在我眼前,近在咫尺的雪山之美,是那样的令人震撼,不知该如何去形容它!星星多得仿佛塞满了整个夜空,非常明亮,近得就像在头顶上。这是梅里雪山中海拔最高的村寨,住着二十多户藏族人家,日子过得简单,酥油茶、粑粑、土豆就是一顿饭。藏民们坚守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不乱砍伐森林,猎杀动物,更不允许外来者破坏这些规矩。为尽量减少占用土地,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兄弟姐妹和父母不分家,不分土地与牲畜,人口低增长。我住的那家客栈,丈夫娶了一家两姐妹。村里只有一台拖拉机,还是村民把机器拆了,徒步背进山后又组装起来的惟一的机器。如果说人间真有天堂的话,那一定就是梅里雪山深处的雨崩村了,它那冰清玉洁之美,圣洁而充满神秘,令人充满敬意。雨崩是藏人转神山的必到之村,听说绕神山梅里转山祈福,转三圈大概是1到2年,藏民们必定要在雨崩歇歇脚。雨崩不通车也无手机信号,联系外界靠一条宽不足一米宽的驿道,徙步或骑马走七小时,冬天大雪封山时,村子便与外界隔绝。

次日,大家徒步雨崩神瀑。通往瀑布的路一是从澜沧江边的尼农村顺雨崩河上行;另一条则从永宗村翻山而行,这条翻山的路稍近也就是我们从西当徒步沿“究吉拉古”(十八道弯顶)走过的原始森林路,出山箐便到达“雨崩仲堆”(上村及下村)。我们从雨崩下村出发,要徒步3小时,抵达神瀑。神瀑在卡瓦博格峰南侧,来此朝圣的藏人以在此沐浴作为洁净心灵的修炼,并将神瀑视为圣水,盛入瓶中,带回家供奉。

经过原始森林里穿行,突然眼前豁然开朗,娜娜在前面大声叫着“看啊,真美”!是的,我们来到神瀑旁了,难怪叫它神瀑,一看那气势就够恢弘!万仞绝壁,拔地而起,直顶苍穹,陡然在雪山与绿地之间、悬崖峭壁之上,立起一道神人不可逾越的屏障;从峭壁顶端奔流而下的万丈清泉,在岩壁前形成一道巨大幕帘,在漫山遍野经幡的衬托下, 神瀑愈发显得庄严肃穆;阳光斜射升腾,人穿瀑而过能见彩虹绕身,当地人讲春夏冰雪消融,水流增大,神瀑落地溅沫飞扬,而到了雨季则会更为壮观。这时,迎面走来两位浴毕正下山的藏族女子(在神瀑沐浴后藏人会换上色彩鲜艳的新衣服),满脸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对我说,“快点走啊,上面就看见彩虹了”。

我也转瀑三周,感到瀑布的水冰凉透骨刻骨铭心。可是,那些沐浴在水中的藏民们却纹丝不动,幸福地感受着神山的恩赐与祝福,承接着神水的洗礼与滋润,一派多么和谐的天人合一、神人交融、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情景!

尼农风景绝美的奇险之路

离开雨崩,走尼农大峡谷。大家是第一次走此路线,房东告诉我们,如果说西当进雨崩,是翻越一座3800米的那宗拉山口;那末尼农则是沿峡谷一直向下的徒步线路。这条路尚未开发,许多地方只有一脚宽的土径或乱石堆,最最危险的一段,是剩下的三分之一行程,一边是水渠,一边是令人胆战心惊的万丈悬崖,崖下汹涌的澜沧江水流湍急,直上直下落差数百余米。外地人来走,一定得倍加小心。而我们知道,尼农大峡谷,是一个上网也不容易搜到相关资讯的地方。endprint

和娜娜早早出门,让走得快的头狼他们多休息一会儿再出发。按房东提示过河左转再过6座小桥,走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一个有铁丝网的围栏,回头看时,一道彩虹居然出现在雨崩上空,河对岸也有几队人,正从雨崩上村出发。 前晚房东一再说,非本地人走尼农,说是一条生死路怕也不为过,曾有过在此出事的游客包括两个外国人。可我和娜娜,分明很喜欢眼前这条小路,岂不知路的凶险,正在后面潜伏等待着。我们顺小河蜿蜒走在树林中,欢欢喜喜地拍着照片,脚下铺满了厚厚落叶;过小桥休息,头狼等人大步流星追上我们,同住客栈的一位年轻人帮我把双肩包接过去背了。我知道,对于习惯疾行的人,慢走更累,于是我与活泼的娜娜,从首发掉到了队尾。

这一路,清清澈澈的雨崩河水一直在陪伴,水声时近时远;两小时后房东赶了上来,他要去尼农采购,告诉我们已经走完路程的1/3了,加油!我和娜娜再次欢呼雀跃。峡谷中,满眼是能看到的青山、河谷、瀑布、青稞田或果林,走在最前面的同伴们又采了苹果在河边等着,这些果树无人看管,大多已掉落烂在地里,大家边吃边走,虽疲惫却一路欢声笑语。

沿丛林密布的峡谷小路而行,路变得越来越窄越来越陡,铺着落叶的土路变成了裸露的碎石,崎岖小路上,随处可见的塌方滑坡和滚石,甚至无处下脚,一眼望去全是无穷无尽的悬崖降石,旁边就是笔直望不到底的悬崖,路之险毫无夸张。一块立在路旁的牌子发出警告, “请勿穿越”!而我们此时已无法后退,只能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前行。

来到尼农水渠,路窄得仅容一人,没扶栏也没了树荫,午后的烈日晒得人心慌。一侧是陡立的山壁与水渠,一侧是悬崖万丈,有恐高症的人,怕是寸步难行了。这条沿汹涌奔腾澜沧江而行的、无穷无尽的脚下悬崖头顶降石路,说它是一条生死路,的确不为过。

然而,这一路沿雨崩河峡谷下行的壮阔美景,又让胆战心惊的我久久难以忘怀,只是不能用照片记录全过程。在危险地段,除了保证脚下必需站稳之外,也无人敢拿出相机停留;走到水渠最后的200米时,下面万丈悬崖,上面风吹落石,是更为荒凉的澜沧江峡谷段,雨崩河在此汇入澜沧江,也随处可见塌方滑坡和滚石。看着几百米悬崖下黄流滚滚的澜沧江,人几乎走到崩溃。

终于,远远看到尼农村了,精神为之一振。狼头四人先行一步,到村里去联系飞来寺的包车。没想到顺着山坡往村里的路竟也如此漫长,差不多又走了40分钟。可令我骄傲的是,从雨崩到尼农,虽然连续走了近8小时,也终于走过来了,且领略到了至今难以忘怀的绝世美景!娜娜更开心,一路上她在我的镜头里摆足了甫士过足了瘾,说是最有照片收获的一次户外徒步。

以为马上就可以乘车回到现代文明了,可九九八十一难,注定还要历经一劫。接我们的车因道路塌方无法接近村子,我们也无路可走,只能沿澜沧江边45度的滚石陡坡爬到公路上搭车,否则就只能夜宿农家,等待道路修通。大家犹豫地商量一阵后,决定还是向上爬。娜娜在大学是攀岩高手,信心满满,头狼等人也鼓励,说相信我一定能攀上去,这一路的表现就已经证明。天呐,我只是担心攀那滚石坡被前人踩松后,打下来砸到后面人;再说脚下就是波涛滚滚万丈深渊的澜沧江啊!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错开爬,互相躲避滚石。就这样,小心翼翼开始爬坡,一个,两个,三个……陆陆续续都爬到公路上了,连我前面那个最慢的女生也好不容易上去了。剩下我,突然感到脚下滚石在松动,眼睛已不敢往下看那惊心动魄的澜沧江,全身有些发软,深知随着松动的滚石掉下去的后果是什么。

大家不明就里,还在我头顶上嚷嚷着鼓劲加油,我尽量稳住神定下心,几乎趴在滚石坡上把重心摆平(其实面积加大更打滑,但我的双腿已经不听使唤,没法站立),我抬起头说:“别喊得心慌了,等着我,能爬上来”。这时他们才突然发现我微微下滑的险境,顷刻间都楞住了,静默、静默。稍倾,陪伴我一路的可爱的娜娜高声喊道:“大姐坚持呀!你一定可以的”!——再次定神,咬牙屏心静气,向右上方轻轻挪动了几米,瞬间六七根登山杖同时无声的伸向我的头顶,差不多就要够到登山杖了,顿时勇气倍增。当众人终于将我连拽带扯搬上公路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欢呼着蹦起高来,是的,我与险境擦肩而过!

雨崩到尼农徒步攻略

尼农路线陡峭,极其危险。一是山上落石很多,最好在上午风小的时候快速通过,下午风大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二是要看天而行,下雨天万万不能走尼农,切记。

走前一直在担心路线复杂走错路,因此也是见人就问,不管是当地人还是走过的驴友,答案从不一致,以致于问得越多心里越是迷茫。真正上了路,发现路线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要入口走对了,基本上就是沿着一条道走到底。路或宽或窄,或左或右,但始终就傍着雨崩河下行。不算村口的水泥桥,途中须过三座木桥。从下雨崩村出发,过了村口水泥桥后在河流右侧行走(过桥后右转上山去神湖,左转沿机耕路去尼农),大部分路段为较宽阔的机耕路,最后是沿着一块圈起来的园地边上下降到达河边,就是第一座木桥。

返回西当后的建议:

从雨崩返回西当,骑马就比来时便宜啦,从雨崩到温泉145元,到西当温泉后让店老板联系微型车,住到西当村,10元/人。晚上建议住圣源客栈,老板娘挺好。

旅游注意事项:

1、走雨崩河谷,有一路段较为危险,所以当地人通常也不选择这条路进出,宁愿累一点爬垭口。能走环线经历不同风光固然不错,但是体力较差的、有恐高症的驴友以及下雨季节请不要徒步河谷这路。

2、有些游客不习惯喝酥油茶,但是经常出入藏区的驴友都知道,在高海拔地带酥油茶的高热量高脂肪成为无可替代的食物或饮料,要尽量学会喝酥油茶。要喝甜的?别出洋相了,酥油茶都是咸的,如果你要说你在丽江你在九寨沟喝的酥油茶都是甜的,那么告诉你,这是专门为了你这样的游客而打的。

3、在有着大大小小玛尼堆的路上,尽量在玛尼堆的左边走过(而不是我们习惯的靠右行);有时候长长的经幡会挂得很低,不要跨过经幡,应该用手拨起经幡,从下方钻过去。

4、不要在神瀑旁抽烟。更不可在经幡玛尼堆旁小便(应该没有人会这么不爱卫生随地大小便吧)。

5、高原反应的预防: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如果能适应,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药品:(1)红景天:藏民传统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缓解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前7天服用。(2)百服宁:有助于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3)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4)速效救心丸:高原反应紧急发作时服用,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5)丹参丸:治疗心血管,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当然,最好的是氧气瓶。endprint

猜你喜欢
梅里雪山酥油茶藏民
古道散茶香
波澜壮阔的自然奇观:云南三江并流
梅里雪山 我的老阿爸
SHOWER OF THE GODS
藏区酥油茶飘香
飘香的藏区酥油茶
请菩萨找零
独具特色的藏族酥油茶
马河●绘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