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盆滨:中国耐力王文

2014-08-29 05:24在在
北京纪事 2014年9期
关键词:耐力赛大洲马拉松

在在

陈盆滨,著名耐力跑运动员,极限马拉松运动员,CCTV5《跟5一起跑》总教练,北京铁人三项协会荣誉理事,登上美国《户外》杂志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

陈盆滨是一名普通的体育爱好者,在过去的14年时间里,参与了各种极限耐力比赛。他的脚步踏上过中国新疆的戈壁、美国西部的荒野、澳大利亚的山谷、巴西的亚马孙丛林,奔跑里程累计达到了14万公里,可以绕赤道3圈还要多。“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成了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中国耐力王”。

1个月、3大赛事、600公里

从2010年开始,陈盆滨就计划要独自完成世界7大洲极限马拉松比赛。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计划,他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世界7大洲极限马拉松赛事的人。

7大洲极限耐力跑分别是北非摩洛哥撒哈拉沙漠马拉松、北美美国西部161公里耐力跑比赛、欧洲西部246公里斯巴达超长距离极限耐力赛、亚洲中国新疆戈壁长征250公里极限马拉松,南美巴西亚马孙丛林马拉松,南极洲100公里超级耐力赛和澳大利亚耐力赛。这7项赛事一直被誉为世界上难度最高、环境最严酷、最艰难的赛事。

在2012年之前,陈盆滨已经完成了非洲、美洲、亚洲的赛段。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转战世界3大洲,连续参加了3场极限马拉松比赛。包括:澳大利亚100公里、希腊246公里和巴西的254公里。

这是陈盆滨第一次挑战这么大难度的赛事,能否顺利完成,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2012年9月,陈盆滨踏上了挑战自我的征程,抵达了第一站——澳大利亚。这场比赛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兰州进行,总赛程达到100公里。赛段需要跨越山地和丘陵地带,是一个典型的极限马拉松赛事。

当时,虽然陈盆滨对比赛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是,比赛刚开始,他就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路线非常非常难,我以为是东海岸,海岸线很平,没想到是上线坡,起伏非常大,而且山路上有很多石头,我甚至滑倒了。我的伤病刚好,大概跑了两三个小时,腿就开始疼。”这样的突发状况让陈盆滨始料未及,原本以为第一站的比赛,自己可以很顺利地完成,但是由于不了解当地的地势情况,导致在比赛刚一开始就受了伤,并且受伤的地方是最关键的地方——膝盖。对于一位长跑运动员而言,膝盖受伤意味着随时可能失去比赛能力。

由于当时的比赛对选手有着严格的时间要求,从出发到终点的时间不能超过20小时,来不及多想的陈盆滨只好强忍伤痛,咬着牙向终点跑去。他并没有对自己的膝盖进行专业的处理,而是用土豆沾盐的土方法缓解疼痛,继续坚持比赛。

正是这样的坚持,让陈盆滨获得了意外的惊喜。12个小时,100多公里,他在200多名参赛选手中获得了第7名的好成绩,这次比赛大大提升了他的自信。

仅仅休息了10多天后,陈盆滨赶往希腊,参加斯巴达超长距离马拉松比赛。40℃的高温天气,246公里的路程,34个小时没有休息,陈盆滨用常人无法企及的耐力完成了比赛。

由于比赛艰难,315名参赛者中,只有72名坚持了下来。虽然陈盆滨在这次比赛中只获得了第57名的成绩,但是能够跑到终点,他已经很欣慰了。

最后一站是亚马孙丛林的比赛,要求选手在丛林里行进7天,共完成254公里的路程。选手除了要背负10公斤重的食物、吊床和医疗用品外,还要经过数不清的丛林和沼泽。此外,热带丛林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也让人十分担心。

7天奔跑39个小时,完成了254公里,在94人参赛,只有31人完成的情况下,陈盆滨最终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那是他首次在国际顶级马拉松赛事中获得好成绩,也创造了第一次由中国选手完成比赛的新纪录。当时,有很多外国选手都跑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位能完成比赛的中国选手。陈盆滨在沙地上写下了让他们感到更惊奇的数字。

陈盆滨用手把沙滩抚平,用树枝写下:9月15日——100公里;9月28日——246公里;10月7日-13日——254公里,一共600公里。他笑了,这是他笑得最开心的一天。

渔民生涯

浙江省玉环县的鸡山岛是一个大约只有9平方公里的海岛,岛上的居民大多靠打渔为生。1978年,陈盆滨就出生在这里。他家里有5口人,仅凭父亲做点鱼粉生意生活。

1991年,由于家庭贫困,13岁的陈盆滨刚刚小学毕业,就开始跟着家人出海捕鱼。常年的海上生活,不但让他对捕鱼技巧有了深刻的了解,也让他的胆子开始大了起来。

那段时间,陈盆滨除了跟着家人捕鱼,抛重达200多斤的铁锚外,还负责给大家做饭。时间长了,陈盆滨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是捕鱼这块料。

9年在海上的日子,让陈盆滨吃尽了苦头。艰辛的捕鱼劳动和经济压力,让他没有精力去关注海岛外面的世界。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的生活彻底发生了改变。

“2000年,我刚好22岁,听说有一个俯卧撑比赛,反正没事,我就去尝试一下。我做了438个,得了冠军。我觉得比赛很好玩,又能赚钱,赚了600块,全都给我妈妈了。”

初次参加比赛,陈盆滨就夺得冠军,并且还有一笔不错的收入,这让他喜出望外,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骄傲和快乐。之后,他四处寻找各种赛事信息。突然,他看到了浙江省要举办电视吉尼斯挑战赛,他决定参加比赛。

他所参加的比赛面向全国征集选手,每一项比赛都有一个纪录,只有突破比赛纪录才算成功。他参加的是一项需要扛着2个水桶,共150斤,爬220个台阶的挑战赛。当时比较紧张,他在还有5个台阶的时候摔倒了,算是功亏一篑。这次失败让他很受打击,但从小在海上生活的经历锻炼出他执着、坚韧的性格,这让他在失败后不是放弃,而是查缺补漏。他认为,自己光有耐力是不足以应对比赛的,应该配合相应的体能训练。

几个月后,他又得到了一次比赛机会。扛着40斤的水走了75公里,而且不换肩膀,用时14小时21分钟。非常累,尤其到了后来,负重就像一座大山。当时,一定要拿冠军的信念一直在支持着陈盆滨。果然,他得了第一名。

从此之后,陈盆滨对自己的耐力越来越自信。他开始针对性地参加各种赛事和训练,小到县城的运动会,大到吉尼斯挑战赛,再到全国性的马拉松比赛,他都报名参加。通过各种比赛,他逐渐发现自己在耐力方面的运动天赋,尤其是长距离跑步。

正在陈盆滨想在户外赛事上取得更大突破时,家里的生活状况却让他不得不停下了脚步。2002年,陈盆滨的父亲因为肺病不能再工作,这让原本就很贫困的陈家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给父亲筹钱看病,陈盆滨卖掉了家里的渔船,到当地一家阀门厂当起了工人。虽然繁重的工作和经济的压力,让陈盆滨几乎没有机会参加比赛,但是,他仍然坚持训练。从家到单位,来回二三十公里的路程,他每天都跑步上下班,为以后参加比赛作准备。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很多年轻人不是选择到大城市打工,就是做生意挣钱,陈盆滨却对这些事情一点都不感兴趣,他一心想着能够再次参加比赛。可是,一个不考虑挣钱、每天花大量时间跑步、做俯卧撑的年轻人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一个“怪人”。

“在跑步过程中,很多人都说我是神经病,但是他们没有影响我。只要我认为正确的事情就会去做。”陈盆滨说。

随着父亲病情的好转,陈盆滨逐渐有了一点积蓄,他又将目光放在了专业户外赛上。但是,每参加一次户外赛,都需要大笔经费,这对于当时的陈盆滨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于是,他开始寻找赞助商。

打了几十个电话,得到的都是拒绝。正当陈盆滨发愁时,转机出现了。浙江省台州市的一家企业在听说了他的困难后,愿意出资帮助他,提供参赛的各项支出。这对当时的陈盆滨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在没有了经济方面的担忧后,陈盆滨决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各项极限耐力比赛中。他不断参加国内的登山、铁人三项和马拉松等比赛,成绩名列前茅。仅在2006年,陈盆滨就参加了20多场户外挑战赛,有时甚至一周三场。那时候,国内的比赛已经不能满足他挑战的欲望,在他心中有了更宏大的目标。

即将成为

“7大洲超级耐力跑大满贯第一人”

陈盆滨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是法国阿尔卑斯山的106公里,当时他的想法就是拿冠军。他一天也没有耽搁,制定路线图、办理签证、整理装备……陈盆滨既没有出过国,也不会一句英文,仅凭着满腔的热情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2006年,陈盆滨来到法国参加全球公认的最具挑战性、最残酷的勃朗峰极限马拉松赛。然而,由于没有任何国际户外比赛经验,陈盆滨在装备上吃了大亏。海拔1100米-3000米,波浪形地势,上坡和下坡是常事,很多人都带了登山棒,陈盆滨没有,导致膝盖受伤。他咬牙跑完全程,当时有700多人参赛,最终只有440人跑完全程106公里,他带伤拿了第27名。

那次比赛,陈盆滨虽然饱受伤病的折磨,却让他真正爱上了极限马拉松比赛。

随着陈盆滨在国际上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他的故事也被许多媒体报道和转载。在他的故乡,他成了一个知名人物。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耐力跑的锻炼中。如今,只要在没有比赛的时候,陈盆滨都会在体育场锻炼。他每天至少训练4个小时,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耐力。

2011年,当陈盆滨参加撒哈拉沙漠极限马拉松比赛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外界环境对自己身体极限带来的冲击。

这是一项号称“世界最艰难的比赛”,因为这次的比赛地点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白天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夜晚最低降至0摄氏度以下,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这项赛事要求选手在7天时间内完成6个赛段,共计250公里的赛程。当时,陈盆滨还特意为比赛制作了一双沙漠用鞋。

带着7天的食物、帐篷和衣服,陈盆滨顶着炙热的太阳,一步步奔跑在沙漠上。起伏的沙丘,黄色的沙漠,忽软忽硬的沙地,让选手跑起来十分费劲,体力快速消耗。在奔跑了20多公里后,陈盆滨因为食物准备的不充足导致体力严重透支。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离死亡如此之近。人虚脱了,没有力量,晃晃悠悠的,再跑下去,我很可能会死。于是,我马上坐下来,歇了半个小时。直到感觉好多了,才开始继续跑。”陈盆滨说。

历时7天、250多公里的赛程,陈盆滨不仅完成了这项世界上最艰苦的极限马拉松比赛,也成为首次完成比赛的中国大陆人,这让他在国际极限马拉松界声名远扬。

如今,陈盆滨已经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比赛。他开始参加国际极限耐力赛时,世界赛场上还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但是现在已经有许多中国人参与到这项比赛中,这说明极限运动已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现在,陈盆滨要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为完成7大洲耐力赛计划的最后一站——南极极限马拉松作准备。“南极极限马拉松”是在企鹅也难以生存的地方比赛。大赛通常在距离南极点只有五六百公里的艾尔斯沃思山脚下开跑,全程100公里都在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南极圈内。

2014年11月22日南极洲比赛的完成,意味着陈盆滨将是中国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第一位完成7大洲超级耐力跑大满贯的人。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同时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猜你喜欢
耐力赛大洲马拉松
二月羽坛:各大洲赛独秀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耐力赛圆满收官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耐力赛开赛!
冰上马拉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大洲与大洋
888号车拿下SIC888首场冠军 首届上赛888公里耐力赛圆满落幕
地球七巧板
不讲
期待乐:大学生分期购物的耐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