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栽培技术探讨

2014-08-30 06:26陈坤泽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病叶封顶主蔓

陈坤泽

摘 要 胡椒是海南省琼海市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胡椒种植面积达7 866 hm2,年生产胡椒干果1.3万t。主要种植大叶种:叶大而薄,色浓绿,蔓枝粗而脆,易断裂。植株生长茂盛,分枝多,枝条横向生长。冠幅较大。花期较集中,花穗长,成果率高,着果有规律,单株产量较高,寿命20~30年,适应性较强,较耐肥耐旱,但易感瘟病。

关键词 胡椒;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73.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 栽培技术

1.1 繁殖和育苗

繁殖方法:胡椒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无性繁殖主要是扦插繁殖,它是生产上最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在1~3年生的长度20~30 cm,4~5节;蔓龄4~6个月,粗0.6 cm以上优良母株上选健壮的主蔓做种苗,按常规方法扦插于苗床上,一般20 d生根后可出圃定植。

1.2 胡椒园的开垦

新建胡椒园要搞好土地规划和农田基本建设。即选择透水性好和易排水而且为东西走向的土地种胡椒;胡椒园不宜过于集中,每个胡椒园面积以666~1 333 hm2为宜,四周种好防护林;园内要修好梯田或等高起畦,挖好环园排水沟沟宽约100 cm,深80 cm;和行间小排水沟,防止病菌借流水传播;低平地段筑土墩种椒。

1.3 定植

1.3.1 栽植密度和时期

一般株行距2 m×2.5 m。瘦瘠地可用2 m×2 m。每2行胡椒种1行槟榔,防止阳光暴晒。定植在春秋两季较为适宜。定植宜在阴天和晴天的下午进行。土壤湿度过大时不宜定植。

1.3.2 定植方法

定植方向应为东西走向。定植时距柱20 cm,挖穴深30 cm,坡面成50°斜面,并压实。种单苗时,种苗对着柱放置;种双苗时,种苗对着柱呈“八字”形放置。每条种苗上端1~2节露出土面,种苗根系紧贴斜面,分布均匀,自然伸展,随即盖土压紧,在种苗两侧施腐熟的有机肥5 kg,然后,再回土做成中间呈锅底形的土堆,盖草、遮荫和淋足定根水。荫蔽度80%~90%为宜。植后1~2 d淋水1次,成活后淋水可逐渐减少。植后如有死株,要及时补种。此外,要注意松土、除草、施肥和绑蔓。

1.4 支柱

一般选择柱茎为15 cm,长3 m左右,且大小比较均匀的石柱作为支柱。如果使用活动支柱,一般有刺桐、厚皮树、牛尾棱、苹婆树、槟榔、椰子及菠萝蜜等。

当胡椒进行第2、3次剪蔓时,换上大的支柱(永久支柱),以后大的支柱损坏时,应及时换上新柱,防止支柱倒伏而折断主蔓。换柱应在中小椒剪蔓后或结果椒采果后进行,位置一般离胡椒20 cm,支柱入土深度60 cm以上。先把主蔓顶部固定然后小心地将气根从支柱上分离开,用2支小棍插在换柱方向的两侧,将基部枝条拨开,挖出旧柱,随即把新柱插入穴中,新支柱地上部分高度一定要与旧柱相等,保持垂直。新柱栽后要捣紧,最后将主蔓均匀地分布于支柱上绑好。柱头周围要培土一定要高于地面。这样可以防止积水,以免引起各种病害。

2 胡椒园的管理

2.1 整型修剪

目前,我国主要植胡椒区,一般采用留蔓6~8条,剪蔓4~5次的整型方法,定植后2~3年封顶投产,产量较高。

胡椒定植6~8个月后,进行第一次剪蔓植株采用留蔓6~8条,剪蔓4~5次的整形方法,剪蔓一般上半年在3-4月,下半年在8月下旬至10月进行,不宜在高温干旱、低温干旱季节和发病时剪蔓。胡椒在植后6~8个月,大部分植高1.2 m以上时进行剪蔓。剪时在离地20~30 cm(3~7节)处剪,保留第1层或2层枝序。如第1层枝序高于40 cm,在剪蔓后进行压蔓,新蔓长出后留2~4条新主蔓;第2~4次剪蔓,基本在上次剪口上3~4节处剪,剪后选苗6~8条新主蔓;第5次剪蔓(最后一次剪蔓)在第4次剪蔓后新蔓长出80 cm时,在新蔓第二层枝序上方剪,剪后保留8条新主蔓长至起过支柱20~30 cm时进行封顶。封顶时将几条主蔓向支柱顶中心靠拢,按顺序交叉绑好,再在离交叉点上3节处将几条主蔓去顶,使之逐渐形成圆柱形树冠。

2.2 绑蔓、摘花

在植株新蔓抽出3~4个节时开始进行绑蔓,以后每隔10~15 d绑1次,绑时先将几条主蔓调整,均匀分布在支柱的各面,然后在蔓节下方将几条主蔓绑紧,尽量使主蔓每节都紧贴于支柱上。在换柱的方向,主蔓间的距离要宽些,便于以后更换支柱。每隔40~50 cm用尼龙绳绑一道永久线,中小椒及时绑蔓,能使气根发达和牢固地吸附于支柱上,绑蔓在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进行。

胡椒一年四季都可开花结果。幼龄胡椒在养分充足时往往开花,有时还开很多花,为保证植株的营养生长,尽快形成树冠和封顶,这些花应及时摘除,限制结果。二龄植株,冠幅达120 cm以上时,可保留植株下部花穗,让其结果,但要加强施肥管理,才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在海南省一般留春花,湿度较低的地区,一般留春。

2.3 施肥

春季施有机肥和磷肥。每株施腐熟的牛粪堆肥30 kg,过磷酸钙0.5 kg,并结合施肥时进行扩穴改土。在植株两旁和椒头正面轮流穴施。初次肥穴在椒头一方,穴内壁离椒头60 cm,使肥穴和植穴连通。肥穴宽30 cm,长80~100 cm,深70 cm。施肥时选将表土回穴至一半,然后下肥,将表土和肥料充分混匀,回土时要压紧,并稍高出地面,以防肥穴积水。扩穴改土应在植株封顶放花前完成。

攻花肥,时间大约在8月。施肥量约占全年用量的1/3。每株施腐熟的有机肥15 kg,过磷酸钙0.5 kg,水肥

10~20 kg,饼肥0.5 kg(沤水肥或与有机肥混堆),复合肥0.3 kg,尿素0.15~0.2 kg,氯化钾0.15 kg。在植株两侧及后面挖“马蹄形”环沟施水肥,沟干后施复合肥,接着施有机肥、尿素和氯化钾施于有机肥上面后盖土,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

3 主要病虫防治

3.1 胡椒瘟病

农业措施:选择无病种苗种植;选择排水良好的坡地或缓坡地种植;合理规划,营造防风林,旱季松土,让阳光曝晒土壤,定期增土,防止椒头积水;搞好椒园排水系统,做到园内无经流、无积水,暴雨过后和台风前后喷1%霜疫灵保护。

药物防治:中心病区防治,发病期,在中心病区的胡椒树冠下淋灌1%霜疫灵溶液作土壤消毒。病株之间的土壤与病株周围植株(3~4株),树冠下的土壤同年淋药消毒。淋药2~3次,每隔7~10 d 1次,病株处理,病叶少的胡椒,在露水干后摘去病叶(病花果穗),再喷药保护。病叶太多或天气不好,先喷药1次,再摘去病叶,所摘病叶片应集中园外低处烧掉。随后,连喷用1%霜疫灵2~3次保护健康叶片,直到新叶长出为止。病死株要及时清除去死株地上部分与地下残根、烂蔓,并集中园外低处晒干烧掉,穴土壤用2%硫酸铜溶液消毒。做到发生1株处理1株,直到无病株为止。

3.2 细菌性叶斑病

选择无病种苗种植;选择避风园地营造防风林;加强椒园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处理中心病株时,发现病株先及时摘除病叶周围40 cm范围内的叶片、果穗枝条,于园外烧掉,后喷甲霜灵400~500倍液保护健康叶片。每隔7~10 d 1次,连用2~3次。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病叶封顶主蔓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塔封顶
葡萄H形树形构建及管理要点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丽香铁路香格里拉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青岛西站站房主体封顶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大兴安岭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种群的分布与多样性
全球最高18层全木结构学生公寓大楼结构封顶
柳树病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