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地蒲标准化栽培技术

2014-08-30 20:21浦超群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苗床光照有机肥

浦超群

摘 要 地蒲,又称瓠瓜、长瓜、夜开花等,不耐高温、不耐低温、不耐干旱、不耐瘠薄、不耐浓肥、不耐酸,不耐碱、不耐盐,适宜气温温和,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结合浙江省嘉善县实际栽种情况,简介地蒲标准化栽培技术。

关键词 地蒲;瓠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2.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 品种选择

冬春爬地栽培应选择当地生产条件和消费习惯选择早熟、耐低温、耐弱光、商品性好的高产品种,品种选择“浙蒲六号”新品种。砧木可选择“德高铁砧”南瓜品种。

2 季节安排

大棚瓠瓜冬春爬地栽培一般10月上旬播种砧木,砧木播种7 d后播种瓠瓜种子,采取嫁接育苗;11月中旬定植,12月上中旬坐果,元旦前后开始采收上市至7月初采收结束,全生育期230 d。

3 培育壮苗

3.1 播种前准备

营养土选用稻田土加5%猪粪、0.2过磷酸钙,如果旱地土作营养土加有益微生物群—EM水剂1 500倍浇湿,混匀堆制30 d以上。

大棚爬地栽培每667 m2用种量800粒左右,用10 cm×10 cm或10 cm×8 cm的营养钵。

育苗大棚的苗床要选择在背风向阳、受光良好的地方,同时,考虑用电用水管理、移栽运输方便等条件,播种前10 d搭好大棚。

苗床处理,苗床底部地下害虫用生物农药土线散4 g/㎡杀虫。营养土表层用生物农药1%的多氧清水剂300倍液灭菌或者用苗迎春20 g拌土30 kg,也可用苗菌敌20 g拌土30 kg,营养土应在1 a前准备好,配制要求是土壤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无杂草种子和砖石块及其他无用的东西,营养土要手捏成团、一丢即散。

3.2 播种

播种方法:一般采用点播的方式播种前应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前1天浇透水,每钵1~2粒种子,然后盖土2 cm播种后切忌浇水,保持表土疏松播种后盖一层地膜,然后搭建小拱棚,适当加盖保温材料。

3.3 苗床管理

早春育苗的苗床管理是关键,需加强温度、光照、通风、水分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温度:温度应掌握“高—低—高—低”的原则。即播种至出苗,要求高温30~35℃;出苗至真叶展开降低温度至20~22℃。齐苗后,夜间最低气温应保持在15℃以上。嫁接后为了促进嫁接口愈伤组织的形成,苗床要保持较高的温度。刚嫁接时以白天26~28℃,夜间24~25℃为宜,晴天若小拱棚内的温度上升到30℃以上,不能采用通风降温,只能用无纺布覆盖遮光降温,夜间降到15℃左右时覆盖无纺布保温,必要时用电热线加温。嫁接7 d后,白天温度保持23~24℃,夜间18~20℃,土温保持22~24℃;定植前7 d,对嫁接苗进行低温锻炼,去掉苗床上的小拱棚,大棚进行大放风,白天保持温度20~23℃,夜间降温至12~15℃,使嫁接苗逐渐适应田间环境条件。

水分:幼苗破心前不浇水,浇水原则少次浇足水不过量,浇水要选择晴天,保持土壤下层潮湿,表土干燥。育苗期间防止出现徒长苗。

透光换气:在冬季育苗时,气温低、光照弱、应掌握尽量多见光。并适当换气,根据棚温、风向苗的长势适当调整,下风口大点、上风口反之,不宜大通风,在连续阴雨天气时也要适当换气,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

病虫害防治:瓠瓜苗期抗病虫能力较强,主要有瘁倒病炭疽病及少数枯萎病和蚜虫、地老虎等,一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4 定植

(1)田块选择。一般选择前作为水稻田的较好。如果是旱作或连作田块用清水清洗2~3次较好,有利减轻病害。

(2)全面翻耕。在前作收获后,对土壤进行全面机耕,便于土壤风化,同时开好排水沟。

(3)施足基肥。选用腐熟的鸭灰2 000~3 000 kg或免子灰1 500 kg或猪灰3 000 kg,用EM微生物水剂(每667 m2 250 mL)发酵14 d左右,面施后随翻耕耕入土层或沟施。配合增施生态有机肥:选用NPK15%的“中慈”牌有机肥,每667 m2用240 kg,“井上政”生物有机肥100 kg全层机耕散施,施肥注意避开阳光直射,防止太阳杀死有益菌,降低肥效。

(4)覆盖农膜。一般选择高保温多功能农膜于定植前10 d左右盖好薄膜,地面覆盖黑地膜,以提高土温。

(5)整畦定植。瓠瓜冬春早熟栽培一般采用地爬栽培畦宽一般在2.8 m,一般于11月中旬定植,先平整穴底,晴天浇足导致血底水在水中加入复方磷酸二氢钾,然后,去掉营养钵,将苗移植入穴,营养土稍高露出畦面封好浇水保温即可。

5 大田管理

5.1 温度

瓠瓜不耐高温一般掌握前促、中控、后稳。在定植后7 d,视苗以高温为主,促发新根,在新根生长以后适当控制温度,不能偏高,防止疯长。待雌花开花后进行适当疏花促进好的雌花发育并采用生长调节剂在雌花开放傍晚或次日清晨进行点花(一般用早瓜灵)处理后,当雄花盛开时也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并保持30℃左右温度加快果实膨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5.2 湿度

瓠瓜喜湿、怕水、忌干旱。种植前期以保湿为主,中后期湿度偏低需进行适量补水。

5.3 光照

膨果期对光照要求较高,不少于8 h采用白色无纺布覆盖,延长光照时间光照时间少叶片黄化影响光合作用、商品率下降、产量减少。

5.4 整枝

瓠瓜定植发根后主蔓4叶1心到5叶1心进行主蔓整枝摘心,保留5片真叶,控制主蔓生长,促进侧蔓生长,侧蔓的整枝单株留留3根侧蔓,待侧蔓有15叶时要及时采取摘心控制侧蔓的生长,使养分集中促进果实膨大。一般要看苗留蔓摘心,保持空隙多留少摘,长期留一定的叶片,保持面积。瓠瓜一般在前期摘心不摘叶中期摘除病叶后期摘除老叶黄叶和病叶,同时,及时摘除疯长叶,控制侧蔓生长点,控制植株疯长。

5.5 疏果

瓠瓜授粉后成长较快,单株不能结果太多,反之叶果比例失调养分供给不上、供应不足产生畸形果,商品果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冬季结果单株为1~2条,春夏季为2~3条,其它幼果在手指大小时及时疏除,冬春季气温较低阴雨天气较多,影响瓠瓜正常生长产生畸形果多应及时除去,保留优质商品瓠瓜。

5.6 施肥

施足底肥,用有机肥腐熟鸡鸭粪2 000 kg或猪粪300 kg深施加过磷酸钙20 kg,再配合生态有机肥每667 m2施100 kg。

适当追肥,瓠瓜冬春栽培生育时间长,在中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定植后采用每667 m2施20%的人粪尿1 250 kg根外追肥,也可用台农高产宝、稳的富、鲜菜王等稀释液间隔7 d 1次结合农药一起使用,提高瓠瓜植株耐寒性、抗病性,提高早期产量,再则适当补施2次二氧化碳气肥解决前期气温低棚内二氧化碳缺少,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影响早熟、优质、高产。

5.7 病虫害综合防治

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协调利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例如:浙蒲2好、浙蒲6号等。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与辛辣性作物葱、蒜轮作减少枯萎病等病害发生,在种植前,要对前茬作物及时清理,在瓠瓜生长期也要将病株、病叶、病果和重叠叶及时修剪清理改善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的发生。(2)物理防治:采用防虫网防止病虫传染、高温季节进行高温闷棚进行消毒抑制病虫害发生,用晒种温汤浸种等方式进行种子处理以减少种传病害、再可利用頻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利用黄板或白板诱杀。(3)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发生实际对症下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6 及时采收

一般为5月上旬开始采收,及时采收嫩瓜,促进后续瓠瓜生长,盛瓜期追肥2~3次,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到了雨水多的月份要排水防渍。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苗床光照有机肥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节能环保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春光照瑶乡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