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遮阳栽培试验初报

2014-08-30 20:34吴辉石晓练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施肥遮阳生姜

吴辉+石晓练

摘 要 湖南省通道县位于该省西南部,生姜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适口性佳、品质优而闻名于本地和周边县、市。年种植3 000 hm2,产量6.4万 t,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但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导致产量低、效益不高,与国内其它生姜产区区别较大。为改变这种状况,做大做强通道生姜产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2013年,在湖南农业大学相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不同施肥水平、遮阳处理等方式的试验研究”。试图通过试验,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建立了通道生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生姜;施肥;遮阳;栽培试验

中图分类号:S6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湖南省通道县甘溪乡红星村三组,座西朝东,海拔

465 m,东经25°55'07",北纬109°44'16",土质为沙黄壤。试验面积:试验田总面积956 m2。

1.2 供试材料

1.2.1 试验品种

通道甘溪小黄生姜(本地种)。在前年大田中选择植株长势旺、无病虫为害、其生长表现与品种特性相一致、无机械损伤的生姜进行留种贮藏。

1.2.2 供试肥料

60%硫酸钾复合肥。

1.3 试验小区设计

设化学肥料遮阳和不遮阳2个区试验,4个施肥水平,进行区组控制,每区组设15个小区,每小区15 m2,随机排列,3次重复。

2 田间技术措施

2.1 施肥情况

化学肥料施用量试验,设4种处理:硫酸钾复合肥

40 kg/667㎡,80 kg/667㎡,120 kg/667㎡和160 kg/

667㎡,其中40%用作基肥施入土中;其余60%用作追肥,分2次施用,即7月5日和8月20日;每小区用50 kg腐熟的牛粪做基肥。

2.2 适时播种

4月28日穴植,株行距40 cm×25 cm、小区蔸数140,每667 m2栽6 220株。

2.3 中耕培土

当田间约有5%~10%姜萌芽露出土面时,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剂喷雾,如遇雨天,应保证施药后四小时不下雨,否则要补施。每667 ㎡用草甘磷450~600 mL加水50~60 kg的药液防治杂草丛生、繁殖,可达到省工省本效果。生姜生长的中后期,结合培土进行耕除草,一般培土两次。

2.4 搭棚遮阳

7月20日盛夏来临,气温高,水分蒸发大,阳光照射强度高,在试验区组中搭成高1.2 m、长46 m、宽5.6 m的平架,架上铺盖遮阳网,挡住部分直射强光,以利植株生长。秋后(8月25日)光照强度减弱,撤去荫棚,增加光照,提高产量。

2.5 科学管水

生姜整个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土壤湿润,既不能过于干旱又不能渍水。其它管理按常规进行,11月4日霜降临近时及时采挖。每小区按5点方法取样,每点5蔸,共25株进行测产考种。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生姜田间生长发育

3.2 考种及测产

根据表2可以看出其产量排名为:D、C、B、A、E,遮阳区A、B、C、D处理平均分别比对照E处理增产320.5 kg/666.7㎡、1 004.1 kg/666.7㎡、1 581.9 kg/666.7㎡、1 784.7 kg/666.7㎡,D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E增产最高。

3.3 经济效益分析

当地肥料价格:尿素2.8元/ kg,60%硫酸钾复合肥3元/ kg,有机肥0.5元/ kg,遮阳网500元/666.7㎡。

当年生姜市场售价4.40元/ kg,遮阳处理A、B、C、D、E分别比对照每667 m2新增值283.2元、723.2元、1 117元、798.9元、266.5元,效益依次是:C、D、B、A、E。

4 结语

通过试验,现已初步摸清并掌握通道县生姜生产的生长习性及施肥量级,施肥以60%硫酸钾复合肥160 kg/667㎡为最高,种植密度在5 000~6 500株/667㎡为宜,在此范围内,适合生姜生长,发挥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增产作用,易获得高产。遮阳与不遮阳对比试验,遮阳比不遮阳增产达11.68%(见表2),效益十分显著,充分证明在盛夏时节改变传统种植方式,采用遮阳方式遮住阳光直接照射,初秋时及时撒去遮阳设施,为生姜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提高我区生姜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责任编辑:赵中正)

摘 要 湖南省通道县位于该省西南部,生姜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适口性佳、品质优而闻名于本地和周边县、市。年种植3 000 hm2,产量6.4万 t,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但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导致产量低、效益不高,与国内其它生姜产区区别较大。为改变这种状况,做大做强通道生姜产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2013年,在湖南农业大学相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不同施肥水平、遮阳处理等方式的试验研究”。试图通过试验,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建立了通道生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生姜;施肥;遮阳;栽培试验

中图分类号:S6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湖南省通道县甘溪乡红星村三组,座西朝东,海拔

465 m,东经25°55'07",北纬109°44'16",土质为沙黄壤。试验面积:试验田总面积956 m2。

1.2 供试材料

1.2.1 试验品种

通道甘溪小黄生姜(本地种)。在前年大田中选择植株长势旺、无病虫为害、其生长表现与品种特性相一致、无机械损伤的生姜进行留种贮藏。

1.2.2 供试肥料

60%硫酸钾复合肥。

1.3 试验小区设计

设化学肥料遮阳和不遮阳2个区试验,4个施肥水平,进行区组控制,每区组设15个小区,每小区15 m2,随机排列,3次重复。

2 田间技术措施

2.1 施肥情况

化学肥料施用量试验,设4种处理:硫酸钾复合肥

40 kg/667㎡,80 kg/667㎡,120 kg/667㎡和160 kg/

667㎡,其中40%用作基肥施入土中;其余60%用作追肥,分2次施用,即7月5日和8月20日;每小区用50 kg腐熟的牛粪做基肥。

2.2 适时播种

4月28日穴植,株行距40 cm×25 cm、小区蔸数140,每667 m2栽6 220株。

2.3 中耕培土

当田间约有5%~10%姜萌芽露出土面时,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剂喷雾,如遇雨天,应保证施药后四小时不下雨,否则要补施。每667 ㎡用草甘磷450~600 mL加水50~60 kg的药液防治杂草丛生、繁殖,可达到省工省本效果。生姜生长的中后期,结合培土进行耕除草,一般培土两次。

2.4 搭棚遮阳

7月20日盛夏来临,气温高,水分蒸发大,阳光照射强度高,在试验区组中搭成高1.2 m、长46 m、宽5.6 m的平架,架上铺盖遮阳网,挡住部分直射强光,以利植株生长。秋后(8月25日)光照强度减弱,撤去荫棚,增加光照,提高产量。

2.5 科学管水

生姜整个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土壤湿润,既不能过于干旱又不能渍水。其它管理按常规进行,11月4日霜降临近时及时采挖。每小区按5点方法取样,每点5蔸,共25株进行测产考种。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生姜田间生长发育

3.2 考种及测产

根据表2可以看出其产量排名为:D、C、B、A、E,遮阳区A、B、C、D处理平均分别比对照E处理增产320.5 kg/666.7㎡、1 004.1 kg/666.7㎡、1 581.9 kg/666.7㎡、1 784.7 kg/666.7㎡,D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E增产最高。

3.3 经济效益分析

当地肥料价格:尿素2.8元/ kg,60%硫酸钾复合肥3元/ kg,有机肥0.5元/ kg,遮阳网500元/666.7㎡。

当年生姜市场售价4.40元/ kg,遮阳处理A、B、C、D、E分别比对照每667 m2新增值283.2元、723.2元、1 117元、798.9元、266.5元,效益依次是:C、D、B、A、E。

4 结语

通过试验,现已初步摸清并掌握通道县生姜生产的生长习性及施肥量级,施肥以60%硫酸钾复合肥160 kg/667㎡为最高,种植密度在5 000~6 500株/667㎡为宜,在此范围内,适合生姜生长,发挥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增产作用,易获得高产。遮阳与不遮阳对比试验,遮阳比不遮阳增产达11.68%(见表2),效益十分显著,充分证明在盛夏时节改变传统种植方式,采用遮阳方式遮住阳光直接照射,初秋时及时撒去遮阳设施,为生姜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提高我区生姜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责任编辑:赵中正)

摘 要 湖南省通道县位于该省西南部,生姜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适口性佳、品质优而闻名于本地和周边县、市。年种植3 000 hm2,产量6.4万 t,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但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导致产量低、效益不高,与国内其它生姜产区区别较大。为改变这种状况,做大做强通道生姜产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2013年,在湖南农业大学相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不同施肥水平、遮阳处理等方式的试验研究”。试图通过试验,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建立了通道生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生姜;施肥;遮阳;栽培试验

中图分类号:S6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湖南省通道县甘溪乡红星村三组,座西朝东,海拔

465 m,东经25°55'07",北纬109°44'16",土质为沙黄壤。试验面积:试验田总面积956 m2。

1.2 供试材料

1.2.1 试验品种

通道甘溪小黄生姜(本地种)。在前年大田中选择植株长势旺、无病虫为害、其生长表现与品种特性相一致、无机械损伤的生姜进行留种贮藏。

1.2.2 供试肥料

60%硫酸钾复合肥。

1.3 试验小区设计

设化学肥料遮阳和不遮阳2个区试验,4个施肥水平,进行区组控制,每区组设15个小区,每小区15 m2,随机排列,3次重复。

2 田间技术措施

2.1 施肥情况

化学肥料施用量试验,设4种处理:硫酸钾复合肥

40 kg/667㎡,80 kg/667㎡,120 kg/667㎡和160 kg/

667㎡,其中40%用作基肥施入土中;其余60%用作追肥,分2次施用,即7月5日和8月20日;每小区用50 kg腐熟的牛粪做基肥。

2.2 适时播种

4月28日穴植,株行距40 cm×25 cm、小区蔸数140,每667 m2栽6 220株。

2.3 中耕培土

当田间约有5%~10%姜萌芽露出土面时,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剂喷雾,如遇雨天,应保证施药后四小时不下雨,否则要补施。每667 ㎡用草甘磷450~600 mL加水50~60 kg的药液防治杂草丛生、繁殖,可达到省工省本效果。生姜生长的中后期,结合培土进行耕除草,一般培土两次。

2.4 搭棚遮阳

7月20日盛夏来临,气温高,水分蒸发大,阳光照射强度高,在试验区组中搭成高1.2 m、长46 m、宽5.6 m的平架,架上铺盖遮阳网,挡住部分直射强光,以利植株生长。秋后(8月25日)光照强度减弱,撤去荫棚,增加光照,提高产量。

2.5 科学管水

生姜整个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土壤湿润,既不能过于干旱又不能渍水。其它管理按常规进行,11月4日霜降临近时及时采挖。每小区按5点方法取样,每点5蔸,共25株进行测产考种。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生姜田间生长发育

3.2 考种及测产

根据表2可以看出其产量排名为:D、C、B、A、E,遮阳区A、B、C、D处理平均分别比对照E处理增产320.5 kg/666.7㎡、1 004.1 kg/666.7㎡、1 581.9 kg/666.7㎡、1 784.7 kg/666.7㎡,D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E增产最高。

3.3 经济效益分析

当地肥料价格:尿素2.8元/ kg,60%硫酸钾复合肥3元/ kg,有机肥0.5元/ kg,遮阳网500元/666.7㎡。

当年生姜市场售价4.40元/ kg,遮阳处理A、B、C、D、E分别比对照每667 m2新增值283.2元、723.2元、1 117元、798.9元、266.5元,效益依次是:C、D、B、A、E。

4 结语

通过试验,现已初步摸清并掌握通道县生姜生产的生长习性及施肥量级,施肥以60%硫酸钾复合肥160 kg/667㎡为最高,种植密度在5 000~6 500株/667㎡为宜,在此范围内,适合生姜生长,发挥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增产作用,易获得高产。遮阳与不遮阳对比试验,遮阳比不遮阳增产达11.68%(见表2),效益十分显著,充分证明在盛夏时节改变传统种植方式,采用遮阳方式遮住阳光直接照射,初秋时及时撒去遮阳设施,为生姜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提高我区生姜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施肥遮阳生姜
各种遮阳方式在各地区遮阳有效性探讨
夏吃生姜益健康
地龙生姜平喘
JG/T500—2016建筑一体化遮阳窗
生姜拌醋治腿关节疼
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研究
建筑遮阳的基本形式选择与比较